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戰勝利前中國為何會失去百萬領土?之後蔣介石又為何裁軍百萬?

1944年在中國的抗戰中是屈辱的一年, 在經歷了1943年的一系列勝利之後, 中國軍隊內部出現普遍輕敵的情況。 再加上日軍的突然進攻和中國士兵戰鬥素質的下降, 最終中國軍隊損失了60萬軍隊, 喪失了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最後, 還裁軍百萬, 這是為何?

在二戰接近白熱化, 各戰場基本都進入了決戰, 在中國戰場也是一樣。 為了打通中國的南北交通線, 日軍發動了最大規模的戰役。 從1942年下半年開始, 恢復元氣的美國開始對日本發動一系列的反擊。 在1943年, 美國和日本進行了幾次大戰, 均已日軍的失敗告終。 日本損失了大部分的海軍兵力, 只能轉攻為守。 到了1943年年底, 美軍佔領了所羅門群島以北地區。 這成功的切斷了東南亞地區日軍和日本本土的聯繫, 這讓日本大本營心急如焚。 失去了給養和兵員的補充, 東南亞地區的日軍根本撐不了太久。

岡村寧次

因此日本繼續中國境內的日軍打通中國的南北交通, 物資和軍隊從陸路運往緬甸、越南等地, 然後在運往東南亞。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日本大本營命令駐中國派遣軍司令岡村甯次不惜一切代價打通交通線。 岡村甯次正在策劃一次自中日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役,

這次行動的區域空前遼闊。 岡村寧次制定了一個一號作戰方案, 此次日軍參戰的兵力達到了51萬, 這也是日軍侵華期間一次性出動軍隊最多的戰役。 而作戰區域也空前的遼闊, 目標包括河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為了達到預想的作戰效果,

岡村寧次準備了50萬匹戰馬、15000輛汽車、1500門火炮。 為了完成後勤準備工作, 日本徵召了在華的僑民和商民入伍, 主要負責後勤運輸。 在此之前, 各地的日軍一直是各自為戰, 各個地區沒有相應的配合協同。 此次, 岡村寧次專門對各個地區的日軍進行了統一調配, 這在中日戰爭中還是第一次。 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向內地運送了大量的戰爭物資, 這些物資都是張學良讓出東北以後, 日本在東北地區逐步壓榨出來的。

河南、湖南、廣西一敗再敗

1944年4月17日, 日軍向河南地區的中國軍隊發動了突然襲擊。 由於戰役爆發在深夜, 中國軍隊根本猝不及防, 在慌亂中迎戰, 結果是一敗再敗。 由於河南地區的中國軍隊分屬幾個派系, 在日軍的進攻下根本無法形成聯合作戰, 介個被日軍各個擊破。 為了協助中國軍隊作戰, 遠在西南地區的中美兩國空軍也飛臨戰區上空轟炸日軍, 中國軍隊在己方擁有空中優勢的情況下還是一再撤退。 4月底, 鄭州、許昌等地被日軍佔領, 日軍繼續向西佔領了鞏義, 宋朝皇陵中出現了大量的日軍。

5月下旬,千年古都洛陽在堅守了7年之後陷落,洛陽失守以後,河南地區已經大部淪陷。陝西全境告急,日軍隨時有進攻陝西,然後南下重慶的可能。中原戰場,中國軍隊損失了20余萬,喪失城市38座。就在日軍進攻河南的同時,湖南和廣東等地的日軍也開始了行動。由於此戰日軍準備十分充分,可以說是最後的瘋狂。湖南等地的20多萬中國軍隊被日軍先後擊敗,6月19日,曾經創造了輝煌的長沙陷落,薛嶽率領部隊退守湖南南部。戰略要地衡陽在堅守了48天以後向日軍投降,重慶、貴陽頓時門戶大開。

在此以後,10多萬日軍進攻廣西的桂林、柳州等地。這兩地的守軍為做出什麼像樣的抵抗就紛紛撤退,蔣介石聞訊之後勃然大怒。7月24日,日軍兵不血刃佔領了廣西省會南寧。中部和南部的戰事使中國軍隊損失部隊30多萬,日軍共佔領了包括省會城市在內的146座城市。中部和南部的36座機場全部被日軍佔領。中國的抗戰形勢一度相當危急。

中國開始了軍事改革裁軍120萬

此次大敗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甚至一度對中國失望,曾專門詢問史達林何時可以加入對日作戰。此時蘇聯和德國正在進行大決戰,蘇聯根本無力援助中國。到了這個時候,只能繼續相信蔣介石。

蔣介石當然也非常生氣,他召開了軍事會議總結戰敗的原因。最後的結論是:由於戰爭的消耗,大部分有經驗的老兵消耗殆盡,現在的軍隊新兵居多,戰鬥素質進一步下降。

由於後勤、衛生等非戰鬥部隊大量佔用軍隊數額,致使戰鬥部隊嚴重不足。當時中國軍隊的總兵力有390多萬,但其中非戰鬥人員就將近180萬,也就是說,中國真正拿槍的軍隊只有200余萬。

1944年下半年,中國宣佈裁軍120萬,那些非戰鬥人員被大量裁撤。與此同時,中國開始徵召高素質士兵入伍。當時中國的徵兵口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宋朝皇陵中出現了大量的日軍。

5月下旬,千年古都洛陽在堅守了7年之後陷落,洛陽失守以後,河南地區已經大部淪陷。陝西全境告急,日軍隨時有進攻陝西,然後南下重慶的可能。中原戰場,中國軍隊損失了20余萬,喪失城市38座。就在日軍進攻河南的同時,湖南和廣東等地的日軍也開始了行動。由於此戰日軍準備十分充分,可以說是最後的瘋狂。湖南等地的20多萬中國軍隊被日軍先後擊敗,6月19日,曾經創造了輝煌的長沙陷落,薛嶽率領部隊退守湖南南部。戰略要地衡陽在堅守了48天以後向日軍投降,重慶、貴陽頓時門戶大開。

在此以後,10多萬日軍進攻廣西的桂林、柳州等地。這兩地的守軍為做出什麼像樣的抵抗就紛紛撤退,蔣介石聞訊之後勃然大怒。7月24日,日軍兵不血刃佔領了廣西省會南寧。中部和南部的戰事使中國軍隊損失部隊30多萬,日軍共佔領了包括省會城市在內的146座城市。中部和南部的36座機場全部被日軍佔領。中國的抗戰形勢一度相當危急。

中國開始了軍事改革裁軍120萬

此次大敗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甚至一度對中國失望,曾專門詢問史達林何時可以加入對日作戰。此時蘇聯和德國正在進行大決戰,蘇聯根本無力援助中國。到了這個時候,只能繼續相信蔣介石。

蔣介石當然也非常生氣,他召開了軍事會議總結戰敗的原因。最後的結論是:由於戰爭的消耗,大部分有經驗的老兵消耗殆盡,現在的軍隊新兵居多,戰鬥素質進一步下降。

由於後勤、衛生等非戰鬥部隊大量佔用軍隊數額,致使戰鬥部隊嚴重不足。當時中國軍隊的總兵力有390多萬,但其中非戰鬥人員就將近180萬,也就是說,中國真正拿槍的軍隊只有200余萬。

1944年下半年,中國宣佈裁軍120萬,那些非戰鬥人員被大量裁撤。與此同時,中國開始徵召高素質士兵入伍。當時中國的徵兵口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