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銅川新區北面,那個叫野狐坡的村子

銅川新區北望, 有一嶺嶺高低錯落的綠雲臥著, 那裡面就藏著一座溫暖的村莊——野狐坡, 那是生我養我的故鄉。

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

那兒是一片荒野之地, 雜草叢生, 飛禽走獸, 人煙罕至。 有一狐子, 在那裡修行多年, 最終修成正果, 得道成仙, 遂自立為王, 帶領一窩小狐子逍遙度日。 狐子稱王, 建立都城, 即王都,便是一溝之鄰的王堵村。 小兒子駐紮的地方叫小王咀, 派了七員大將鎮守王都, 便是七保村。 一日狐王心情愉悅, 在南邊上中下三個地方撒歡取樂, 咯嚀了三下, 就有了上咯嚀(上高墊), 中咯嚀(中高墊), 下咯嚀(下高墊)……如此說來, 周邊村莊的名字, 與狐子有關者甚多。 以後此地漸漸有人居住,人多成群也成了村, 起名便叫“野狐坡”。 其實真正的淵源, 大都無從考證。 這個傳說雖沒有用美麗蠱惑人, 但其中的妙趣還挺吸引人。 據村裡年長者述說坡嶺上曾真有狐子出沒,
至少說明這個名字不是信口開河, 隨口杜撰。 這個曾經貧窮、落後、單薄, 西原上最大的村莊, 是我生命的底色, 它給予我的美好並非濃墨重彩描繪而成, 也許只是一個淡淡的印記, 但它深藏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 它與生命同在, 一旦觸動它的密碼, 它便如潮水般湧來……

記憶之一 龍 爪 槐

凡是在村子上過學的, 毋庸置疑, 記憶最深刻的一定是學校的那棵龍爪槐了。

那時我們把去上學稱為“上廟上”, 是因為學校是由一座廟院改建成的。 還記得學校中間有一間大廈房, 廊簷古樸, 青磚厚重, 那就是古廟留下來的遺跡。 傳說廟前曾聚有一汪清水, 後來一婦人在此洗了孩子的尿布, 一夜之間, 那汪清水蹤跡全無。 想必是褻瀆了神靈,

神靈以示懲罰。 從此, 故鄉人人只能靠天吃水。 家門口的場畔, 曾有一口深深的水窖, 晨光熹微, 前來汲水的人總是絡繹不絕, 以至於門前路面總是濕漉漉的。 學校院子裡一棵古槐, 經考證已有三百多年的樹齡了。 它也是靠天滋養, 仿佛汲取了天地精華, 年年枝葉葳蕤, 極其繁茂。 它的奇特之處在於樹身如盤曲的蛟龍, 糾結的枝幹向兩邊蜿蜒成兩個如傘的巨大樹冠。 夏日裡, 垂下的枝條柔軟輕盈, 幾乎觸到地面。 翠綠的羽狀複葉密密匝匝綴滿枝頭, 陰翳蔽日, 就像天然的綠簾。 冬天, 繁葉落盡, 它赤裸的褐色枝幹猶如桀驁不馴巨龍的銳爪, 蓄勢待發, 每一節樹枝都透出滿滿的豪氣和霸氣。 每年春天, 我們看著它將米白的小花開滿一樹,
淡淡的花香籠罩了整個校園。 最歡喜的是夏天, 課間, 我們都喜歡聚在龍爪槐下, 它為我們遮擋了外面暴烈的陽光, 即便是下了雨, 樹下也是幹的。 跳動的身影穿梭其中, 幾多的歡笑便在樹的周圍蔓延開來……

對這棵樹, 我們大都心存敬畏, 大人們說這是一棵成精了的樹, 單是看那獨特蒼古的樹身, 就絕不尋常。 我們也一直覺得, 它裡面就藏著一條龍, 龍乃祥瑞之物, 意念裡便覺著它能祈護桑梓, 福澤鄉鄰, 保一隅之地風調雨順, 佑四方百姓安居樂業。

