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盤點那些曾經感動過我們的抗日小英雄們,你記得的還有幾個?

抗日戰爭, 本就是一場關係到中華民族存亡的全民抗戰, 在這場抵禦日本侵略者的戰爭中, 每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 衝鋒在前, 捨生忘死, 就是為了讓世界知道中華民族絕不會屈服於任何想要欺侮我們的外來勢力。

在這些人群中, 湧現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 他們的事蹟必將是留駐史冊。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 有一些少年, 只是小小年紀, 就能夠深明大義、識得大體, 勇敢地站了出來, 決心與日本侵略者抗爭到底。

王樸

有人可能會把王樸與我們從小熟知的那個王二小混為一談, 從人物的生卒年份以及所處地域來看, 兩人確實有著很多的相似處, 但是從生平事蹟來看, 兩人卻是有著很大的不同, 所以地, 很容易讓人迷惑。

王樸, 又叫作王璞, 出生於1929年, 河北省完縣人野場村, 年僅11歲時被推選為兒童團團長, 對於日本侵略者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行為及其厭惡。

1943年, 日寇和偽軍掃蕩到野場村, 將鄉親們圍在了一起, 逼迫他們交待出八路軍的去向。 王樸寧死不屈, 堅決不供出任何人, 日本鬼子就把他給殘忍殺害了。 就這樣, 為了革命事業, 王樸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後來, 王朴被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光榮稱號, 解放後, 他還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了“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二小

王二小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 他的事蹟被編輯進了小學課本, 還被搬上了大銀幕, 作為一個標杆, 樹立在人們心中。

王二小, 出生於1929年, 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人, 家裡條件很差, 是貧苦農民出身, 他的家鄉屬於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 常常經受著日本軍隊的光顧。 王二小是當地的兒童團團員, 他一邊放牛, 一邊給八路軍傳遞情報。

1942年, 日軍開始對王二小所在的村莊進行了掃蕩, 因為是太深入腹地而迷了路。 日軍正巧發現了放牛的王二小, 就逼著他帶路。 王二小十分機智, 把日本軍隊帶離自己的村莊, 並且地, 讓日本軍隊乖乖進入了八路軍的伏擊圈。

受到攻擊的日軍知道自己上了當, 就將王二小給殺害了。

王二小犧牲以後, 《晉察冀日報》著重報導了他的光榮事蹟, 幾位知名的藝術家還特地創作了《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傳唱至今的歌曲。 他的家鄉後來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 1989年他還被追認為烈士。

李愛民

李愛民的事蹟流傳在太行山區, 他出生於1930年, 家住在山西武鄉縣白家莊, 因為表現積極, 成為當地的兒童團團長。

李愛民曾多次為八路軍傳遞情報, 運送緊急信件, 因為靈活機智, 多次躲避過了敵人的抓捕。 1943年, 他在和鄉親們搶收完莊稼後回去的路上, 碰上了正在巡邏的日本軍隊, 為了掩護鄉親們的安然撤退, 李愛民挺身而出, 吸引了日本軍隊的注意力, 最終為日本人所抓捕。

日本人對李愛民動用了多種酷刑, 小英雄就是不招供, 最後犧牲在日本軍隊的屠刀下。 他的事蹟一出, 感動了當地無數人。

楊來西

楊來西, 是蘇北人, 家裡人被日本人在“大掃蕩”時殺害, 被迫流浪到上海, 過著無依無靠,沒有著落的生活。

楊來西的悲慘生活,為當時在上海的地下黨員關注,他們收留了楊來西,自此後,楊來西也就加入了革命隊伍。在革命過程中,楊來西還是非常賣命的,不惜捨棄自己的生命。1941年,楊來西跟隨著隊伍來到浙東,參與了相公殿戰鬥、橫河戰鬥。

橫河戰鬥結束後,楊來西受委派留下來照料在戰鬥中負傷的傷患,對於傷患們楊來西盡心盡力,不怕苦不怕累。之後,楊來西出外給傷患們買藥,很是不幸地,來往途中楊來西為日寇所抓獲。被帶到日本人的據點後,日本人對楊來西進行了審訊,即使是在各種誘惑以及威脅擺在面前,楊來西依然是沒有吭聲。日寇見軟的不行,就對楊來西嚴刑拷打,企圖通過肉體的折磨讓楊來西招供,楊來西卻是沒有屈服,怎麼也不說出傷患的躲藏地點,最終為日寇所殺害,當時只有14歲。

