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些會影響寶寶性觀念的行為,日常生活中你都做過!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做過一個調查, 採訪父母關於孩子什麼時候年齡接觸性教育最合適, 調查結果顯示:93.1%的父母認為有必要進行性教育。

其實, 這個調查還不夠深入, 大部分家長都知道孩子應該接受性教育, 卻不知道如何進行性教育。 我覺得關於孩子性教育的調查, 應該這樣做……

投票:你認為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方法是什麼?

把性教育的內容編成故事講給孩子

通過新聞事例警告孩子要注意這方面的事情

上學後的生理衛生課

等孩子問的時候再考慮吧

這些都不對!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 都是通過學校的生理衛生課接觸到性教育, 想要家長主動講這些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電視上出現了有性相關的內容, 家長要麼就關了電視, 要麼捂住我們的眼睛, 還有的就會呵責到:看書去!

這樣的行為只會導致孩子面對性的時候更加的好奇和害羞, 甚至還會影響對性的認同和理解。

實際上, “性”的概念在寶寶出生後就存在了。

性器官的不同、上廁所方式的不同都屬於性界限的區分, 寶寶不會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 如果等到他長大之後懵懵懂懂的問你其實已經晚了,

在他有這個意識的時候給予正確引導可以幫助寶寶更清楚的理解什麼是身體的界限, 建立起自我保護的第一道防線。

身體界限不是刻意建立的。

我們總覺得給寶寶說“不能隨便讓別人親、不能隨便讓別人摸”就是告訴他什麼是界限, 但在寶寶的意識裡, 是沒有隨便的概念的。

我們必須要在日常的行為中, 讓寶寶知道什麼是對身體界限的破壞。

在有些家長, 尤其是老人的經驗裡, 開襠褲是必備的帶娃神器。

之前的文章寫過關於開襠褲的問題, 還有人專門問我:開襠褲省了尿不濕的錢, 解放了洗尿布的手, 還能讓寶寶穿著透氣, 同時還解決了寶寶尿急來不及脫褲子的尷尬, 多好!老一輩留下來的東西你說不好就不好了?

我沒有說老一輩留下的東西都不好, 但知道這件事對寶寶的影響大於好處, 你確定還要繼續嗎?

在穿開襠褲的這段年齡, 正是寶寶喜歡跑來跑去、滾來滾去、蹭來蹭去的時候, 開襠褲是省事了。 如果寶寶的生殖器、尿道、肛門被細菌或者其他微生物接觸造成了感染呢?如果寶寶的私處因為沒有保護受到碰撞和摩擦受傷了呢?如果寶寶認為穿開襠褲就是可以隨意把生殖器露出來的意思呢?

歐美國家是沒有開襠褲概念的, 他們通過從小不讓寶寶暴露生殖器的方式, 讓寶寶明白隱私的概念, 意識到這個部位是不能隨意公開的。不僅可以保護寶寶隱私,同時給寶寶建立了身體界限,一定程度的預防了寶寶被性侵的可能。

如果你在歐美看見了有穿開襠褲的寶寶,那一定是被我們的家長帶大的。

指著寶寶的生殖器,問:小雞雞在哪?

人多的時候,讓寶寶給大家指一下“牛牛”。

揪著寶寶的生殖器,問:這是什麼?

打一下寶寶的生殖器,說:不聽話打雞雞!

以上這些都是生活中大人常對寶寶生殖器做出的舉動,而寶寶經常會順著大人的意思去做,或者會被這樣的舉動逗得哈哈直樂。

但這樣和諧的行為背後,卻會讓寶寶理解為生殖器是個很有趣卻不重要的“東西”,可以隨便摸、隨便指、隨便讓人碰。

我親眼見過一個5歲左右的小男孩,為了逗生病難受的妹妹,把生殖器露出來讓妹妹玩。這樣的場景已經夠讓人吃驚了,更我驚訝的是,旁邊的媽媽竟然熟視無睹,還跟孩子一起笑。

生殖器這麼重要的部位,竟然被他主動拿來隨意把玩。嚴重的說,以後不論是對熟人還是壞人,要接觸生殖器他都不會拒絕,因為在他的想法中,這個部位是不重要的。

那以後如果遇見壞人,他怎麼有被侵害意識?怎麼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生殖器再“可愛”,那也是寶寶的隱私部位,不能也絕對不可以隨意開玩笑!

