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每日好詩丨他們鍾愛這樣的山水之間,並不等待來世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中國詩歌網”

富陽黃公望隱居地觀《富春山居圖》

作者:石人

暮春在深陷肋骨的白色中發出脆響,

呼叫著滴落一個年輪的浮水印。

推開窗戶

撐開這一點空隙, 比限制的日子還要狹窄,

譴責自己一生的遺憾如折角的書頁, 在清風中

因為顫抖著擺動單薄的身體, 他回憶的沼澤

已經被這巨大的蒼茫籠罩, 寒暖自知, 無人可進。

在水天交融的厄運邊界, 身穿襤褸青衫,

獨行的側影只是叢林深處最黑暗的預告,

不會讓任何人回頭巡視走過的路途, 從身邊失散

眾多的同僚, 還在為過去的事情隱瞞流浪的身份,

得到圓滿的結局, 像垂釣者喜悅命運的孤寂。

對重複的承諾有著無限的期待。

這種被畫筆隨意勾勒的線條, 美人也許會歎息

破墨的蔚藍, 飄蕩一葉扁舟的來世,

能夠垂憐行囊是多麼沉重, 把開始的裁處一直忍受

得到一條大江的肖像,

不!就是這一個囫圇的天地,

也逃脫不了留下的蹤跡, 灑滿污漬和斑點,

收集凡世的咒語, 拋棄人間事, 複歸燃火之中。

像日常一樣熟悉, 富足欲燼的春天剝落了

最後一層灰墁, 有些東西正在慢慢死去。

誰也沒有想到這渡輪的突突聲, 侵襲一切之後

把成群湧來的人們靜靜地彙聚在這裡,

他們鍾愛這樣的山水之間, 並不等待來世

我看到的這一幅漫長畫卷, 已經被精美地複製。

詩人簡介:

石人:原名石鵬飛。 浙江湖州人, 八十年代開始寫詩, 作品發於《詩刊》《星星詩刊》《詩選刊》《詩江南》等。

特邀專家點評

這是一首老到的詩, 這種老到一方面反映在作者對文字和詩藝的控制能力上, 另一方面反映在他對人生和世事的見解上。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山水畫的巔峰之作, 出自晚年黃公望之手。 這幅畫是黃公望一生的山水之愛、人生體驗的總交代, 也就是說, 它可以看作晚年黃公望對於自己一生的追憶, 融入了畫家全部的人生經驗、智慧、情感。 同時, 它也是黃公望一生藝術追求的總完成,

從這個角度講, 這幅畫也是對整個中國山水畫乃至全部中國藝術有關於山水之體驗的追憶。 這首詩是對《富春山居圖》的觀畫體驗, 但又不停留于此, 詩人借由觀畫的過程, 表達了自己的人生體驗。 為此, 詩人巧妙地採用了雙關的手法, 一方面它處處在寫畫、寫畫中景, 另一方面它又處處關涉人生的體驗, 而這個體驗既是黃公望的, 也是觀畫的詩人的。

第一行點出《富春山居圖》的追憶性質, “暮春在深陷肋骨的白色中發出脆響”, 這是暮年和青春的對話, 筆墨中自帶“年輪的浮水印”。 《富春山居圖》畫的是富春山的秋景, 這山卻叫“春山”, 成熟的、燃燒的秋景中藏著春的記憶和嚮往。 “推開窗戶, 撐開這一點空隙”, 畫家作畫就是在“限制的日子”中尋求自由,

是在囚禁中“撐開一點空隙”。 “限制的日子”揭出黃公望曾經入獄為囚的經歷, 同時暗示了一種更加普遍的不自由, 事實上, 無論身在獄中還是獄外, 人生都是狹窄而逼仄的, 充滿各種有形和無形的枷鎖。 而畫家創作就是從人生的枷鎖中掙脫而為自己贏得自由, 同時也是為筆下的事物贏得自由。 “在清風中”至本節末是對畫中人的描寫, 同時也是對畫家的心理狀態的揭示。 畫中人被巨大的蒼茫籠罩, “寒暖自知, 無人可進”, 而畫家的創作過程也即是進入自身的“回憶的沼澤”, 畫境的巨大蒼茫實際上根源于畫家心理上的巨大蒼茫。

