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蜀漢的兵權接班人是魏延,他會做的比薑維更好嗎?

在三國中後期, 薑維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 諸葛亮北伐時, 薑維被懷疑有異心, 薑維不得已投降蜀漢, 被諸葛亮重用。 諸葛亮去世後薑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 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 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 薑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 小敗一次。 對於薑維來說, 北伐的成績是差強人意的。 那麼, 問題來了, 如果蜀漢的兵權接班人是魏延, 他會做的比薑維更好嗎?

首先, 魏延(?-234年), 字文長, 義陽(今河南桐柏)人, 深受劉備器重。 相對于姜維, 魏延資歷更老, 戰功和經驗都更加豐富。 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 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 領漢中太守, 鎮守漢中, 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 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 功績顯著。 再加上魏延的子午穀計謀, 不少朋友認為魏延領兵的話,

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不過, 在筆者看來, 如果魏延掌握蜀國的兵權, 結局可能更糟糕。 理由如下:相對于姜維, 魏延最大的問題在於性格, 他的性格是“又性矜高, 當時皆避下之”。 根據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 魏延不僅和諸葛亮的手下楊儀爆發過衝突,

而且其自大的性格, 促使其和諸葛亮之間都發生過爭執。 在關羽、張飛、趙雲等蜀漢第一代武將相繼去世後, 魏延越來越目中無人, 這促使他得罪了太多了蜀漢同僚。 而這, 最終導致魏延眾叛親離, 並被馬岱斬殺。

值得注意的是,

魏延根本沒叛蜀投魏之心, 以叛逆罪誅殺魏延是冤枉的。 換而言之, 魏延對蜀漢是忠心的, 其被殺主要是自己不聽諸葛亮的遺命, 加上得罪人太多所致, 這點很多資料基本已證實, 而且之後沒幾年蜀漢後主也為魏延平反了。 但是, 對於魏延來說, 其指揮才能和謀略並沒有比姜維高多少。 針對魏延的子午穀奇謀, 並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 在筆者看來, 魏延想要帶領5000千兵馬偷襲長安, 一方面要保證中途不被魏國發現, 另一方面要迫使守衛長安的將領的投降。

最後, 進一步來說, 在蜀漢和魏國常年對戰的背景下, 魏國肯定會在交戰的附近地區設立哨卡, 防止蜀軍突然襲擊, 也即魏延很可能就會被中途發現。 再加上沒有後勤補給的深入敵人腹地, 想要迫使對方投降, 更是難上加難。 如果諸葛亮死後, 魏延掌握蜀漢的兵馬並行使子午穀奇謀, 很可能有去無回。 換而言之, 蜀漢的兵權由魏延掌管, 可能要比薑維更加糟糕, 甚至導致蜀漢的更早滅亡。

文/情懷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