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通州的運河西畔,文脈旺盛書院遍地香飄潞河

建於1298年的通州文廟已恢復原貌

“瀲灩春波散碧漪, 白蘋初葉麥初歧。 潞河三月桃花水, 正是乘舟薦鮒時。 ”潞河, 這條自遠古就有的河流,

汲取著溫榆河、小中河、壩河、涼水河、蕭太后河、通惠河等十幾條河流的營養, 哺育著一方水土, 孕育出一方文化。

從秦漢至今, 潞河多次改名, 從沽水、白漕到北運河, 總共有過12個名字。 名稱的變化, 也預示著潞河在不同的時代所擔負的不同責任。 雖說潞河也像京杭大運河的其他流域一樣, 經歷過漫長的歲月之後, 舳艫千里、銀帆爭渡的盛況已經不復存在, 但瀲灩春波的靈光、桃花流水的神韻卻深深地融進她曾經流淌過的土地。 有運河“通濟天下”, 通州不但商業繁華, 文脈也相當興盛。 比如說, 通州文廟的建造時間比北京孔廟還早4年, 通州貢院曾是27個州縣的生員考試的場所, 從這裡走出去的文人舉子數不勝數。

在古代通州的運河西畔,

還有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教育場所, 也就是書院。 唐末至五代期間, 戰亂頻繁, 官學衰敗, 許多讀書人避居山林, 遂模仿佛教禪林講經制度創立書院, 形成了特有的教育組織形式。 書院是實施藏書、教學與研究三結合的高等教育機構。 書院制度萌芽于唐, 完備于宋, 廢止於清, 前後有千餘年的歷史。 通州的書院主要建於明清兩代, 其影響與名氣雖無法和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等相比, 卻也頗具地方特色。 比如明代巡倉禦史阮鶚在通惠河畔創辦書院, 故名通惠書院, 清代通州知州朱英創立官辦書院, 取名為潞河書院。 此外, 通州還有雙鶴書院、聞道書院、楊行中書院。 這些位於運河西畔的書院汲取著大運河的營養,
使通州地區的文脈更加旺盛。

1、通州文廟 比北京孔廟早四年

沿新華大街至閘橋北行, 經北大街就到了三廟一塔景區, 門牌號碼是通州大成街1號院, 通州文廟就位於院中。 通州文廟(亦稱學宮)與位於其北邊的佑勝教寺(俗稱塔庵)、紫清宮(俗稱紅孩兒廟)呈“品”字形布列, 在歷史上稱為三教廟。 由於佑勝教寺西側聳立著燃燈佛舍利塔, 而此塔在通州歷史上有重要意義, 有“一支塔影認通州”之美譽, 所以現在把三座廟和一尊塔合稱為“三廟一塔”古建築群。

通州文廟歷史悠久, 根據史料可知, 其是由通州知州趙居禮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 在州署西側創建, 用以供奉孔子牌位。 值得一提的是, 通州文廟比北京孔廟還要早建4年。

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 當然, 兩座廟的地位是不一樣的。

文廟又稱孔廟, 是紀念和祭祀我國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築。 由於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對於維護社會統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歷代封建王朝對孔子尊崇備至, 從而把修廟祀孔作為國家大事來辦。 到了明、清時期, 每一州、府、縣都有孔廟或文廟。 其數量之多、規制之高, 建築技術與藝術之精美, 在中國古代建築類型中, 堪稱是最為突出的一種, 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中南京夫子廟、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和吉林文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

歷史上的文廟有兩千多所, 根據其性質或類別可以分為孔氏家廟、國廟和學廟三種。

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屬於國廟, 是封建帝王、地方官員祭祀孔子的專用廟宇, 這兩座廟和辦學沒關係。 學廟則將辦學與祭祀孔子相結合, 全國的大多數文廟都屬於學廟, 而通州文廟也不例外, 所以當地人也把通州文廟稱為“學宮”。 作為縣學所在地, 轄區內的秀才都能在這裡得到進修的機會。 這個文廟從建成至光緒末年科舉制度廢止, 有超過2000名官員是從這裡步入仕途的。

