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女兒要富養?這種鬼話你也信!

都說富養女兒窮養兒, 真正的富養更多的是給女兒更多的愛, 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金錢物質上的東西。

Hey, 美妞們~

“女兒, 我問你個問題,

如兩天內收不到你的資訊, 我只有死……我被你騙的身無分文。 ” 2017年12月24日, 老柴和女兒進行了最後的溝通, 以死相逼, 是他最後的退路。

但這件“貼心小棉襖”卻在轉走父親300余萬積蓄後杳無音信……

老柴回憶起過去和女兒相處的點滴滿是悔恨, 自責不該遵循 “富養女窮養兒” 的古訓。 “對她的要求, 即便覺得不合理, 最後也會妥協。 ” 正是這一步步妥協, 讓女兒變成了“極度自私的人”。

老柴說, 高中時期女兒的生活費就有2000塊一個月, 甚至到後來她開始注重打扮, 生活費以不斷在提升……

到了現在, 老柴自己的不清楚他每個月會給女兒多少生活費, 只記得是“有求必應”。

但誰能想到, 如此“富養”的女兒, 竟在毫無徵兆地情況下, 將自己多年來的積蓄全部轉走……

女兒為何能輕易把錢轉走?老柴表示自己的手機、其他銀行卡的密碼都一樣, 女兒都知道, “當時問她(出國留學)一年需要多少錢, 她說要二十五六萬, 我湊了個整, 本計畫每年轉給她30萬。 ”

2017年12月18日, 女兒藉口擔心耶誕節後機票漲價提前去加拿大, “我當時沒多想, 那天她要到香港轉機, 淩晨三點就起來準備了, 我還給她辦了送行宴。 ” 暴風雨前夕的夜晚都是驚人地平靜。

而隨後……故事的結局簡單明瞭了, 女兒轉走300多萬, 拒絕和家人溝通, 消失人海。

這個故事, 美妞們應該有所耳聞, 就是前段時間炒得火熱的新聞。

小姐姐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 第一反應就是: 原來“富養”還可以這麼理解?是本姐姐孤陋寡聞了。

01「 你是不是對富養有什麼誤解 」

小姐姐身邊很多父母大多和老柴一樣, 有一個“富養女窮養兒”的執念。 然而, 恕小姐姐直言, 大多數家長對所謂的“富養”都存在誤解。

◆ 你說富養的女兒才不容易被誘惑?

窮養的女兒從小物質匱乏, 眼皮子淺, 一塊水果糖就能把她騙走;但富養的女兒什麼好東西沒見過,

別說水果糖了, 鑽石戒指也不一定是她的菜。

好有道理!現實呢? 老柴就是典型的例子。

只要女兒想要的, 他都傾盡全力滿足, 甚至還要掏空心思做出她要求以外:二十五六萬的需求就要給30萬;一日三餐的需求就要給出花枝招展的餘地;一無所知就要給出坐擁天下的富足……

這……怕不是富養吧?只是單純地驕縱!

美妞身邊肯定也不乏類似的例子, 比如某個親戚的女兒, 從小嬌生慣養, 要星星要月亮父母都想盡辦法滿足, 是真正富養起來的女兒。

因為從小用慣了好東西, 所以長大後也是非名牌不要, 吃飯都要挑有品味的酒店, 房子要租公寓。

但是這個世界上, 總有一些東西是自己能力無法獲得的,

到了入社會進職場, 工資不高無法滿足自己巨額開銷, 只得不停接受父母贊助。

後來, 父母的贊助也遠遠不夠, 她又無論如何不願意過窮日子, 就接受了一些潛規則, 用更舒適的方式賺錢了。

富養的女兒確實不會輕易被水果糖所吸引, 但她連鑽石來之不易都不知道, 一切得來輕而易舉, 倒是誘惑她的可能是更罪惡的東西。

(吳尊是實力的女兒奴)

但在節目中,卻屢次教會女兒:“要學會勇敢”

◆ 女兒富養,生活姿態更從容

沒錢萬事哀,有人認為,窮養的女兒,因為從小物質匱乏,所以極容易沒有安全感,人一旦沒有安全感,就少了些從容淡定。

相反,富養的女兒從小不缺物質,從不為錢操心,所以很有安全感,一個有安全感的人,總是看上去很從容,也很容易獲得快樂。

這個,也好有道理!但安全感和錢的關係這麼直白,讓小姐姐都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百萬富翁……

不知道美妞們還記不記得前段時間有個要結婚的閨蜜,在買房子的問題上和男方家裡人出現了分歧。當時她的想法是, 一定要大房子好地段但我自己沒錢,仍然沒有安全感。

這樣的女孩子真的更從容嗎?不是,是更多地無奈。

還是那個問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養,只不過是讓她喪失了通過努力去爭取好生活的能力而已。

(鄧超與女兒)

◆ 女兒富養更大氣?

窮人吝嗇,窮養的女兒斤斤計較會變得很市儈,這樣的女孩子一點也不可愛!

