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家中心城市座次排定了!武漢綜合評估排名第6!

在國家中心城市中

武漢排名如何?

近日, 教育部

《中國都市化進程年度報告》課題組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

發佈了《2017國家中心城市發展報告》

8個國家中心城市綜合評估排名:

北京、上海、廣州、重慶、

天津、武漢、成都、鄭州

武漢綜合評估排名第6!

《經濟日報》在2月1日出刊的報紙的第10版, 也發表了題為《國家中心城市座次排定》的文章。

課題組從國家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中心作用與戰略影響3個一級指標出發:

“綜合實力”排名▼

北京、廣州、上海、武漢、天津、重慶、成都和鄭州

“中心作用”排名▼

北京、廣州、上海、重慶、武漢、天津、成都和鄭州

“戰略影響”排名▼

上海、北京、重慶、天津、廣州、成都、武漢和鄭州

作為中國城鎮規劃體系設置的最高層級

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

成都、武漢、鄭州

八個國家中心城市正蓄勢待發

在國家區域和城鎮發展中的“中心地位”

初步形成並仍在快速發展

1什麼是國家中心城市?

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的處於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 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

2016年12月14日, 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關於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復函》, 原則同意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補齊高端功能短板, 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和服務帶動功能, 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樑。

2武漢如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1月16日, 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審議了《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施方案》(送審稿)。 方案提出, 武漢將分三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三步走, 要這樣走!

到2021年, 武漢地區生產總值要達到2萬億元左右;

到2035年, 初步建成在全球範圍內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

到2049年, 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 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全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世界亮點城市。

具體來看▼

經濟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實施方案提出:要在打造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等方面發力, 在全球範圍內吸納資金、人才、企業, 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建設綜合經濟實力強、產業能級高端、資源配置高效、集聚輻射能力強的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

到2021年, 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國城市第一梯隊、世界城市先進行列。

城市發展, 離不開資金、人才和產業。

資 金

2017年, 武漢各類招商活動簽約金額2.58萬億元, 實際到位資金8227億元, 創歷史新高;實際利用外資96.5億美元, 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

未來, 武漢將繼續圍繞全產業鏈、創新鏈、城市功能鏈招商, 力爭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年均增長15%左右。

人 才

武漢將堅持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發展“菁英經濟”,讓大學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優化人才結構,再贏人口紅利。

實施“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發展“校友經濟”。

實施“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工程”,發展“院士經濟”。

實施“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工程”,發展“海歸經濟”。

產 業

大力發展高效高新產業,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到2021年,基本建成國家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工業經濟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20%。

武漢將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全面創新,打造世界級科技創新平臺,引進建設10家世界級產業研發機構和一批跨國企業研發中心;支持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武漢大學

武漢還將打造全國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知名的文化創意中心。到2021年,培育3家收入過百億元、8家收入過50億元的物流企業,工業設計總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時尚創意設計產業產值超過550億元。

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實施方案提出,武漢將以水港、陸港、空港整合統籌為抓手,建成規模合理、功能完善、暢通有序、安全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打造現代化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水上,打造長江中游最大水上門戶,以陽邏國際港為核心,實現“中部海港”功能;地面,加快形成“米”字形高鐵網,構建以武漢為中心呈放射狀的城際交通網絡;空中,增開洲際直達航班,實現航空線路通達全球重要國家和地區。

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

從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運輸組織、健全現代航運服務體系等方面努力,鞏固“江海直達”品牌,打造“水上高鐵”。

建設國際陸運樞紐

加快形成“米”字形高鐵網,形成聯通中外的鐵路快速貨運網路,建成高速公路骨架網路。

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發揮天河機場4F級機場功能,加快航空樞紐站國際化建設,啟動天河機場第四期擴建,策劃建設第二機場,在機場口岸實現7×24小時常態化通關,確立國際門戶機場地位。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打造中部地區通用航空製造基地和城市航空公共服務重要示範區。

全面提升市內交通環境

到2021年,建成運營400公里以上軌道交通,力爭進入世界地鐵城市第一方陣,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超過60%。全面建成快速放射線,形成“五環二十四射”快速路網,加強中心城區與新城區通道建設。完善自行車道、寧靜步道等設施,建成“以人為本、綠色低碳”三鎮慢行交通系統。

打造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實施方案提出,要立足國際通衢,建設國家全面開放的戰略聯接點、推動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聯動發展的戰略樞紐,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增強對外開放平臺功能,提高武漢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

增強開放型經濟競爭力

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都是開展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優質平臺。實施方案認為,在加快推進這些平臺建設的同時,還要增強開放型經濟競爭力,強化出口主體培育,力爭到2021年,新增外貿出口總額超過80億美元,年均出口額過億美元的企業超過30家。

繼續支援企業“走出去”

繼續支援企業“走出去”開展工程設計、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業務,支援企業抱團出海,在有條件的國家建立武漢產業園區。力爭2021年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超過22億美元,年均增幅超過10%。

讓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

實行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政策,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到2021年,在漢世界500強企業超過290家。

提升對外交往層級

武漢還將提升對外交往層級,建設中部地區涉外服務中心。引進更多領事機構和國際性組織落戶武漢;打造“留學武漢”品牌,吸引海外學生來漢學習交流,穩步提高在漢外籍常住人口數量;結合大型賽事和國際活動擴大武漢的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境外遊客來漢。

打造美麗宜居之城

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打造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新時代武漢的奮鬥目標一個接著一個。發展側重雖有所不同,但都有著共同的願景:復興大武漢,使之成為一座美麗宜居的城市。