通州文廟雖是州縣所建, 但功能齊備, 其規制與體量, 在全國州縣級中也是靠前的。 一進通州文廟, 映入眼簾的就是“泮橋”。 古代的學宮前必定有泮橋, 泮橋就像大成殿、欞星門一樣, 成為學宮的建築標誌之一。 舊時, 學子入學稱為“入泮”, 象徵著登仕的第一步。在通州文廟中軸線上,自南而北部列著:射圃、影壁、欞星門、泮池泮橋、戟門、大成殿;中路東西兩廂有:名宦祠、鄉賢祠、東西朝、東西廡,以及尊經閣、崇聖殿、聖容殿、聖訓亭以及古水井。文廟中學宮建築群在東西並列兩路,東路為頭門、二門、東西齋房、明倫堂、教官署、訓導署;西路為正殿、文帝祠。

據史料記載,在明清之際,均對通州文廟進行過修繕。在特殊的時期,政府機構還曾在通州文廟辦公,比如日本投降後,國民黨通縣政府曾在1945年8月遷到文廟辦公;1948年12月,通縣解放後,通縣地區督察專員公署也駐紮於此。而在1958年至2004年,通州文廟由北京花絲鑲嵌廠使用,後僅餘大成殿五間及月臺,該廠遷出後,文物部門在2006年至2016年對文廟進行了修繕,除影壁和射圃未予恢復外,其餘建築均已依照清光緒年間文廟的規制,予以修繕或修復。目前,通州文廟與佑勝教寺並燃燈佛舍利塔,以及紫清宮,一併構成大運河北端西畔的“三廟一塔”景區,已對社會各界開放,彰顯著通州運河文化深厚的底蘊。

2、27縣生員到通州貢院考試

通州區有所貢院小學,校內建築雕樑畫棟,校舍古色古香,每棟建築都按書院的形制來建造,青瓦紅柱,寬綽疏朗,體現出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這所學校的老校址,就是古代的通州貢院。後來舊城改造時才搬到現址。

貢院是古代科舉考試的場所,即開科取士的地方。古時候皇帝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凡是獻給皇帝的物品都叫貢品,而科舉考試就好像給皇帝貢獻人才,所以科考的場所就叫“貢院”。貢院之設始於唐朝,但在北京地區,貢院的建造時間較晚,位於建國門內大街的北京貢院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清兩代全國會試的考場,也是順天府(北京)鄉試的地方。北京貢院附近的胡同就分別取名為貢院東街、貢院西街和貢院頭條、二條、三條等。而通州貢院的建造時間要晚于北京貢院。據史料記載,通州貢院始建于明萬曆年間(1573—1619),它位於通州老城北門內東側,與通州文廟在東西向同一條軸線上,但略微偏南。通州貢院占地達7000餘平方米,房屋有70多間,其中考棚多達42間。在考試的時候,考棚中要用許多丁字形木板隔成一個個小間,每個小間有一扇窗戶。而通州貢院外一條胡同就稱為貢院胡同。

眾所周知,古代的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所以戲劇中有連中三元之說,當然,現實中確有連中三元者,明代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就是這樣的佼佼者。而在通州貢院舉行的並不是這三種考試,而屬於科考之前的預備考試。古代讀書人在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之前,首先要接受由本縣知縣主持的考試,俗稱縣試。縣試通過後,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試,府試及格的稱作“童生”。取得童生身份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由於有的人多年參加縣試、府試方才成為童生,所以童生的年齡不一定都小,甚至有白髮老人。

通州貢院舉行的考試就屬於這種預備考試。雖然其等級不高,但由於其有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發達的教育,影響力還是遠近聞名的。比如清代順天府設立了四路廳署,東路廳包括通州、三河、武清、寶坻、薊州、香河與寧河;西路廳包括大興、宛平、涿州、良鄉與房山;南路廳包括霸州、保定、東安、文安、永清、大成與固安;北路廳包括昌平、順義、密雲、懷柔與平谷等等。四路廳署下轄的24個州縣,再加上現河北的遵化、豐潤、玉田這三縣,共計27個州縣的生源,都要到通州城裡的貢院參加考試。在全國同級別中,無論規模還是影響力,都遠超其他試院。