記憶之二 澇池

澇池, 說白了就是一個很大不很深四邊坡度平緩的蓄水池。 在那個年代, 是人們洗衣服、牲畜飲水、孩子們玩水的地方。 吃過早飯, 男人們上地去了, 婦人們便搜尋了大人碎娃的髒衣褲, 裹了頭巾, 一邊夾一盆衣服, 一手滴溜一棒槌, 拖著鼻涕的孩子抱著洗衣板或洗衣石, 屁顛屁顛地蹣跚其後。 尋合適的地方, 找石頭瓦塊墊瓷實, 山丹丹洗衣粉的香味就在水面上氤氳開來。 手上使著勁, 嘴也不閑著, 有高喉嚨大嗓子的,也有軟語溫言的,湊巧今見了就相約哪天去趕集,扯幾尺絨布,做鞋面,或撕幾尺花花,做罩衫。期間誰家泥坯房換成一磚到頂了;誰加嫁女陪了多少條“腿”了;誰加娃滿月曬了幾篩子婄紡了;誰家老了人“家祭”的孝子隊伍長得看不到尾了;鄰里的糾紛、妯娌的和睦、婆媳的矛盾、娃娃的淘氣、日子的紅火與窘迫、男人的懶惰與勤快……反正亂七八糟,東拉西扯,想哪說哪。嘻嘻哈哈,嘰嘰喳喳,惹得一池的水也歡喜起圈圈漣漪。澇池就是一個大舞臺。也是一個資訊交流中心。三言兩語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七嘴八舌的柴米油鹽醬醋和茶。說了,散了,心裡也就舒暢了。完了該幹啥還幹啥,炊煙一年四季在屋頂上空嫋嫋。

大人的熱鬧孩子們從來都覺得興趣索然。他們有自己就地取材的快樂。男孩子撿了薄瓦塊,比賽打水漂。打水漂是需要技巧的,身體向後傾斜,抓瓦片的手臂和水面幾乎平行,然後向前一沖,手用力迅速一甩,瓦片擦著水面,活像飛碟似的邊旋轉邊從水面上啪啪啪地跳過去,霎那間,水面上留下了一圈一圈的水紋。動作利灑,一氣呵成,弧度漂亮,滿堂喝彩。勝者得意之色在小臉上升起。技術不過關的便撿來一堆瓦塊,憋足了氣,發誓今天非得練出個渠管道道來,直到巷子裡響起家人高聲低聲的呼喚,才悻然離去。農村最不缺的就是土。七八歲的女孩子則圍了一圈,和一堆泥,頭頂著頭,半跪在地上摔泥泡。臉上。頭髮上都沾上了泥點點,褲腿子上沾滿了土,起來,隨手一拍。母親瞧見了,不痛不癢地呵斥一句,卻依舊我行我素。夏天日頭暴曬,只有鳴蟬在枝間聲嘶力竭。歇工的大人在陰涼處打盹,男孩子們溜出來,呼朋喚友,去澇池打江水。他們一個個赤條條在水中如泥鰍般穿梭,有的只露個頭,給旁邊猝不及防的夥伴撩一捧水,於是一夥人在嬉鬧中漾起一道道水花,就如盛開在空中的歡樂。

每天的熱鬧都在持續,直至池水結成又硬又厚的一大坨冰,直至瘦了的村莊被裹上臃腫的厚棉襖,那些熱鬧才被分解到每一個安詳的小院:暖暖的熱炕頭女人們一針一線納鞋底、收音機裡咿咿呀呀的秦腔盪氣迴腸……

記憶之三 編 荊 芭

村子人口多,人們都在土裡刨食,又處於一個幹梁上,靠天吃飯。收成好,家裡吃喝湊合,收成不好,填飽肚子都是問題。況且除了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給娃娶媳婦、蓋房子,家裡人有個頭痛腦熱,哪一樣不需要錢啊。土地貧瘠,收入微薄,人們便尋思著能搞點副業,也好使捉襟見肘的日子稍寬泛一點。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村子裡青壯年勞力在農閒之餘就搞起編織。架子車是當時農村最主要的運輸工具,收麥子、掰包穀、拉糞土,少不了攔擋的東西,那就是荊芭。割草、拾麥穗、攬柴草,更少不了籠。荊芭和籠的原料後原的山上到處都有,就是費些功夫下些苦的問題,故鄉人有的是吃苦耐勞。淩晨三四點鐘,幾個人推著自行車,在黑乎乎的巷子裡深一腳淺一腳出門。後架上,夾著磨得鋥亮的鐮刀和一把細繩,車前掛個饅布袋。隊伍順著耀柳公路一路呼哧呼哧北上,天麻麻亮,他們已經站在柳林、瑤曲或者更遠地方的山上了。密密麻麻細長的各種植物,在他們眼裡就是最稀罕的東西。鐮刀的寒光變成一個動作的舞蹈,在此起彼伏的哢嚓哢嚓聲裡,一根根荊條脫離母體,泛白的茬口絲毫不拖泥帶水。割好的荊條擺放在一堆,覺得差不多了就用細繩困成結實的一大捆,自行車後面一邊綁一捆。回來路上,自行車變得無比笨重起來,騎在上面,身後就像兩架搖搖晃晃的小山。那時候,九裡坡的山道上,隨處都可以看到馱著荊條的人,不用說,那都是我們野狐坡人。