美妞們有沒有過這樣的同事或者同學: 有什麼好東西,都喜歡分給身邊的人,同學有困難,她二話不說砸錢,而且不讓還。

因為這一點,她身邊聚集了很多人,可是某一天,當她需要別人幫忙時,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人人都爭著訴苦,說自己多窮多忙。

小姐姐身邊還真的有這樣的同學。高中的時候最羡慕她每天穿衣服不重樣,跟她同宿舍的同學都可以隨便穿她的衣服,真的超美。

那時候就恨不得重新分班分宿舍,然後我要成為她的知心好朋友,讓她沒事兒給我發點零花錢……

但後來發現,想要獲得這種喜悅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比如每個接受過好處的同學必須要對她百依百順,不然就還錢或者當眾指責她如何受到自己的恩惠;

後來她戀愛,唯一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給男友買買買,先後在男友身上花了十幾萬,但男生最終接受不了奴隸式的戀愛,最終選擇離開。

又或者,遇上騙財騙色的……

如果真的要把女兒富養得如此大氣,豈不是操碎了心?

(給女兒蓋被子。仔仔細細)

(給兒子蓋被子。掄起被子一把甩過去,走你)

◆ 富養的女兒嫁得更好

所以,窮養的女兒就活該嫁不好是嗎?經常有人說,女孩幹得好不如嫁得好,久而久之,簡直成了一種普世的價值觀。很多家長深以為然,所以他們培養女兒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能嫁個好人家。

怎麼才算嫁得好呢?如果嫁個有錢人家就算嫁得好,那麼,這一點就算是真的。問題是,嫁得好就萬事大吉了嗎?

《我的前半生》裡,馬伊琍飾演的角色嫁得好嗎?隨便翻開新聞,一抓一大把。當一個女孩把 嫁得好 當作人生目標時,她勢必會把老公看得高過一切,一定會依賴老公,把老公當作長期飯票。

在小三橫行,婚姻法不保護家庭婦女,離婚率又如此高居不下的時代,這日子得過得多麼戰戰兢兢啊。

這個時代,女孩已經沒有辦法靠婚姻改變命運和生活,她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唯有自己,她們可以和男人一樣優秀,可以和男人一樣海闊天空,一定不要讓她們走依靠男人這一條老路。

02「 富養女兒正確的打開方式 」

小姐姐一直覺得富養最好的案例應該是林徽因,在我看來,她的父親林長民把教育家的精神成功踐行到自己的家中。

(林徽因)

首先,林爸爸創造了一個開明的家庭氛圍。

林長民早年曾去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立志做“治世之能臣”,本身是一個見過世面,有家國格局的人。他會把世界局勢和先進思想和林徽因溝通交流,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女孩子家家懂什麼?!”。

其次,林爸爸讓林徽因覺得自己值得被愛。

林長民外出公幹,都會寫信給林徽因: 我尤愛汝 。

(林長民與女兒)

林長民直抒愛意的舉動,讓林徽因並不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女子被看低的時代,她充滿自信,知道自己值得被愛,擁有良好的自我認同感。

最後,林爸爸實實在在地帶林徽因見世界。

在別的姑娘打點嫁妝時,林長民帶16歲的林徽因去歐洲公幹。她在英國結識了徐志摩,得到了英國詩歌和戲劇的沐浴。 也是在那裡,林徽因對“畫房子”產生了興趣,確立了一生的理想——建築。

所以,最後這個富養的姑娘最後的選擇就足以見得其父教育的成功之處。即便被世人稱讚郎才女貌的絕配,但林徽因最終並沒有選擇徐志摩,而是跟梁思成走在了一起。

因為父親林長民的教育讓林徽因深諳,文藝男青年不靠譜!

所以她不為情躊躇,擇偶理性,選擇了更穩妥,更能助力她人生價值的梁思成,夫唱婦隨,成為中國建築學的開荒者。

這才是富養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後,小姐姐想說,富養並不單純指物質上。物質之外,其實精神和情感層面的教育更為重要。

一位朋友曾經說過:“也許我們沒有給孩子展現生活真實的一面。”在物質豐富的年代,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如同公主和王子一樣生活,並且走上人生的巔峰?

這種心理可以理解,但是這個富養女兒和窮養兒子的故事,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管窮養還是富養,都可能養出帶著莫名其妙幻覺的傻白甜。

因此,一個正確的富養觀念尤為重要,而這之中,重中之重的是,切勿把驕縱當富養!

歡迎大家把本篇文章轉發給閨蜜、三觀一致、以及熱愛理財有需要的她^ ^一起成長,一起變美吧~

本文來自她當家,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吳尊是實力的女兒奴)

但在節目中,卻屢次教會女兒:“要學會勇敢”

◆ 女兒富養,生活姿態更從容

沒錢萬事哀,有人認為,窮養的女兒,因為從小物質匱乏,所以極容易沒有安全感,人一旦沒有安全感,就少了些從容淡定。

相反,富養的女兒從小不缺物質,從不為錢操心,所以很有安全感,一個有安全感的人,總是看上去很從容,也很容易獲得快樂。

這個,也好有道理!但安全感和錢的關係這麼直白,讓小姐姐都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百萬富翁……

不知道美妞們還記不記得前段時間有個要結婚的閨蜜,在買房子的問題上和男方家裡人出現了分歧。當時她的想法是, 一定要大房子好地段但我自己沒錢,仍然沒有安全感。

這樣的女孩子真的更從容嗎?不是,是更多地無奈。

還是那個問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養,只不過是讓她喪失了通過努力去爭取好生活的能力而已。

(鄧超與女兒)

◆ 女兒富養更大氣?