社區裡、馬路上、公車上,經常可以看見小朋友隨地大小便的場景。家長就在旁邊,任由寶寶隨意一蹲,不顧別人的眼光。

我們在批評這種情況的時候,總會說:公共場所,太沒素質了。

而這些家長就會用孩子憋不住為理由頂回來。

大家都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也是在破壞孩子的身體界限呢?

寶寶在3歲前,可以穿紙尿褲解決。3歲後尿道和肛門的括約肌已經發育好了,是可以訓練讓寶寶自己控制的。正確的做法是,讓他堅持一下,然後去附近的廁所解決。

讓寶寶忍耐不會把寶寶憋壞,反而會更好的訓練寶寶的耐受力,最重要的是明白了身體界限的重要性。

不要因為自己錯誤的想法或意識,讓寶寶丟掉羞恥感,解決“大事”雖然要緊,但保護隱私部位更重要。

看見可愛的寶寶,都會有忍不住親一口的想法。你親了你是高興了,你知道這對寶寶來說是多大的陰影嗎?

我們要對有獨立人格的人做一些身體接觸的時候,都會先徵求對方的同意,為什麼親寶寶的時候就這麼隨意呢?

愛人之間為什麼可以隨意親吻,因為他們之間是可以發生性關係的。除了愛人之間,誰還可以隨意親吻?朋友之間見面親吻嗎?母子之間隨意親吻嗎?師生之間隨意親吻嗎?

不要認為寶寶還小,就沒有獨立的人格,他也需要尊重的。不會表達不代表沒有感知。

隨意親吻都屬於強行接觸寶寶身體的範疇,實際上就是在破壞寶寶的身體界限。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在寶寶不會拒絕的時候幫著拒絕別人,在寶寶會拒絕的時候,跟寶寶一起勇敢拒絕別人。

讓寶寶明白:我的身體我做主,沒有經過我允許,誰都不能隨意接觸我!

在廁所的行為,是幫寶寶建立身體界限最好的時機。

國外的家長,會在寶寶2歲的時候開始培養獨立洗澡的習慣。這個獨立洗澡指的是自己進到洗手間、脫衣服、洗澡、擦乾、穿衣服的過程。家長全程做到不看寶寶洗澡,同樣家長洗澡的時候也不讓寶寶看見,互相尊重。

也許2歲的寶寶完全做到這些有些不容易,但家長可以通過其他行為給寶寶身體界限的意識。比如彼此上廁所的時候不要推門而入、不要讓異性家長給寶寶洗澡等,這些行為都很簡單,卻能給他一個真正隱私的空間。

彼此尊重,才會讓寶寶更尊重自己。

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從小培養寶寶的身體界限,讓寶寶對性的認識和理解沿著正常的軌跡發育和發展。

林奕含、Linkin Park主唱Chester Bennington,都是因為小時候曾經遭受過別人的性侵害,給自己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最後才選擇了自殺的。

我們看見這種新聞,總是喊著:保護孩子!抵制性侵害!

真正去重視性教育的卻很少。性教育可以等寶寶長大,但是壞人不會等到孩子長大,在合適的時間給寶寶建立第一道屏障刻不容緩!

日常簡單的小事能讓性侵害離寶寶遠一點,再遠一點,這要比早教、雙語更值得投資的多。

意識到這個部位是不能隨意公開的。不僅可以保護寶寶隱私,同時給寶寶建立了身體界限,一定程度的預防了寶寶被性侵的可能。

如果你在歐美看見了有穿開襠褲的寶寶,那一定是被我們的家長帶大的。

指著寶寶的生殖器,問:小雞雞在哪?

人多的時候,讓寶寶給大家指一下“牛牛”。

揪著寶寶的生殖器,問:這是什麼?

打一下寶寶的生殖器,說:不聽話打雞雞!

