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挽留葉兌做官,可是他卻執意推辭,為什麼呢?

前面我們說到葉兌寫了一封書信給朱元璋, 朱元璋看後, 讚歎不已。 朱元璋乃是愛才之人, 看完這書信之後, 知道這葉兌乃是百年難得一遇的人才, 於是擺下酒宴與他一起吃飯, 在飯桌上誠懇地說出自己的心中想法, 再三挽留葉兌, 共謀大事, 可是葉兌不肯, 婉言謝絕。

朱元璋有些納悶了, 劉伯溫、、李善長、宋濂等人也是天下名士, 他們向我獻策, 也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才能, 希望留在我的賬下, 共謀大事, 建立不世之功, 今日你不願留在我的賬下, 卻為何要給我送這封信件呢?

葉兌乃是聰明人, 見朱元璋再三挽留不成, 眼中迷離, 便說道:

“如策可採用, 使蒼生早獲安樂, 為願已足。 取榮華富貴, 並非所願!”

《明史》

意思是說, 如果這個策略可以得到採用, 那麼國家便可早日統一, 百姓也可早日免受戰亂之苦, 我的願望也就實現了。 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 並非我的願望。

朱元璋聞言後, 頓時覺得眼前這個精明瘦小的書生身影卻是那麼地高大, 這才是傳說中的真正隱士, 於是厚賜了他很多東西, 命人將葉兌送還家鄉。

朱元璋聽從了葉兌的建議, 便把元朝的使臣給殺了, 照舊打著龍鳳政權的旗號。 如此一來, 百姓們也都明白了朱元璋的目標,

他是想要取代元朝, 建立新朝, 有本事的人才自然蜂擁而至地追隨他, 死心塌地地跟隨他, 希望能夠跟他一起開創基業。

自古以來, 中國有太多的隱士其實是假隱士, 他們一心嚮往入仕但卻沒有機會沒有能力入仕, 便隱居山林, 以此來宣傳和炒作自己, 等到某一天皇帝駕著小車, 拿著禮品親自登門拜訪, 將其請出山。 雖然劉備三請諸葛亮傳為千古佳話, 但是也有有些作者認為諸葛亮並非是真正的隱士, 他的避而不見並非出於真心, 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為了一出山便能淩駕在許多蜀國功臣之上。 雖然這種說法不一定完全正確, 但是我覺得諸葛亮的隱居確實有炒作自己的嫌疑。

然而今天我們講的葉兌才是真正的隱士。 他是一名具有超凡才德學識、心系天下蒼生, 甘於安貧樂道, 並且是真正出自內心不願入仕的大隱士, 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仰!

其實這個葉兌還被人尊稱為“四梅太祖”, 你可知道為什麼嗎?請聽明日解說!

--------------------------------------------------------------------------------------------------------------------------------------------------------------------------喜歡清風明月話歷史的朋友請加入QQ群470168962, 和小夥伴們一起侃歷史, 豈不快哉!春節的時候, 清明明月還會給小夥伴們發紅包, 免費派送簽名版新書(限量的哦:)), 還猶豫什麼, 快加群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