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適時用藥防治小麥紋枯病

目前生產上還沒有高抗紋枯病的小麥品種, 及時用藥是防治該病的主要措施。 早春發病初期是用藥防治該病的關鍵時期, 到後期出現明顯危害症狀時再用藥防治效果不理想。 該病發生較隱蔽, 初始病斑在植株下部, 應注意觀察。 早春一般在病株率達5%左右時開始第一次防治, 以後(隔7~10天)根據病情決定是否需要再次用藥。

防治小麥紋枯病, 適用藥有井岡黴素、噻呋醯胺、丙環唑、己唑醇、戊唑醇、烯唑醇、氟環唑等單劑及其混配劑。 其中, 井岡黴素已使用多年, 目前仍沒有明顯的抗藥性表現, 但有部分農戶反映防效不佳,

可能是該藥持效期較短(在7天以內), 用於防治小麥紋枯病需多次施藥;戊唑醇、己唑醇等唑類殺菌劑持效期較長, 在15天以上, 但對小麥生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使用不當容易對小麥生長造成過度抑制, 應注意用藥量不能過大, 不能頻繁用藥;噻呋醯胺屬苯醯胺類殺菌劑, 對小麥紋枯病持效期長達30天以上。

在早晨麥株上有露水時或傍晚, 對準麥苗基部施藥。 用足水量, 每畝用水量不少於50公斤。 紋枯病嚴重的田塊, 分蘖拔節期要採取“大劑量、大水量、提前潑澆或加水粗噴霧”方法, 確保藥液淋到莖基部等發病部位, 提高防治效果。

陳懷穀提醒, 除早春及時用藥外, 秋播期間利用藥劑拌種, 把防治時間前移,

是控制小麥紋枯病經濟、有效的措施, 尤其對早播麥田冬前紋枯病發生有較好的控制作用, 有利於降低田間菌源基數, 延緩和減輕春季發病。 適用藥有立克秀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等, 能兼治黑穗病等病害, 但要控制用量, 防止影響出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