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健康教育與醫療服務相結合 把健康講座搬到居民家門口

浙江線上-健康網2月2日訊(浙江線上通訊員 宋黎勝)“去聽健康講座嘍。 ”近日, 家住杭州市下城區老房地社區70多歲的龔大媽, 樂呵呵地跟鄰居打著招呼去聽課。 龔大媽趕到社區, 能容納60多人的小會議室已沒幾個空位置。

講臺上, 一張普通講桌, 一塊投影螢幕, 螢幕上顯示今日健康講座內容是“如何延緩腎臟病的進展”, 主講人為浙江省人民醫院腎臟病科主任醫師李一文。

離開課還有幾分種, 筆者和龔大媽聊了起來。 打孫子上了小學, 龔大媽在家裡每天無所事事, 心裡空落落的。 看到信箱裡的小廣告, 到飯店賓館聽了保健課, 買了一大堆保健品, 結果子女查實根本沒有所謂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作用, 被狠狠數落一頓。 “兩年前, 社區在浙江省人民醫院支持下開設健康講座, 聽了健康講座, 再也放不下了——不僅眼界大開, 講的內容還很實用。 ”說到興奮處,

龔大媽滿臉泛光。

上午9點, 講座開始, 會議室裡頓時安靜下來, 有的老人做起了筆記……

據介紹, 浙江省人民醫院2014年5月將以前醫務人員‘單打獨鬥’ 各學科“各自為政”的健康教育活動進行整合, 成立健康教育學院與科譜講師團, 在醫院開設“健康大講堂”, 每月一至兩次。 希望通過普及健康知識, 讓市民樹立健康觀念、掌握健康技能, 促進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大講堂”(醫院學術報告廳可容納350多人)變成如今的“小講課”(一般幾十人), 基於怎樣的考慮?“‘健康大講堂’開設以後很受歡迎, 幾乎場場爆滿。 我們認為, 普及醫學知識, 提高大眾對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保健意識, 是醫療服務延伸, 也是公立醫院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院黨委書記、健康學院院長于恩彥教授說:“但我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

寒冬酷暑的, 有的古稀老人顫顫巍巍來聽課, 不禁為他們身體及安全捏把汗。 也有聽課老人直截了當提出, 希望專家來社區講課, 方便他們這些年高體弱又想接受‘正宗’科學的老人。 ”專家們很忙、甚至超負荷工作, 能否將”健康大講堂”搬到 居民的家們口呢?沒想到一經提出, 受到專家們的熱烈響應。 在社區的配合下, 2015年四季度試了幾場, 反映很好, 於是2016年後”健康大講堂”大部分變成沉到社區的”小講課”。

院健康教育學院副院長、教學部主任應振華介紹, 目前在12個社區布點。 2016全年共進行“健康講堂”62場,安排在社區52場;2017年進行95場, 84 場安排在社區。 健康講堂的內容設置在實用、適用、管用上下工夫,

根據不同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 講授群眾關心的健康知識。 比如在授課內容上採用“點菜制”, 即先由專家們根據各個專業報出選題內容, 然後交給各社區負責人徵求本區居民意見, 最後確定講課內容。 2017年科普講師團共提供健康講座選題50項, 各社區最終選中42項;同時, 課後由居民填寫《教學評價表》, 及時回饋教學品質, 建議和意見, 不足的加以改進, 真正讓百姓聽有興趣, 學有所悟。

李一文主任醫師告訴筆者,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 剛開始做科普習慣運用大量專業術語, 效果並不好。 現在會做好“功課”, 做了PPT, 圖文並茂, 實用有趣, 讓老年人更容易接受。 說實話, 這比給年輕醫生、實習生講課備課更累些。 不過, 看到老人們滿意的神色及聽著一聲聲“謝謝”,

也從中獲得樂趣和滿足感。

該院將健康教育作為醫療服務延伸之做法, 受到各方面的關注。 近年先後有廣州、大連、青島、武漢等省市及省內醫療單位前來參觀交流。 不久前,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賀勝來浙江省人民醫院調研時對醫院把健康教育和醫療衛生服務有機結合充分肯定, 認為這充分體現大型公立醫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並要求醫院總結經驗在全國推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