以上這些都是生活中大人常對寶寶生殖器做出的舉動,而寶寶經常會順著大人的意思去做,或者會被這樣的舉動逗得哈哈直樂。

但這樣和諧的行為背後,卻會讓寶寶理解為生殖器是個很有趣卻不重要的“東西”,可以隨便摸、隨便指、隨便讓人碰。

我親眼見過一個5歲左右的小男孩,為了逗生病難受的妹妹,把生殖器露出來讓妹妹玩。這樣的場景已經夠讓人吃驚了,更我驚訝的是,旁邊的媽媽竟然熟視無睹,還跟孩子一起笑。

生殖器這麼重要的部位,竟然被他主動拿來隨意把玩。嚴重的說,以後不論是對熟人還是壞人,要接觸生殖器他都不會拒絕,因為在他的想法中,這個部位是不重要的。

那以後如果遇見壞人,他怎麼有被侵害意識?怎麼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生殖器再“可愛”,那也是寶寶的隱私部位,不能也絕對不可以隨意開玩笑!

社區裡、馬路上、公車上,經常可以看見小朋友隨地大小便的場景。家長就在旁邊,任由寶寶隨意一蹲,不顧別人的眼光。

我們在批評這種情況的時候,總會說:公共場所,太沒素質了。

而這些家長就會用孩子憋不住為理由頂回來。

大家都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也是在破壞孩子的身體界限呢?

寶寶在3歲前,可以穿紙尿褲解決。3歲後尿道和肛門的括約肌已經發育好了,是可以訓練讓寶寶自己控制的。正確的做法是,讓他堅持一下,然後去附近的廁所解決。

讓寶寶忍耐不會把寶寶憋壞,反而會更好的訓練寶寶的耐受力,最重要的是明白了身體界限的重要性。

不要因為自己錯誤的想法或意識,讓寶寶丟掉羞恥感,解決“大事”雖然要緊,但保護隱私部位更重要。

看見可愛的寶寶,都會有忍不住親一口的想法。你親了你是高興了,你知道這對寶寶來說是多大的陰影嗎?

我們要對有獨立人格的人做一些身體接觸的時候,都會先徵求對方的同意,為什麼親寶寶的時候就這麼隨意呢?

愛人之間為什麼可以隨意親吻,因為他們之間是可以發生性關係的。除了愛人之間,誰還可以隨意親吻?朋友之間見面親吻嗎?母子之間隨意親吻嗎?師生之間隨意親吻嗎?

不要認為寶寶還小,就沒有獨立的人格,他也需要尊重的。不會表達不代表沒有感知。

隨意親吻都屬於強行接觸寶寶身體的範疇,實際上就是在破壞寶寶的身體界限。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在寶寶不會拒絕的時候幫著拒絕別人,在寶寶會拒絕的時候,跟寶寶一起勇敢拒絕別人。

讓寶寶明白:我的身體我做主,沒有經過我允許,誰都不能隨意接觸我!

在廁所的行為,是幫寶寶建立身體界限最好的時機。

國外的家長,會在寶寶2歲的時候開始培養獨立洗澡的習慣。這個獨立洗澡指的是自己進到洗手間、脫衣服、洗澡、擦乾、穿衣服的過程。家長全程做到不看寶寶洗澡,同樣家長洗澡的時候也不讓寶寶看見,互相尊重。

也許2歲的寶寶完全做到這些有些不容易,但家長可以通過其他行為給寶寶身體界限的意識。比如彼此上廁所的時候不要推門而入、不要讓異性家長給寶寶洗澡等,這些行為都很簡單,卻能給他一個真正隱私的空間。

彼此尊重,才會讓寶寶更尊重自己。

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從小培養寶寶的身體界限,讓寶寶對性的認識和理解沿著正常的軌跡發育和發展。

林奕含、Linkin Park主唱Chester Bennington,都是因為小時候曾經遭受過別人的性侵害,給自己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最後才選擇了自殺的。

我們看見這種新聞,總是喊著:保護孩子!抵制性侵害!

真正去重視性教育的卻很少。性教育可以等寶寶長大,但是壞人不會等到孩子長大,在合適的時間給寶寶建立第一道屏障刻不容緩!

日常簡單的小事能讓性侵害離寶寶遠一點,再遠一點,這要比早教、雙語更值得投資的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