每年4月,27個州縣的考生到通州貢院應試。屆時,附近民房被租賃一空,售賣紙筆墨硯、詩文書籍、生活用品的攤販蜂擁而至,大街小巷人流熙攘,車馬不絕,格外熱鬧。府試和院試各考四棚,每棚四場,每場一天。院試得中稱入泮(秀才),取得功名。考試日,考生夜12點以前點名入場。入場時為防止挾帶作弊,考生衣帽要單層、鞋要薄底、皮衣去面,敞襟袒懷,經嚴格檢查進入號房。號房入畢即行上鎖。考棚內長桌長凳,桌前立方形燈籠。堂上敲擊雲板,全場肅靜,考生作題。差役往來監視,發現作弊,即行查究。

清康熙十八年(1679),通州發生強烈地震,貢院廳堂號舍盡圮,二十一年(1682),知州于成龍組織複建,後在乾隆、道光、同治、光緒諸朝均曾重修。在華北,通州貢院的規模僅次於北京貢院。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自天津侵犯北京,途中侵佔通州,通州貢院被八國聯軍一把大火燒成平地,受到不可復原的滅頂之災。光緒二十九年(1903),原通州貢院的空地被平整為通州官立小學堂的操場用地,這片通州文脈的沃土再次涅槃重生。後來,通州貢院原址成為通州貢院小學校舍用地。2010年,通州老城改造,通州貢院小學搬遷至西南一裡現址繼續辦學,老校址另作他用。

3、潞河書院有兩座

在通州的歷史上,曾出現過多座書院。由於潞河中學比較有名,所以一提起通州歷史上的潞河書院,不少人以為是潞河中學的前身、於1867年由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創建的潞河男塾(後改稱潞河書院)。實際上,在此之前,通州還曾有過一座潞河書院,先後兩座書院均以潞河命名,但確實不是一回事。最早的潞河書院是官立的,主持創辦者是通州知州朱英。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朱英奉倉場總督(管理全國糧倉)張儀朝之命,創建潞河書院。朱英先從坐糧廳借了450兩庫銀,把通州城西門內劉姓居民的房屋給買下來,再增建了一些房屋,然後請人來講學。

坐糧廳的創始人是明代萬曆初年的戶部尚書王國光,當時是為了方便京城軍隊支取糧餉而設,後來主管驗收漕糧。按說坐糧廳是個比較有錢的機構,但恰恰因為坐糧廳虧損,沒錢了,潞河書院剛創辦沒兩年,房屋就被抵押出去,書院遂廢。官辦的學校沒幾年就關停了,真讓人無語。後來的發展表明,這所官辦的潞河書院命運多舛,一直受經費問題困擾。

及至雍正三年(1725),倉場總督下令複辦書院,原房屋被贖回,學生才得以回到書院繼續學業。乾隆二年(1737),通州知州韓亦詩在通州城東南角的文昌閣上再建潞河書院,但在請名師的時候,經費又沒著落了,只好作罷。乾隆二十三年(1758),通永道王檢、東路廳範延楷捐銀重辦潞河書院。乾隆三十一年(1766),因通州新舊二城合一,通州知州萬廷蘭在城基舊址另建“潞河書院”,過了三年拆去,又返回文昌閣辦學。乾隆四十三年(1778),文昌閣角樓倒塌,通州知州高天鳳把書院遷到學宮內的文昌祠。乾隆四十六年(1781),通永道台李調元籌銀購北大街中段東側、通州貢院以南天恩胡同(後改名靳家胡同)的瓦灰房等三十餘間,改成書院,仍為“潞河書院”,延聘山長(書院講學者)、監生(國子監學生)為負責人和教師。此為潞河書院始建以來的最大規模,每年附近州縣共捐銀580兩,遂為定例。到了道光八年(1828),因學生太多,書院建築不夠用,又在通州南門內之四眼井買了一處房屋作為分院。光緒四年(1878)九月,通州知州高建勳於書院內設“鴻文社”。光緒二十九年(1903)依規制改制為通州官立小學堂。

