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的鞋越軟越好?給娃挑鞋,這些誤區要記牢

寶寶開始學走路後, 媽媽們在育兒道路上又迎來了一個新問題:寶寶的鞋怎麼選?

有人說硬一點的鞋底好, 寶寶走路更穩當。 也有人說軟軟的鞋底寶寶穿著才舒服呢!到底什麼樣的鞋子最適合寶寶, 穿錯了鞋子會給寶寶的腳有什麼危害嗎?

穿錯鞋有什麼危害?

1. 過瘦或鞋頭過尖會造成腳的變形和走路姿勢變形, 給正在成長中的骨頭造成的永久性傷害。

2. 軟一點的鞋底適合剛學步的小寶寶, 對於已經學會走路的寶寶, 反而不利於穩定腳型, 容易引起踝關節及韌帶的損傷。

3. 鞋子過大, 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活動, 而且會可能導致寶寶足內翻或外翻。 鞋子太小, 腳趾受擠壓, 容易發生變形和畸形。

4. 有些劣質鞋含有有害物質, 透氣性差, 慢慢釋放有害化學物質, 寶寶如果穿了這種鞋, 危害健康。

所以, 寶寶鞋不光要外型美觀, 還要符合孩子腳部生長發育規律和生理特點。

學步期寶寶處在語言萌芽的階段, 還不能很好表達內心的感受, 所以為寶寶選鞋子的重擔都落到了家長身上。

不同的鞋怎麼選?

1. 步前鞋

適合會爬行至學步初期的寶寶, 大約在 9~15 月齡。

材質以布質或線織為佳, 選擇幫底材料柔軟、透氣性好的鞋,

有利於寶寶活動和腳部發育, 最重要的是鞋底要有防滑設計。

注意:

布鞋或者是毛線織的鞋一定要沒有線頭。 每年都會有出現因為鞋裡線頭把腳指頭勒住缺血壞死的病例。

很多家長把鞋和襪翻過來穿, 線頭沖著外面, 也是很不錯的做法。

2. 學步鞋

適合學步初期至熟練走路的寶寶, 約 12~24 月齡。

學步鞋要求面要軟, 腳踝部包裹性好。 鞋底要柔軟有曲線彎槽設計, 腳前掌易折彎, 還要有良好的防滑性。 最好配有一定硬度的後跟杯和溫和足弓墊, 幫助穩定腳型, 培養正確的步態。

注意:

鞋底不能太厚, 5 毫米左右就行, 也不能過硬。 鞋底過厚導致足底的神經發育不好, 容易摔跤。 很軟的海綿墊的鞋也不推薦。

3. 穩步鞋

適合已經會走路處於穩步期的寶寶,

約 24~48 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室外活動的時間增多, 所以鞋幫和鞋底要有一定的硬韌度, 溫和足弓墊承托足弓。

堅硬的後跟杯不僅可以保護寶寶柔軟的踝關節, 也能有效控制足外翻。 寶寶的前腳掌位置鬆緊要適宜, 減少扁平足發生的幾率。

注意:

鞋跟不要超過 2 cm。 高鞋跟會使全身重心前移, 容易讓寶寶產生曲膝、翹臀、弓腰等體形變異。

寶寶鞋如何挑對尺碼?

這樣做不僅能直觀的看出鞋合不合適, 還能讓寶寶參與到選鞋子的過程。

2. 如果無法試穿, 那就需要爸爸媽媽們準確的量出寶寶的腳長。

測量方法:

讓寶寶站立, 腳後跟抵住牆壁;

腳丫完全伸展開, 在最長的腳趾處做個記號;

牆壁到記號之間的垂直距離, 就是寶寶的淨腳長。

注意, 兩隻腳都要量, 腳長以偏大那只為准。

選鞋時, 鞋子的內長應比腳長大 0.5~1 cm。 帆布鞋一般大 0.5 cm;運動鞋一般大 1 cm;皮鞋大 0.5~1 cm;靴子大 1.5~2 cm;拖鞋大 1~2 cm;

看到這裡, 相信媽媽們已經完全知道該給寶寶怎麼穿鞋, 以及怎麼挑到適合寶寶的鞋子了吧!

鞋子穿不對,對影響寶寶的腳丫、腿形和體態發育,在寶寶的顏值變美的道路上,家長們是煞費苦心:希望寶寶頭型渾圓好看、希望寶寶牙齒整體亮白、希望寶寶皮膚白嫩……

鞋子穿不對,對影響寶寶的腳丫、腿形和體態發育,在寶寶的顏值變美的道路上,家長們是煞費苦心:希望寶寶頭型渾圓好看、希望寶寶牙齒整體亮白、希望寶寶皮膚白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