荊條割回來放久了太幹太硬,容易折,到時還得淋水。趁著韌性剛好,立馬就進行編織。端個小凳院裡坐了,旁邊放置一頭用破布包了的刃片,平日搖耬使鍬拿鐝頭的粗糙大手,此時變得無比靈活起來。削、刮、彎、壓、手指翻飛,荊條在手下如織布的梭子,來來回回,如此這般,不大工夫,一張荊笆就編好了。

不要小看割條子打荊芭,勤勞的故鄉人,硬是憑藉著磨滿又厚又硬老繭,仿佛龜裂如老樹皮般的粗糙大手,捱過了那一段艱難的時光。蓋房子、娶媳婦、人情門戶、吃穿用度、雜七雜八,哪一樣不是從一根根荊條摳出來的。也是他們,硬是讓一根根荊條把艱難心酸的日子一點一點過出了甜絲絲的味道,把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奮鬥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同時,又給生活注入更多的希望。有希望,就有動力,哪一個忙忙碌碌的身影不像山那般偉岸堅強,是他們,為家,撐起了天!

記憶之四 童 謠

難忘懷的是小時候的童謠,它還時不時的縈繞在耳畔。那些活潑詼諧、朗朗上口、簡單易懂的童謠,是從土裡長出來的睿智,它是生我養我的那塊土地上奏響的最美妙的旋律,是屬於我心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誇讚誰家的媳婦,奶奶總是這麼說:巧媳婦,擀麵條,下到鍋裡蓮花轉,挑到筷子打秋千。盛到碗裡像絲線,吃到嘴裡咬不斷。批評誰懶惰,也很隱晦:娃娃勤,愛死人。娃娃懶,沒人管。“石榴花,開的紅,堯婆子打娃不心疼。不是掐,就是擰,不是鞭子就是繩。”這是指責後媽虐待孩子的。誰要是哭鼻子,大家則圍在一旁,伸一根指頭臉上劃著嘴裡說著:“羞,羞,把臉摳,摳下渠渠種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ca)的豌豆沒見面。”說著說著就惹得他破涕為笑了。跳皮筋也有說法的,腳下靈巧轉動間,一串曼妙的文字從嘴裡流瀉而出:高樓高,高樓底下賣油糕。油糕香,油糕甜,油糕不甜不要錢。“籮籮,面面,殺公雞,擀細面。婆一碗,爺一碗,兩個小夥兩半碗。”夏天的夜晚,幾個人兩兩為伴,面對面腿伸直席地而坐,兩手拉著,用勁,一前一後晃動身子,嘴裡就一遍一遍叨這這樣的內容。母親哄孩子入睡,依在炕頭,或抱在懷裡,拍著哼著:啊,啊,我娃睡,貓搗碓,狗推磑,推下麩子喂你伯。看弟弟妹妹,不聽話,就教他們:猴娃猴娃搬磚頭,砸了猴娃腳趾頭。猴娃猴娃你不哭,給你娶個花媳婦。娶下媳婦阿達睡?牛槽裡睡。鋪啥呀?鋪簸箕。蓋啥呀?蓋篩子。枕啥呀?枕棒槌。棒槌滾得骨碌碌,猴娃媳婦睡得呼嚕嚕。上學路上,大家走著嚷著:咪咪貓,上高窯,金蹄蹄,銀爪爪,上樹樹,逮雀雀(qiao qiao),逮下雀雀喂老貓。……

那些童謠,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已悄悄隱退,消失。但它的文字間傳遞的一種積極、自然、親切的東西是沒有辦法忘卻的。