建設世界一流的城市亮點區塊

以長江、漢江交匯的南岸嘴為原點,以長江武漢段為藍軸、龜蛇山系為綠軸,覆蓋兩江四岸20餘平方公里區域,建設世界級歷史人文集聚展示區,打造長江文明之心。

加快規劃建設長江主軸,引領武漢大都市區由“組團結構”向“中軸結構”發展。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建設長江新城。

東湖綠道

完善東湖綠道,開展生態修復,進行“景中村”有機改造,打造世界級城中湖的典範。

塑造國內外知名的濱水生態綠城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全力推進“四水共治”,到2021年,武漢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成率超過85%。

建設全國一流的園林城市

實施“綠滿江城、花開三鎮”工程,到2021年,建成區綠化率達到4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實施“擁抱藍天”行動計畫,2021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確保達到71%以上。

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

建成覆蓋華中、輻射全國的武漢大型資料中心和超算中心。佈局5G無線網路,爭取在武漢地區率先實現5G大規模商用。通過建設“雲端武漢”平臺,讓市民在網上就能享受政務、醫療、教育等資源。

武漢將堅持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發展“菁英經濟”,讓大學生能就業、易創業、快落戶、好安居,打造“大學生最友好城市”,優化人才結構,再贏人口紅利。

實施“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發展“校友經濟”。

實施“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對接工程”,發展“院士經濟”。

實施“海外科創人才來漢發展工程”,發展“海歸經濟”。

產 業

大力發展高效高新產業,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到2021年,基本建成國家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工業經濟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20%。

武漢將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全面創新,打造世界級科技創新平臺,引進建設10家世界級產業研發機構和一批跨國企業研發中心;支持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武漢大學

武漢還將打造全國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知名的文化創意中心。到2021年,培育3家收入過百億元、8家收入過50億元的物流企業,工業設計總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時尚創意設計產業產值超過550億元。

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實施方案提出,武漢將以水港、陸港、空港整合統籌為抓手,建成規模合理、功能完善、暢通有序、安全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打造現代化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水上,打造長江中游最大水上門戶,以陽邏國際港為核心,實現“中部海港”功能;地面,加快形成“米”字形高鐵網,構建以武漢為中心呈放射狀的城際交通網絡;空中,增開洲際直達航班,實現航空線路通達全球重要國家和地區。

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

從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運輸組織、健全現代航運服務體系等方面努力,鞏固“江海直達”品牌,打造“水上高鐵”。

建設國際陸運樞紐

加快形成“米”字形高鐵網,形成聯通中外的鐵路快速貨運網路,建成高速公路骨架網路。

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發揮天河機場4F級機場功能,加快航空樞紐站國際化建設,啟動天河機場第四期擴建,策劃建設第二機場,在機場口岸實現7×24小時常態化通關,確立國際門戶機場地位。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打造中部地區通用航空製造基地和城市航空公共服務重要示範區。

全面提升市內交通環境

到2021年,建成運營400公里以上軌道交通,力爭進入世界地鐵城市第一方陣,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超過60%。全面建成快速放射線,形成“五環二十四射”快速路網,加強中心城區與新城區通道建設。完善自行車道、寧靜步道等設施,建成“以人為本、綠色低碳”三鎮慢行交通系統。

打造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實施方案提出,要立足國際通衢,建設國家全面開放的戰略聯接點、推動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聯動發展的戰略樞紐,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增強對外開放平臺功能,提高武漢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

增強開放型經濟競爭力

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都是開展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優質平臺。實施方案認為,在加快推進這些平臺建設的同時,還要增強開放型經濟競爭力,強化出口主體培育,力爭到2021年,新增外貿出口總額超過80億美元,年均出口額過億美元的企業超過30家。

繼續支援企業“走出去”

繼續支援企業“走出去”開展工程設計、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業務,支援企業抱團出海,在有條件的國家建立武漢產業園區。力爭2021年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超過22億美元,年均增幅超過10%。

讓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

實行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政策,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到2021年,在漢世界500強企業超過290家。

提升對外交往層級

武漢還將提升對外交往層級,建設中部地區涉外服務中心。引進更多領事機構和國際性組織落戶武漢;打造“留學武漢”品牌,吸引海外學生來漢學習交流,穩步提高在漢外籍常住人口數量;結合大型賽事和國際活動擴大武漢的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境外遊客來漢。

打造美麗宜居之城

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打造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新時代武漢的奮鬥目標一個接著一個。發展側重雖有所不同,但都有著共同的願景:復興大武漢,使之成為一座美麗宜居的城市。

建設世界一流的城市亮點區塊

以長江、漢江交匯的南岸嘴為原點,以長江武漢段為藍軸、龜蛇山系為綠軸,覆蓋兩江四岸20餘平方公里區域,建設世界級歷史人文集聚展示區,打造長江文明之心。

加快規劃建設長江主軸,引領武漢大都市區由“組團結構”向“中軸結構”發展。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建設長江新城。

東湖綠道

完善東湖綠道,開展生態修復,進行“景中村”有機改造,打造世界級城中湖的典範。

塑造國內外知名的濱水生態綠城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全力推進“四水共治”,到2021年,武漢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成率超過85%。

建設全國一流的園林城市

實施“綠滿江城、花開三鎮”工程,到2021年,建成區綠化率達到4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實施“擁抱藍天”行動計畫,2021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確保達到71%以上。

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

建成覆蓋華中、輻射全國的武漢大型資料中心和超算中心。佈局5G無線網路,爭取在武漢地區率先實現5G大規模商用。通過建設“雲端武漢”平臺,讓市民在網上就能享受政務、醫療、教育等資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