窮人吝嗇,窮養的女兒斤斤計較會變得很市儈,這樣的女孩子一點也不可愛!

美妞們有沒有過這樣的同事或者同學: 有什麼好東西,都喜歡分給身邊的人,同學有困難,她二話不說砸錢,而且不讓還。

因為這一點,她身邊聚集了很多人,可是某一天,當她需要別人幫忙時,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人人都爭著訴苦,說自己多窮多忙。

小姐姐身邊還真的有這樣的同學。高中的時候最羡慕她每天穿衣服不重樣,跟她同宿舍的同學都可以隨便穿她的衣服,真的超美。

那時候就恨不得重新分班分宿舍,然後我要成為她的知心好朋友,讓她沒事兒給我發點零花錢……

但後來發現,想要獲得這種喜悅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比如每個接受過好處的同學必須要對她百依百順,不然就還錢或者當眾指責她如何受到自己的恩惠;

後來她戀愛,唯一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給男友買買買,先後在男友身上花了十幾萬,但男生最終接受不了奴隸式的戀愛,最終選擇離開。

又或者,遇上騙財騙色的……

如果真的要把女兒富養得如此大氣,豈不是操碎了心?

(給女兒蓋被子。仔仔細細)

(給兒子蓋被子。掄起被子一把甩過去,走你)

◆ 富養的女兒嫁得更好

所以,窮養的女兒就活該嫁不好是嗎?經常有人說,女孩幹得好不如嫁得好,久而久之,簡直成了一種普世的價值觀。很多家長深以為然,所以他們培養女兒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能嫁個好人家。

怎麼才算嫁得好呢?如果嫁個有錢人家就算嫁得好,那麼,這一點就算是真的。問題是,嫁得好就萬事大吉了嗎?

《我的前半生》裡,馬伊琍飾演的角色嫁得好嗎?隨便翻開新聞,一抓一大把。當一個女孩把 嫁得好 當作人生目標時,她勢必會把老公看得高過一切,一定會依賴老公,把老公當作長期飯票。

在小三橫行,婚姻法不保護家庭婦女,離婚率又如此高居不下的時代,這日子得過得多麼戰戰兢兢啊。

這個時代,女孩已經沒有辦法靠婚姻改變命運和生活,她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唯有自己,她們可以和男人一樣優秀,可以和男人一樣海闊天空,一定不要讓她們走依靠男人這一條老路。

02「 富養女兒正確的打開方式 」

小姐姐一直覺得富養最好的案例應該是林徽因,在我看來,她的父親林長民把教育家的精神成功踐行到自己的家中。

(林徽因)

首先,林爸爸創造了一個開明的家庭氛圍。

林長民早年曾去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立志做“治世之能臣”,本身是一個見過世面,有家國格局的人。他會把世界局勢和先進思想和林徽因溝通交流,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女孩子家家懂什麼?!”。

其次,林爸爸讓林徽因覺得自己值得被愛。

林長民外出公幹,都會寫信給林徽因: 我尤愛汝 。

(林長民與女兒)

林長民直抒愛意的舉動,讓林徽因並不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女子被看低的時代,她充滿自信,知道自己值得被愛,擁有良好的自我認同感。

最後,林爸爸實實在在地帶林徽因見世界。

在別的姑娘打點嫁妝時,林長民帶16歲的林徽因去歐洲公幹。她在英國結識了徐志摩,得到了英國詩歌和戲劇的沐浴。 也是在那裡,林徽因對“畫房子”產生了興趣,確立了一生的理想——建築。

所以,最後這個富養的姑娘最後的選擇就足以見得其父教育的成功之處。即便被世人稱讚郎才女貌的絕配,但林徽因最終並沒有選擇徐志摩,而是跟梁思成走在了一起。

因為父親林長民的教育讓林徽因深諳,文藝男青年不靠譜!

所以她不為情躊躇,擇偶理性,選擇了更穩妥,更能助力她人生價值的梁思成,夫唱婦隨,成為中國建築學的開荒者。

這才是富養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後,小姐姐想說,富養並不單純指物質上。物質之外,其實精神和情感層面的教育更為重要。

一位朋友曾經說過:“也許我們沒有給孩子展現生活真實的一面。”在物質豐富的年代,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如同公主和王子一樣生活,並且走上人生的巔峰?

這種心理可以理解,但是這個富養女兒和窮養兒子的故事,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管窮養還是富養,都可能養出帶著莫名其妙幻覺的傻白甜。

因此,一個正確的富養觀念尤為重要,而這之中,重中之重的是,切勿把驕縱當富養!

歡迎大家把本篇文章轉發給閨蜜、三觀一致、以及熱愛理財有需要的她^ ^一起成長,一起變美吧~

本文來自她當家,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