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子默救助朋友的故事

唐朝開元年間, 在廣州有一位富商李鱗。 李鱗家財頗豐、衣食無憂, 按理來說應該是沒 有什麼值得憂慮的了。 但是,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 李鱗卻總是憂思的睡不著覺。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麗李鱗年方半百時才有了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兒子——李斌。 李斌不是那種吃喝嫖賭、孤獨俱全的紈絝子弟, 相反, 李斌從小就喜歡學武, 練就了一身好本領, 而且為人頗為豪爽仗義, 結交了不少江湖人。 但是, 李斌不通文墨, 根本沒人舉薦他做官。 如今天下太平, 他那一身武藝也沒有殺敵建功的機會。 李斌對經商更是一竅不通,

所以李鱗很為兒子的前程擔憂。

李鱗見李斌年長無成, 便寫了一封信, 準備讓他到京城長安去拜見伯父, 也好求個一官半職。 李鱗把這件事給李斌一說, 李斌卻死活不肯去京城, 他說:“ 真正的大丈夫即使不能通過科舉求名, 也應該像班固那樣行軍打仗、為國爭光, 做個好男兒, 怎麼能夠靠門第進取呢?”

不久, 西南的蠻族作亂, 李鱗與評叛的大將軍李猛有些交情, 別讓兒子李斌隨著大將軍李猛一起去平定叛亂, 建立功業。

李斌告別了父親, 和李猛一起啟程。 李斌跟隨大軍來到成都, 李猛見士卒疲憊, 便決定在成都休整幾日, 李斌便在成都城裡閒逛。 在酒樓裡, 他遇到了一個叫張子墨的同鄉是東川‘州的一個校尉。 李斌和張子墨一見如故、意氣相投,

兩人還在酒樓上大聲交談, 說到興致高的地方還擊掌大笑, 渾然不顧其他人的看法。 雖然張子墨之前從未見過李斌, 卻感到李斌是個義氣深重的人, 對於李斌說, 如今自己的任期馬上就要到了, 雖然可以繼續做一名校尉, 但是不在此, 希望李斌能夠念在同鄉之誼, 向李猛推薦自己。

李斌一口答應。 後來, 他對別人說:“我之前與他素昧平生, 他卻將如此重要的事情, 委託給我, 可見他對我是多麼瞭解, 多麼信任呀!大丈夫遇到知己卻不盡力幫助, 豈不是問心有愧!”於是, 李斌極力向李猛推薦張子墨, 李斌便寫下文貼, 要張子墨的軍中任職。

然而, 意外發生了。 張子墨還沒到軍中, 戰爭就已經打響了,

李猛中了叛軍的奸計被團團包圍, 最終全軍覆沒。 李斌雖然沒有死, 但是成了俘虜。 叛軍知道李斌是廣州富商李鱗的兒子, 便向李鱗索取10萬兩銀子做贖金。 張子墨, 知道了這個消息, 心急如焚, 他披星戴月、跋山涉水趕了1000多裡路來到廣州求援。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 李鱗已經去世了, 他的豐厚家產被族人們瓜分一空, 一兩銀子也沒給李斌留下。

張子墨到府衙求助, 在當地官員的幫助下, 張子墨千辛萬苦地追回了2萬兩銀子, 可是離叛軍提出的10萬元贖金還差8萬兩的巨大空缺。 張子墨變賣了所有家產, 得到了 1萬兩銀子。

妻子勸他就此罷了, 張子墨哭著說道:“我作為一個和李兵只見過一兩面的人, 偶然向李斌求助, 便得到了他的傾力相助。 現在他遭受大難, 將生命託付給我, 我怎麼忍心辜負?如果不能將他救贖出來, 我也不會苟活於世。 ”-

張子墨到處借錢, 當人們問他為何要借這麼多的錢的時候, 張子墨據實以告, 人們被張子墨, 感動了不少商富和官員慷慨解囊, 紛紛捐款, 很快就湊齊了十萬兩銀子,

贖出了九死一生的李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