……

記憶有時太過細微,有時又太過模糊,但是偶遇的一個物件,某篇文章中的一個片段,抑或別人不經意的片言碎語,就將它啟動。那麼多,絲絲縷縷,明明暗暗間就浮現出許多熟悉的景象:滿坡滿原的蕎麥花,粉似桃夭灼灼其華,味淡如菊淺淺則矣。蕎麥細紅的枝幹間夾雜許多蒲公英,我們鑽進裡面,一會就揪一把花葶,吃進嘴裡,甜絲絲的;秋日的午後;灶膛裡火光灼灼,沸水在鐵鍋裡翻騰,切塊的地瓜安靜地堆放在箅子上,軟糯的香甜,在掀開鍋蓋的那一刻,隨著水汽彌漫開來,大快朵頤,齒頰留香;冬日的清晨,母親灶前坐了,一手拉風箱,一手填柴火,丟一把赭紅的豇豆,暖暖的紅在鍋裡飄著,半碗小米倒進去,攪幾下。米與豆在沸水裡釋放各自的熱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纏繞。武火的猛烈,文火的溫柔,成就一鍋香香粘粘的紅豆小米粥;在地裡辛勤勞作的六爺,扛著鋤頭歸來,總塞給坐在門墩上的我一把小蒜,母親就在鐵勺裡炒蔥花,我就等著掰一疙瘩軟饃,仔細擦拭勺底的蔥花渣子,覺得吃起來很香很香。哦,那愛唱我聽不懂歌詞的歌曲的六婆,經常說要帶我去城裡的基督教堂,幫她抄歌詞。幾十年了,我時時打西街教堂的門前經過,總會想起六婆未實現的話。六婆還會掛一手好面。那時農村過年待客家家都得準備掛麵。一進入臘月,六婆就忙著給左鄰右舍掛掛麵,一晚一晚幾乎不曾合眼:和麵、揉面、盤條、醒面、上面、開面……

我不知道在那個泥基盤的長方形倉子裡,她是用了怎樣神奇的手段,讓幾十斤麵粉一夜之間變成了挑在竹竿上的掛麵。第二天早上,人們出出進進,將竹竿插進鑽了小窟窿的木架子上,抻拉一番,細長、雪白的麵條在風裡搖曳……那種掛麵入口滑爽,耐嚼筋道,面香濃郁。現在,超市里也有手工掛麵出售,可惜,面已不是那個面,香也不是那個香了。

故鄉的那頭,總有最深切的眷戀。這麼多年,我總是來回奔波於城市和故鄉之間。有時候,城市的水泥地太硬,總是將匆匆的腳步硌得生疼;城市的車輛太擁擠,在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東張西望的目光有太多的小心翼翼;城市裡擠下了許多高樓大廈,它們棱角分明,和天接壤,卻看不見了地平線。在城市裡,總有一刻,覺得張惶失措的心靈無處棲身;蹣跚局促的腳步無處停頓;深遠悠長的念想無處安放;困頓愁悶的情緒無處發洩。可是,一走進故鄉,腳一踏上那鬆軟溫厚的泥土,仿佛突然間柳暗花明,豁然開朗。藍天之下的微風,暖陽之中的寧靜,傳遞一份安然和踏實。陌生或熟悉的笑臉,或長或短的問候,簡單、真實、親切、舒服。

時間的鳥一直在飛,故鄉也一日日在蛻變。城市之外,高天厚土,和煦的春風一日日改變著故鄉的模樣。一望無垠的麥田、玉米地變成片片杏白桃粉,櫻桃、葡萄、蘋果、柿子在高天流雲下次第歡笑,將故鄉的原野染出沉甸甸的驕傲。下雨穿著雨鞋一步踩一個泥窩窩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硬化的路面被拓寬,聳立的一盞盞路燈溫暖著夜歸人的眼。被填埋的澇池之上,挺起了幢幢小樓,白花花的自來水引到了各家各戶。後院裡的牆角,一兩張荊笆已落滿了灰塵。漫山遍野的荊條瘋長,也有成群結隊的人打它們身邊經過,只不過那是一隊隊驢友。編制的手藝許多人已經遺忘了,人們仍在忙碌,不過已不是為了緩解捉襟見肘的窘迫,而是為了錦上添花的富足。那棵屹立在上廟的龍爪槐,還在。它見證了星轉鬥移,滄海桑田,也確實庇佑著故鄉人堅實的腳步邁向康莊大道。

時間太瘦,指縫太寬。流年似水,逝者如斯。故鄉,無論它怎麼改變,都永遠是讓腳長根,心開花的地方。唯有故鄉路上的紅綠燈在自己心裡,腳隨心走,心隨腳行。路沒通到的地方是遠方,只要有路通回,不管你身在何處,你都離鄉不遠!無論來去,總有一條路和你的生命處於同一個溫度!