張晶麟

張晶麟,出生於1926年,是膠東人,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張晶麟從小就乖巧懂事,學習也很努力,成績不不錯,尤其是非常崇拜愛國英雄。

1940年,日本侵略者對張晶麟所在的村莊進行了掃蕩,犯下了累累罪行,張晶麟見到日寇的所作所為,非常氣憤,毅然地加入了抗日組織。因為年齡小,張晶麟所做的是一些傳遞情報、站崗放哨、發放傳單之類的工作,但她毅然是很投入,認真負責完成任務。

1941年,日偽軍準備在一座早已廢棄的寺廟上建立據點,抗日組織就安排了人去拆除廟宇,張晶麟自然主動要求加入到行動隊伍中去。他們的行動最終還是讓日偽軍發現了,敵人出動了人馬來抓捕他們。為了能夠前去拆廟的其他群眾更好地突圍轉移,並且移開敵人的視線,張晶麟又是主動站出來,與敵人周旋,然而敵人實在太狡猾了,群眾們安全撤離了,張晶麟卻是被抓了。

張晶麟被日偽軍押回了據點,他對張晶麟進行了嚴刑拷問,什麼酷刑都用上了,張晶麟還是不為所動,堅決不說出抗日組織動向,不管是怎麼威逼利誘,張晶麟始終是沒有放棄她的信仰以及對日寇的仇恨,日寇最終對她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將她給殘忍殺害了。一個15歲的少女,就這樣,成為了劊子手們手下的又一個犧牲品。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過著無依無靠,沒有著落的生活。

楊來西的悲慘生活,為當時在上海的地下黨員關注,他們收留了楊來西,自此後,楊來西也就加入了革命隊伍。在革命過程中,楊來西還是非常賣命的,不惜捨棄自己的生命。1941年,楊來西跟隨著隊伍來到浙東,參與了相公殿戰鬥、橫河戰鬥。

橫河戰鬥結束後,楊來西受委派留下來照料在戰鬥中負傷的傷患,對於傷患們楊來西盡心盡力,不怕苦不怕累。之後,楊來西出外給傷患們買藥,很是不幸地,來往途中楊來西為日寇所抓獲。被帶到日本人的據點後,日本人對楊來西進行了審訊,即使是在各種誘惑以及威脅擺在面前,楊來西依然是沒有吭聲。日寇見軟的不行,就對楊來西嚴刑拷打,企圖通過肉體的折磨讓楊來西招供,楊來西卻是沒有屈服,怎麼也不說出傷患的躲藏地點,最終為日寇所殺害,當時只有14歲。

張晶麟

張晶麟,出生於1926年,是膠東人,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張晶麟從小就乖巧懂事,學習也很努力,成績不不錯,尤其是非常崇拜愛國英雄。

1940年,日本侵略者對張晶麟所在的村莊進行了掃蕩,犯下了累累罪行,張晶麟見到日寇的所作所為,非常氣憤,毅然地加入了抗日組織。因為年齡小,張晶麟所做的是一些傳遞情報、站崗放哨、發放傳單之類的工作,但她毅然是很投入,認真負責完成任務。

1941年,日偽軍準備在一座早已廢棄的寺廟上建立據點,抗日組織就安排了人去拆除廟宇,張晶麟自然主動要求加入到行動隊伍中去。他們的行動最終還是讓日偽軍發現了,敵人出動了人馬來抓捕他們。為了能夠前去拆廟的其他群眾更好地突圍轉移,並且移開敵人的視線,張晶麟又是主動站出來,與敵人周旋,然而敵人實在太狡猾了,群眾們安全撤離了,張晶麟卻是被抓了。

張晶麟被日偽軍押回了據點,他對張晶麟進行了嚴刑拷問,什麼酷刑都用上了,張晶麟還是不為所動,堅決不說出抗日組織動向,不管是怎麼威逼利誘,張晶麟始終是沒有放棄她的信仰以及對日寇的仇恨,日寇最終對她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將她給殘忍殺害了。一個15歲的少女,就這樣,成為了劊子手們手下的又一個犧牲品。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