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寒假裡,別讓孩子養成這7個壞習慣!

寒假來了, 老師們一定很擔心, 在這麼長的假期裡, 離開了老師的管教, 學生們會不會養成壞習慣?為了防止這一點, 老師們需要家長們的配合。 快提醒家長們, 寒假期間, 一定要管好孩子, 不要養成以下7個壞習慣哦!

1

壞習慣第1名

整天睡懶覺

偶爾睡個懶覺當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可是如果天天睡懶覺, 睡到中午才起來, 那就成問題了。 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亂, 連帶著吃飯、遊戲、學習……什麼都跟著亂。

更糟糕的是, 等到假期結束, 還要恢復到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 由於原來的生物鐘已經打亂了, 又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調整,

多折騰啊。 之所以把睡懶覺列在假期壞習慣的第一位, 主要是在於它昭示著假期壞習慣的最大根源:失範, 就是沒了規矩。

專家支招: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時的規矩來, 稍稍寬鬆一些, 偶爾做些平時不能做的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假期沒有規矩, 而是要有“假期的規矩”。 比如睡懶覺這件事, 重要的不是幾點起床, 而是每天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 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麼時候就睡到什麼時候。

2

壞習慣第2名

“狂”吃零食

對小孩子來說, 吃和睡就是最大的問題。 放假在家, 各種零食隨手可得, 放假期間, 父母對此也比較放鬆。 吃多了零食,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 有的父母在這時候會生氣, 飯桌就變成了“戰場”。

3

壞習慣第3名

“宅”在家

看太多電視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活動不足, 老是窩在家裡, 還常常伴隨著吃零食的壞習慣。 容易發胖不說, 精神狀態也不會好, 常常是一副懶懶的、百無聊賴的樣子。

專家支招:

週末父母有空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公園逛逛, 或者安排一些體育鍛煉, 連逛街也算是一項“運動”。 父母要上班的時候, 也要請看護人多帶孩子出門去玩, 還可以鼓勵他跟社區裡同年齡的孩子一起玩, 小孩子之間的追逐打鬧, 自有他們的樂趣, 也達到了活動身體的目的。

4

壞習慣第4名

“沉迷”看電視

看電視其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 小孩子是不會太過分迷戀電視節目的。 說現在的孩子貪戀電視, 更多是因為沒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罷了。 此外如果孩子已經懂得上網, 做父母的可能還會擔心他“沉迷於網路”甚至“染上網癮”。

專家支招:

看電視太多會影響視力、智力、運動量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講講, 相比簡單粗暴地“我不許你看電視”而言, 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 當然這些話可能孩子聽得都膩了, 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和他“談判”, 得出一個大家相對來說能夠比較認可的方案, 因為是他親自參與制定的, 他就會有意願去遵守。

給孩子決定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的自由, 而不是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屁股後面:“不要看太多電視!”“你怎麼又在上網?”簡單說吧, 換了是你整天被人管著, 你煩不煩, 又會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呢?

5

壞習慣第5名變身

“兩面派”反鬥星

說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帶孩子的情況,可能會過分溺愛,一方面助長了孩子的一些壞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這些看護人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會察言觀色的,容易變成小小“兩面派”。事實上這種不一致會給孩子造成混亂的感覺,對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長很不利。

專家支招: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穩主意,然後儘量和其他看護人溝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著一起吃飯或飯後活動的時間,開一個小小的家庭會議,把孩子在這一天裡的表現說一說,大家評議評議,不帶批評色彩,更不是開“批鬥大會”,只是把事情都拿出來讓大家知道,讓一切都變得公開、透明。當然,著重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6

壞習慣第6名

不學習不做作業

有不少父母認為放假了就讓孩子“放鬆放鬆”,不用參加興趣班,這是很好的見解!不過,對於已經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學校佈置的假期作業還是要完成的。此外幼稚園階段在學琴、學畫之類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時間用來練習,不能隨意間斷的,即便在假期裡也需要堅持。

專家支招:

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議好大家都能認可的日程表,可以規定每天幾點到幾點是學習的時間,或者規定每天要有多長時間是必須用於學習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比方畫一張畫,練一張紙的字等),但具體安排在什麼時候可以相對靈活一些。

7

壞習慣第7名

耍臭脾氣

作息紊亂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曬到太陽的時間少了。外面天氣太熱,孩子足不出戶,光照不足不僅不利於鈣質吸收,還會引起抑鬱症狀。你可別奇怪家裡的小朋友怎麼狀態不佳、脾氣臭臭呢!沒准就是抑鬱的表現。而孩子通常覺得“我辛苦了一個學期,假期就應該放鬆”,不僅在家為所欲為,連脾氣都見長了。

專家支招:

為什麼小朋友在幼稚園和學校就會遵守規矩,在家就肆無忌憚。其實是因為,家更讓他有歸屬感和安全感。這不見得是壞事。但也需要給他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這樣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太過放任,反而會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大家都在看

責 編:許 寧

校 對:果 果

總 編:一 君

5

壞習慣第5名變身

“兩面派”反鬥星

說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帶孩子的情況,可能會過分溺愛,一方面助長了孩子的一些壞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這些看護人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會察言觀色的,容易變成小小“兩面派”。事實上這種不一致會給孩子造成混亂的感覺,對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長很不利。

專家支招: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穩主意,然後儘量和其他看護人溝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著一起吃飯或飯後活動的時間,開一個小小的家庭會議,把孩子在這一天裡的表現說一說,大家評議評議,不帶批評色彩,更不是開“批鬥大會”,只是把事情都拿出來讓大家知道,讓一切都變得公開、透明。當然,著重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6

壞習慣第6名

不學習不做作業

有不少父母認為放假了就讓孩子“放鬆放鬆”,不用參加興趣班,這是很好的見解!不過,對於已經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學校佈置的假期作業還是要完成的。此外幼稚園階段在學琴、學畫之類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時間用來練習,不能隨意間斷的,即便在假期裡也需要堅持。

專家支招:

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議好大家都能認可的日程表,可以規定每天幾點到幾點是學習的時間,或者規定每天要有多長時間是必須用於學習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學習任務(比方畫一張畫,練一張紙的字等),但具體安排在什麼時候可以相對靈活一些。

7

壞習慣第7名

耍臭脾氣

作息紊亂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曬到太陽的時間少了。外面天氣太熱,孩子足不出戶,光照不足不僅不利於鈣質吸收,還會引起抑鬱症狀。你可別奇怪家裡的小朋友怎麼狀態不佳、脾氣臭臭呢!沒准就是抑鬱的表現。而孩子通常覺得“我辛苦了一個學期,假期就應該放鬆”,不僅在家為所欲為,連脾氣都見長了。

專家支招:

為什麼小朋友在幼稚園和學校就會遵守規矩,在家就肆無忌憚。其實是因為,家更讓他有歸屬感和安全感。這不見得是壞事。但也需要給他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這樣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太過放任,反而會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大家都在看

責 編:許 寧

校 對:果 果

總 編:一 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