作者:郭惠莉

有高喉嚨大嗓子的,也有軟語溫言的,湊巧今見了就相約哪天去趕集,扯幾尺絨布,做鞋面,或撕幾尺花花,做罩衫。期間誰家泥坯房換成一磚到頂了;誰加嫁女陪了多少條“腿”了;誰加娃滿月曬了幾篩子婄紡了;誰家老了人“家祭”的孝子隊伍長得看不到尾了;鄰里的糾紛、妯娌的和睦、婆媳的矛盾、娃娃的淘氣、日子的紅火與窘迫、男人的懶惰與勤快……反正亂七八糟,東拉西扯,想哪說哪。嘻嘻哈哈,嘰嘰喳喳,惹得一池的水也歡喜起圈圈漣漪。澇池就是一個大舞臺。也是一個資訊交流中心。三言兩語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七嘴八舌的柴米油鹽醬醋和茶。說了,散了,心裡也就舒暢了。完了該幹啥還幹啥,炊煙一年四季在屋頂上空嫋嫋。

大人的熱鬧孩子們從來都覺得興趣索然。他們有自己就地取材的快樂。男孩子撿了薄瓦塊,比賽打水漂。打水漂是需要技巧的,身體向後傾斜,抓瓦片的手臂和水面幾乎平行,然後向前一沖,手用力迅速一甩,瓦片擦著水面,活像飛碟似的邊旋轉邊從水面上啪啪啪地跳過去,霎那間,水面上留下了一圈一圈的水紋。動作利灑,一氣呵成,弧度漂亮,滿堂喝彩。勝者得意之色在小臉上升起。技術不過關的便撿來一堆瓦塊,憋足了氣,發誓今天非得練出個渠管道道來,直到巷子裡響起家人高聲低聲的呼喚,才悻然離去。農村最不缺的就是土。七八歲的女孩子則圍了一圈,和一堆泥,頭頂著頭,半跪在地上摔泥泡。臉上。頭髮上都沾上了泥點點,褲腿子上沾滿了土,起來,隨手一拍。母親瞧見了,不痛不癢地呵斥一句,卻依舊我行我素。夏天日頭暴曬,只有鳴蟬在枝間聲嘶力竭。歇工的大人在陰涼處打盹,男孩子們溜出來,呼朋喚友,去澇池打江水。他們一個個赤條條在水中如泥鰍般穿梭,有的只露個頭,給旁邊猝不及防的夥伴撩一捧水,於是一夥人在嬉鬧中漾起一道道水花,就如盛開在空中的歡樂。

每天的熱鬧都在持續,直至池水結成又硬又厚的一大坨冰,直至瘦了的村莊被裹上臃腫的厚棉襖,那些熱鬧才被分解到每一個安詳的小院:暖暖的熱炕頭女人們一針一線納鞋底、收音機裡咿咿呀呀的秦腔盪氣迴腸……

記憶之三 編 荊 芭

村子人口多,人們都在土裡刨食,又處於一個幹梁上,靠天吃飯。收成好,家裡吃喝湊合,收成不好,填飽肚子都是問題。況且除了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給娃娶媳婦、蓋房子,家裡人有個頭痛腦熱,哪一樣不需要錢啊。土地貧瘠,收入微薄,人們便尋思著能搞點副業,也好使捉襟見肘的日子稍寬泛一點。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村子裡青壯年勞力在農閒之餘就搞起編織。架子車是當時農村最主要的運輸工具,收麥子、掰包穀、拉糞土,少不了攔擋的東西,那就是荊芭。割草、拾麥穗、攬柴草,更少不了籠。荊芭和籠的原料後原的山上到處都有,就是費些功夫下些苦的問題,故鄉人有的是吃苦耐勞。淩晨三四點鐘,幾個人推著自行車,在黑乎乎的巷子裡深一腳淺一腳出門。後架上,夾著磨得鋥亮的鐮刀和一把細繩,車前掛個饅布袋。隊伍順著耀柳公路一路呼哧呼哧北上,天麻麻亮,他們已經站在柳林、瑤曲或者更遠地方的山上了。密密麻麻細長的各種植物,在他們眼裡就是最稀罕的東西。鐮刀的寒光變成一個動作的舞蹈,在此起彼伏的哢嚓哢嚓聲裡,一根根荊條脫離母體,泛白的茬口絲毫不拖泥帶水。割好的荊條擺放在一堆,覺得差不多了就用細繩困成結實的一大捆,自行車後面一邊綁一捆。回來路上,自行車變得無比笨重起來,騎在上面,身後就像兩架搖搖晃晃的小山。那時候,九裡坡的山道上,隨處都可以看到馱著荊條的人,不用說,那都是我們野狐坡人。