第二節包含一個長句和一個介賓短語。 長句還是雙關寫法, “在水天交融的厄運邊界, 身穿襤褸青衫,/獨行的側影只是叢林深處最黑暗的預告”,畫中人獨行在水天之際,但由於詩人在“邊界”之前加了“厄運”的限定,畫中景頓時轉化為象徵性的人生場景;“叢林深處最黑暗的預告”同時關涉畫家、畫中人和觀畫者。黃公望自小父母雙亡,長大後賣卜為生,落拓江湖,中年為椽吏,卻蒙冤入獄,終為全真道徒,寄情山水,對人生黑暗有超逾常人的體驗。但畫家只以側行的身影略加暗示,並不將這黑暗全盤托出,這也正是中國藝術的超脫之處。“不會讓任何人回頭巡視走過的路途,從身邊失散/眾多的同僚,還在為過去的事情隱瞞流浪的身份”,畫中人定格于此時此刻,所以任何人無法巡視他走過的路途,而畫家把自己的一腔心事隱藏於畫中景,也是為了避免他人的窺探。“得到圓滿的結局,像垂釣者喜悅命運的孤寂”這一行比較費解,主要是主語不明,是畫中的獨行人、畫家,還是眾多的同僚,沒有明確交待。從詩意看,還應該是畫家自指。這個圓滿的結局就是畫家最終在心靈上獲得的自由狀態,而這種只有在一種孤寂的心境中才能達到。這一狀態大概也是這一節最後一行所說的“重複的承諾”和“無限的期待”。

第三節在藝術和人生的對比中進一步推進詩意。沉重的行囊是人世的,不得不忍受的裁處也是人世的,但藝術能夠安慰、垂憐人世的艱辛。在“畫筆隨意勾勒的線條”和“破墨的蔚藍”中,“得到一條大江的肖像”(這條大江不就是人生麼?)。

人世的艱辛變成了藝術的財富。“燃火”應是指《富春山居圖》所經歷的火焚之厄。畫中“這一個囫圇的天地”也難逃人世的無妄之災,而這一切的根源皆是人的欲望(原罪)。為了擺脫人的原罪,“拋棄人間事,複歸燃火之中”,索性消滅欲望的物件,似乎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然而,斷絕欲望的物件,並不能消滅欲望本身。這不過是一種矯枉過正。

最後一節引入了現實場景,突突的渡輪帶來現代的參觀者,他們成群地湧來,彙聚在畫家的隱居地,觀賞畫家的心血之作,在山水之中,也在畫作之中得到某種洗禮。詩人說“我看到的這一幅漫長畫卷,已經被精美地複製”。確實,《富春山居圖》曾被反復臨摹,而且發生過“假作真時真亦假”的一幕。所以,這一行詩帶有某種反諷的成分。但是,對藝術的傳承來說,“複製”也是必要的過程。事實上,詩人所觀賞的也是複製品。正是通過複製,藝術及其精神才得以代代延續。這個複製自然也包括精神的感染和影響。所以,“被精美地複製”,也意味著畫者的人格、精神、情趣通過畫作得到超越時空的傳遞。詩人的這首觀畫詩也正是這樣一種創造性的“複製”。

特邀點評:西渡

中國詩歌網 (www.zgshige.com)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是以建立“詩歌高地 詩人家園 ”為宗旨的官方互聯網出版平臺。設有品牌欄目“每日好詩”,每天推薦一首原創好詩,並邀請詩壇大咖點評。“每日好詩”稿酬500元。

點評專家名錄

以姓名拼音為序,排名不分先後

陳先發、陳衛、曹宇翔、耿占春、顧北、顧建平、谷禾、洪燭、霍俊明、賈鑒、簡明、蔣浩、雷武鈴、冷霜、李少君、李建春、李壯、劉向東、梁曉明、盧輝、羅振亞、馬知遙、莫真寶、任毅、榮光啟、樹才、譚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詩、汪劍釗、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強、吳投文、西渡、向以鮮、楊克、楊四平、楊慶祥、楊墅、余怒、葉舟、臧棣、張德明、張清華、張定浩、茱萸、張偉棟、周偉馳、周瓚等。

