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博士後都去哪了

歡迎點擊「科學網」↑關注我們!

前幾天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 題目是“Visualizing detailed postdoctoralemployment trends using a new career outcome taxonomy”。 直白的翻譯過來, 應該叫博士後都去哪了。 我自己身為博士後大軍的一員, 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 這也是我看到的第一個針對博士後職業發展的研究, 所以在這裡大概介紹一下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作者來自美國國立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NIEHS)職業發展辦公室和生物統計部門。 作者從研究機構網站和社交平臺上搜集了NIEHS從2000到2014年間幾乎所有的在崗博士後的資訊, 並對這些博士後之後的職業發展, 工作地點和工作部門等資訊進行了統計。

地理因素

在統計的所有博士後中, 美國和國際學者大概是一半一半(51%vs49%)。 91%的美國博後留在美國, 但國際博後只有45%留在美國。 在不同國家之間這種趨勢也有所不同。 中國或者印度的博後有三分之二留在美國, 而日本和韓國的博後只有五分之一會留下。 而歐洲博後的歸國比例大概在一半左右。 留在美國的博後中, 有三分之一工作在北卡羅來納州, 也就是NIEHS的所在地。

職業發展

在職業發展方面, 約半數的博後在學術領域工作, 27%在公司工作, 15%在政府部門, 另有4%的博後工作在非盈利組織。 在工作類型方面, 37%的博後在專業職員崗位(professional staff), 30%進入tenuare track職位(一般是助理教授)。 13%的博後進入管理部門, 另外分別有6%的博後進入非tenure-track的教師崗位和進行下一輪博後。

在工作內容方面, 70%的博後之後仍會從事研究類型的工作, 其中31%偏重基礎研究, 23%偏重應用研究, 7%是臨床研究, 另有3%進行計算工作。 這幾個分類也有一些有趣的依賴關係, 具體可以參考原文。 這裡僅舉一個例子, 就是多數進入學界的博後, 走的都是tenure-track。 而走這個路徑的多數是做基礎研究。

職業發展的區別

美國博後和國際博後在職業發展上也有很多不同。 這裡只說幾個有統計差異的情況。 首先美國博後在政府部門和公司工作的比例都是國際博後的兩倍左右。 但國際博後有61.5%進入學界工作, 而美國博後的比例只有36.9%。 在工作類型上, 走tenure-track路徑的國際博後也要顯著多於美國博後(39.9% vs 21.1%)。 在研究領域方面, 幾個大的門類中,

從事基礎研究的國際博後占40.8%而美國博後占20.9%。 從事應用研究的國際博後為17.9%, 少於美國的28.6%。

國家和性別的影響

這是另外一處比較有趣的地方。 前五大博後來源是美國, 中國, 日本, 韓國和印度。 走tenure-track路徑最多的是來自韓國和日本的博後, 分別占各自總數的60%和56%。 這點上中國的33%略大於美國的21%。 在博後時長上, 日韓去做faculty的博後平均都做了30到40個月, 中國人做的更久一些, 美國人做的最久, 快到五十個月了。 但是去專業職位的人群中, 日韓兩國的博後耗時要遠多於其他三國。 在性別因素上, 日韓兩國走tenure-track的博後男性居多。 在專業職位中, 美國和印度人多是女性, 其他三國男性偏多或男女較為均衡。 而進入管理部門的, 基本只有中美印了。

Tenure-track比例

最後一條是博士學位領域和找工作的關係。 Tenure-track比例最高的是生物統計和計算生物學, 達到了56%。 其次是流行病學的48%和病理學的38%, 化學表現也不錯, 也是38%。 生物學居中, 為31%。 表現不太好的是微生物學的22%, 細胞生物學23%, 以及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學的24%。

所以最後一個結論是, 如果你在美國幹的是計算生物學或者生物統計, 那還過得去。 如果乾的是分子生物或者微生物, 還是該多想想職業發展了。

Reference: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bt.4059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 同時請注明本文來自邵斌科學網博客。

連結位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27304-1097966.html

關注我們

微信號:sciencenet-cas(←長按複製)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