荊條割回來放久了太幹太硬,容易折,到時還得淋水。趁著韌性剛好,立馬就進行編織。端個小凳院裡坐了,旁邊放置一頭用破布包了的刃片,平日搖耬使鍬拿鐝頭的粗糙大手,此時變得無比靈活起來。削、刮、彎、壓、手指翻飛,荊條在手下如織布的梭子,來來回回,如此這般,不大工夫,一張荊笆就編好了。

不要小看割條子打荊芭,勤勞的故鄉人,硬是憑藉著磨滿又厚又硬老繭,仿佛龜裂如老樹皮般的粗糙大手,捱過了那一段艱難的時光。蓋房子、娶媳婦、人情門戶、吃穿用度、雜七雜八,哪一樣不是從一根根荊條摳出來的。也是他們,硬是讓一根根荊條把艱難心酸的日子一點一點過出了甜絲絲的味道,把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奮鬥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同時,又給生活注入更多的希望。有希望,就有動力,哪一個忙忙碌碌的身影不像山那般偉岸堅強,是他們,為家,撐起了天!

記憶之四 童 謠

難忘懷的是小時候的童謠,它還時不時的縈繞在耳畔。那些活潑詼諧、朗朗上口、簡單易懂的童謠,是從土裡長出來的睿智,它是生我養我的那塊土地上奏響的最美妙的旋律,是屬於我心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誇讚誰家的媳婦,奶奶總是這麼說:巧媳婦,擀麵條,下到鍋裡蓮花轉,挑到筷子打秋千。盛到碗裡像絲線,吃到嘴裡咬不斷。批評誰懶惰,也很隱晦:娃娃勤,愛死人。娃娃懶,沒人管。“石榴花,開的紅,堯婆子打娃不心疼。不是掐,就是擰,不是鞭子就是繩。”這是指責後媽虐待孩子的。誰要是哭鼻子,大家則圍在一旁,伸一根指頭臉上劃著嘴裡說著:“羞,羞,把臉摳,摳下渠渠種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ca)的豌豆沒見面。”說著說著就惹得他破涕為笑了。跳皮筋也有說法的,腳下靈巧轉動間,一串曼妙的文字從嘴裡流瀉而出:高樓高,高樓底下賣油糕。油糕香,油糕甜,油糕不甜不要錢。“籮籮,面面,殺公雞,擀細面。婆一碗,爺一碗,兩個小夥兩半碗。”夏天的夜晚,幾個人兩兩為伴,面對面腿伸直席地而坐,兩手拉著,用勁,一前一後晃動身子,嘴裡就一遍一遍叨這這樣的內容。母親哄孩子入睡,依在炕頭,或抱在懷裡,拍著哼著:啊,啊,我娃睡,貓搗碓,狗推磑,推下麩子喂你伯。看弟弟妹妹,不聽話,就教他們:猴娃猴娃搬磚頭,砸了猴娃腳趾頭。猴娃猴娃你不哭,給你娶個花媳婦。娶下媳婦阿達睡?牛槽裡睡。鋪啥呀?鋪簸箕。蓋啥呀?蓋篩子。枕啥呀?枕棒槌。棒槌滾得骨碌碌,猴娃媳婦睡得呼嚕嚕。上學路上,大家走著嚷著:咪咪貓,上高窯,金蹄蹄,銀爪爪,上樹樹,逮雀雀(qiao qiao),逮下雀雀喂老貓。……

那些童謠,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已悄悄隱退,消失。但它的文字間傳遞的一種積極、自然、親切的東西是沒有辦法忘卻的。