欄目主持:孤城

身穿襤褸青衫,/獨行的側影只是叢林深處最黑暗的預告”,畫中人獨行在水天之際,但由於詩人在“邊界”之前加了“厄運”的限定,畫中景頓時轉化為象徵性的人生場景;“叢林深處最黑暗的預告”同時關涉畫家、畫中人和觀畫者。黃公望自小父母雙亡,長大後賣卜為生,落拓江湖,中年為椽吏,卻蒙冤入獄,終為全真道徒,寄情山水,對人生黑暗有超逾常人的體驗。但畫家只以側行的身影略加暗示,並不將這黑暗全盤托出,這也正是中國藝術的超脫之處。“不會讓任何人回頭巡視走過的路途,從身邊失散/眾多的同僚,還在為過去的事情隱瞞流浪的身份”,畫中人定格于此時此刻,所以任何人無法巡視他走過的路途,而畫家把自己的一腔心事隱藏於畫中景,也是為了避免他人的窺探。“得到圓滿的結局,像垂釣者喜悅命運的孤寂”這一行比較費解,主要是主語不明,是畫中的獨行人、畫家,還是眾多的同僚,沒有明確交待。從詩意看,還應該是畫家自指。這個圓滿的結局就是畫家最終在心靈上獲得的自由狀態,而這種只有在一種孤寂的心境中才能達到。這一狀態大概也是這一節最後一行所說的“重複的承諾”和“無限的期待”。

第三節在藝術和人生的對比中進一步推進詩意。沉重的行囊是人世的,不得不忍受的裁處也是人世的,但藝術能夠安慰、垂憐人世的艱辛。在“畫筆隨意勾勒的線條”和“破墨的蔚藍”中,“得到一條大江的肖像”(這條大江不就是人生麼?)。

人世的艱辛變成了藝術的財富。“燃火”應是指《富春山居圖》所經歷的火焚之厄。畫中“這一個囫圇的天地”也難逃人世的無妄之災,而這一切的根源皆是人的欲望(原罪)。為了擺脫人的原罪,“拋棄人間事,複歸燃火之中”,索性消滅欲望的物件,似乎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然而,斷絕欲望的物件,並不能消滅欲望本身。這不過是一種矯枉過正。

最後一節引入了現實場景,突突的渡輪帶來現代的參觀者,他們成群地湧來,彙聚在畫家的隱居地,觀賞畫家的心血之作,在山水之中,也在畫作之中得到某種洗禮。詩人說“我看到的這一幅漫長畫卷,已經被精美地複製”。確實,《富春山居圖》曾被反復臨摹,而且發生過“假作真時真亦假”的一幕。所以,這一行詩帶有某種反諷的成分。但是,對藝術的傳承來說,“複製”也是必要的過程。事實上,詩人所觀賞的也是複製品。正是通過複製,藝術及其精神才得以代代延續。這個複製自然也包括精神的感染和影響。所以,“被精美地複製”,也意味著畫者的人格、精神、情趣通過畫作得到超越時空的傳遞。詩人的這首觀畫詩也正是這樣一種創造性的“複製”。

特邀點評:西渡

中國詩歌網 (www.zgshige.com)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是以建立“詩歌高地 詩人家園 ”為宗旨的官方互聯網出版平臺。設有品牌欄目“每日好詩”,每天推薦一首原創好詩,並邀請詩壇大咖點評。“每日好詩”稿酬500元。

點評專家名錄

以姓名拼音為序,排名不分先後

陳先發、陳衛、曹宇翔、耿占春、顧北、顧建平、谷禾、洪燭、霍俊明、賈鑒、簡明、蔣浩、雷武鈴、冷霜、李少君、李建春、李壯、劉向東、梁曉明、盧輝、羅振亞、馬知遙、莫真寶、任毅、榮光啟、樹才、譚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詩、汪劍釗、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強、吳投文、西渡、向以鮮、楊克、楊四平、楊慶祥、楊墅、余怒、葉舟、臧棣、張德明、張清華、張定浩、茱萸、張偉棟、周偉馳、周瓚等。

欄目主持:孤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