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產婦迷信坐月子不下床 出月子後右腿腫成“大象腿”

有些產婦在坐月子時, 家裡的老人都會再三叮囑不下床、不吹風、不洗澡, 這是傳統坐月子的“三不原則”。 近期, 就有這樣一位產婦坐月子期間都不怎麼下床,

出月子後右腿腫成“大象腿”。

家住後湖的李子文(化名)今年31歲, 一個多月前通過剖宮產手術產下一名健康的寶寶。 由於是第一次當媽媽, 身體嬌弱的李子文十分怕疼, 一直躺在病床上不敢動, 術後好幾天才下床走動。 出院後, 在坐月子期間家中的老人們覺得李子文三十多歲生孩子不容易, 特別叮囑她, 不能洗澡、不能洗頭, 也不能下床, 生怕傷了身子。

在老人們的叮囑下, 李子文每天除了上廁所, 幾乎都躺在床上, 也不怎麼活動, 連吃飯都是靠著床頭吃。 出了月子後, 前日她突然發現自己的右腿比左腿足足粗了一大圈, 遠遠地看去就像一隻“大象腿”, 且腫脹疼痛, 嚴重影響到了行走。 隨後, 家人把她送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就診。

經下肢B超檢查發現右下肢有血栓形成, 隨後在血管外科病房, 醫生診斷為右下肢深靜脈血栓, 即右腿深靜脈中有血塊, 一旦血塊若脫落“亂跑”堵住重要的血管, 如引發肺栓塞, 就有可能導致猝死。 昨日上午, 血管外科醫生通過介入手術將李子文左腿的血栓抽吸出來, 並用導管送到血栓處溶栓。 目前, 患者的左腿的腫脹已經消失, 身體指正恢復正常。

血管外科屈碧輝副主任醫師介紹, 許多老人認為的坐月子應該臥床休息, 不能下地活動的老觀念應該轉變。 因為分娩後產婦體內激素水準改變, 仍處於高凝狀態, 血流緩慢, 很容易形成血栓。 長期臥床, 更易產生下肢深靜脈血栓。 當產婦突然下床活動或用力排便,

使腹部壓力增高時, 會使已形成的靜脈血栓脫落, 隨血液迴圈“遊走”堵塞肺動脈及其分支, 可造成肺栓塞, 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甚至突然死亡。

屈主任建議, 產婦在產後應儘早下地活動, 避免久坐久臥, 即使行動不便, 也要經常在床上活動雙腿雙腳, 以避免血栓形成。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馬遙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