……

記憶有時太過細微,有時又太過模糊,但是偶遇的一個物件,某篇文章中的一個片段,抑或別人不經意的片言碎語,就將它啟動。那麼多,絲絲縷縷,明明暗暗間就浮現出許多熟悉的景象:滿坡滿原的蕎麥花,粉似桃夭灼灼其華,味淡如菊淺淺則矣。蕎麥細紅的枝幹間夾雜許多蒲公英,我們鑽進裡面,一會就揪一把花葶,吃進嘴裡,甜絲絲的;秋日的午後;灶膛裡火光灼灼,沸水在鐵鍋裡翻騰,切塊的地瓜安靜地堆放在箅子上,軟糯的香甜,在掀開鍋蓋的那一刻,隨著水汽彌漫開來,大快朵頤,齒頰留香;冬日的清晨,母親灶前坐了,一手拉風箱,一手填柴火,丟一把赭紅的豇豆,暖暖的紅在鍋裡飄著,半碗小米倒進去,攪幾下。米與豆在沸水裡釋放各自的熱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纏繞。武火的猛烈,文火的溫柔,成就一鍋香香粘粘的紅豆小米粥;在地裡辛勤勞作的六爺,扛著鋤頭歸來,總塞給坐在門墩上的我一把小蒜,母親就在鐵勺裡炒蔥花,我就等著掰一疙瘩軟饃,仔細擦拭勺底的蔥花渣子,覺得吃起來很香很香。哦,那愛唱我聽不懂歌詞的歌曲的六婆,經常說要帶我去城裡的基督教堂,幫她抄歌詞。幾十年了,我時時打西街教堂的門前經過,總會想起六婆未實現的話。六婆還會掛一手好面。那時農村過年待客家家都得準備掛麵。一進入臘月,六婆就忙著給左鄰右舍掛掛麵,一晚一晚幾乎不曾合眼:和麵、揉面、盤條、醒面、上面、開面……

我不知道在那個泥基盤的長方形倉子裡,她是用了怎樣神奇的手段,讓幾十斤麵粉一夜之間變成了挑在竹竿上的掛麵。第二天早上,人們出出進進,將竹竿插進鑽了小窟窿的木架子上,抻拉一番,細長、雪白的麵條在風裡搖曳……那種掛麵入口滑爽,耐嚼筋道,面香濃郁。現在,超市里也有手工掛麵出售,可惜,面已不是那個面,香也不是那個香了。

故鄉的那頭,總有最深切的眷戀。這麼多年,我總是來回奔波於城市和故鄉之間。有時候,城市的水泥地太硬,總是將匆匆的腳步硌得生疼;城市的車輛太擁擠,在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東張西望的目光有太多的小心翼翼;城市裡擠下了許多高樓大廈,它們棱角分明,和天接壤,卻看不見了地平線。在城市裡,總有一刻,覺得張惶失措的心靈無處棲身;蹣跚局促的腳步無處停頓;深遠悠長的念想無處安放;困頓愁悶的情緒無處發洩。可是,一走進故鄉,腳一踏上那鬆軟溫厚的泥土,仿佛突然間柳暗花明,豁然開朗。藍天之下的微風,暖陽之中的寧靜,傳遞一份安然和踏實。陌生或熟悉的笑臉,或長或短的問候,簡單、真實、親切、舒服。

時間的鳥一直在飛,故鄉也一日日在蛻變。城市之外,高天厚土,和煦的春風一日日改變著故鄉的模樣。一望無垠的麥田、玉米地變成片片杏白桃粉,櫻桃、葡萄、蘋果、柿子在高天流雲下次第歡笑,將故鄉的原野染出沉甸甸的驕傲。下雨穿著雨鞋一步踩一個泥窩窩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硬化的路面被拓寬,聳立的一盞盞路燈溫暖著夜歸人的眼。被填埋的澇池之上,挺起了幢幢小樓,白花花的自來水引到了各家各戶。後院裡的牆角,一兩張荊笆已落滿了灰塵。漫山遍野的荊條瘋長,也有成群結隊的人打它們身邊經過,只不過那是一隊隊驢友。編制的手藝許多人已經遺忘了,人們仍在忙碌,不過已不是為了緩解捉襟見肘的窘迫,而是為了錦上添花的富足。那棵屹立在上廟的龍爪槐,還在。它見證了星轉鬥移,滄海桑田,也確實庇佑著故鄉人堅實的腳步邁向康莊大道。

時間太瘦,指縫太寬。流年似水,逝者如斯。故鄉,無論它怎麼改變,都永遠是讓腳長根,心開花的地方。唯有故鄉路上的紅綠燈在自己心裡,腳隨心走,心隨腳行。路沒通到的地方是遠方,只要有路通回,不管你身在何處,你都離鄉不遠!無論來去,總有一條路和你的生命處於同一個溫度!

作者:郭惠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