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影像科不收取報告診斷費,會帶來的不良後果!

眾所周知, 病人到醫院做任何影像學檢查, 是只需要付檢查費而不需要付診斷費的, 這是國家和多數省市發改委、衛計委、物價局、醫保局等多部門明確發文規定的。

由於影像檢查對臨床診斷的重要意義, 幾乎每位患者來醫院就診均會接受影像檢查;影像學檢查不收取報告診斷費用, 表面上看是減輕了就診者的經濟負擔, 但長遠看來, 存在多種不良後果, 弊大於利!

不良後果之一是造成放射科醫生緊缺的現狀。

因為影像科醫生跟臨床醫生一樣, 要經過正規的學習和培訓, 但在醫院裡面被當作輔助科室和醫技部門的人員而不受重視, 收入偏低(國外影像科醫生絕對是高收入的醫生), 很多醫學生就不願意從事影像專業, 與此類似的是兒科、病理科, 目前人員緊缺已經嚴重影響到正常工作的開展。

不良後果之二是病人做檢查、拿報告的時間太長,
增加了看病難的問題。

因為影像科醫生和技術員配置不足, 導致做檢查的預約時間延長, 報告也無法及時發出。 由於治療方案跟檢查結果密切相關, 病人不能及時做到檢查、拿不到報告就沒法繼續看病, 所以進一步增加了患者看病難的問題!

不良後果之三是造成臨床對影像科的不滿。

因為來做檢查的病人太多, 影像科無法做到及時做檢查和發報告, 臨床醫生就不能做到早診早治, 就要承受來自于病人的抱怨和壓力, 轉而就要責怪影像科, 臨床醫生就會讓病人到影像科去要報告, 而影像科就覺得臨床醫生在踢皮球, 導致臨床與影像科之間的關係緊張, 最終倒楣的還是病人, 看病不難才怪!

不良後果之四是影響診斷報告的品質,
導致病人花了錢卻得不到明確的診斷。

雖然規定付了做檢查的錢就可以拿到報告, 但對影像科醫生而言, 寫報告就是做診斷, 但做診斷卻是免費的, 在大量超負荷勞動的情況下, 及時出報告遠比診斷的正確性更重要, 所以臨床醫生拿到描述性的報告而非確定性的報告就成為常態了。 譬如肺結節, 到底是不是肺癌才是病人和醫生最關注的, 但影像科醫生為什麼要主動承擔風險呢?只要告訴病人和臨床醫生有肺結節就好了。

診斷報告凝聚著影像科醫師大量辛勤的工作, 收取"報告診斷費"是對影像診斷學醫師技術與勞動的認可與尊重;能夠體現醫學影像診斷醫師的技術價值、勞務價值與承擔的醫療風險;激發影像診斷醫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提升其專業價值認同,

有利於醫學影像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進而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事業服務!

你可能還想看:

影領影像醫生集團——助力中國醫學影像事業發展

央視這期節目, 請還影像科醫生一個真相!

「科普拾箋」西安交大一附院影像科主任解密“醫學影像” 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