而潞河中學的前身也名為潞河書院,清同治六年(1867),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在通州創辦學校,初名潞河男塾,設小學班與神道班,招收窮苦子弟,給以衣食和教育。開設聖經、哲學、三角、算學、國際公法、自然地理、世界史和中文等課程。清光緒十五年(1889),潞河男塾升格為大學,改為“潞河書院”,同時附設中學一所。1912年,此潞河書院改為華北協和大學。1919年,華北協和大學與北京匯文大學等合併,改為燕京大學,並遷到北京辦學。同年,原“潞河書院”附屬中學改為私立潞河中學。所以,在通州的歷史上,先後有兩座潞河書院。前者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意義上的書院,後者則是近代以來西學東漸的產物,相當於教會學校。

4、民間書院多由鄉賢創辦

北京最早的書院始於五代的後樑,當時北京誕生了歷史上首座書院,名為“竇氏書院”。書院的開創者名為竇禹均。其實對於竇禹均,我們並不陌生,他就是《三字經》中常被提及的“竇燕山”。

明代的通州城,城防已十分完備。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後來,因倉儲漕糧,需要保護大運西倉,又開始向西擴建通州新城並增建新城南門,以將西倉包入。通州從此形成五門漕運倉儲之城,這也成就了通州文脈中必不可少的幾座書院。這些書院或公立或私立,大都與運河有著密切關係,而且也都坐落在大運河北端西畔,它們與通州文廟和通州貢院,共同成為通州文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惠書院創辦於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該書院的創辦,結束了通州沒有書院的歷史。當時,巡按禦史阮鄂到通州視察漕運倉儲,在拜祭孔子牌位之後,即坐堂講學,隨即在文廟右首創建通州官辦書院。因書院位於通州城北門外通惠河岸邊,所以就把書院命名為“通惠書院”。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通州知州張守忠將通惠書院改建為州學明倫堂,書院遂廢止。

楊行中書院由楊行中個人創辦於明嘉靖末年。書院的地址位於通州老城內水月庵,今屬新華街道辦事處所轄東海子社區。楊行中是當朝左副都禦史,積極宣導官學教育,帶頭動員社會力量建設文昌閣。此外,楊行中還主持編纂了通州歷史上第一部志書,名為《通州志略》,開創了紙上通州文脈之先河。楊行中書院辦至明萬曆年間,其孫子楊世揚將書院停辦,改作佛院。

聞道書院是由鄉賢馬經綸在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創辦,該書院早先為馬經綸自己讀書之所,後作講學論道之用。馬經綸曾擔任山東肥城知縣,後升任監察禦史,他在山東肥城知縣任上大力興辦教育,擇其址創辦“至道書院”,親自教授,這也直接影響到他後來在家鄉創辦“聞道書院”。聞道書院位於馬經綸自家別墅,即通州老城東南角文昌閣北之蓮花寺地區,今屬中倉街道辦事處所轄蓮花寺社區。蓮花寺這一地名,自明清至今,恍惚間已延續幾百年。在馬經綸去世後,他的兒子馬健順將書院關閉。

雙鶴書院由巡撫李三才創辦于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李三才是通州張家灣人,明萬曆二年(1574)考中進士,任戶部主事。後升任戶部侍郎。因打抱不平,連降三級,謫任山東東昌府推官。後因政績突出,升任山東省按察使僉事,再任右僉都禦史、漕運總督與鳳陽府巡撫之職,一身三兼。因仕途險惡,志不得張,遂歸鄉辦學,講授經史子集,身後有《雙鶴軒詩集》、《無自欺堂稿》及《誠恥錄》等著作存世。雙鶴書院建在李三才家的“雙鶴軒”,所以取名“雙鶴書院”。李三才的“雙鶴軒”位於張家灣,今屬張家灣鎮轄區。

到了晚清,隨著東西文化的深度碰撞與交流,西學東漸,清廷頒令全國書院一律改制為西式學堂。通州的“潞河書院”也改制為通州官立高等小學堂。不論如何,這些書院都處於歷史上大運河的北端西畔,也可以說是大運河文化的乳汁,哺育了這些書香府邸的孩子們。(北京晚報 任德永)

象徵著登仕的第一步。在通州文廟中軸線上,自南而北部列著:射圃、影壁、欞星門、泮池泮橋、戟門、大成殿;中路東西兩廂有:名宦祠、鄉賢祠、東西朝、東西廡,以及尊經閣、崇聖殿、聖容殿、聖訓亭以及古水井。文廟中學宮建築群在東西並列兩路,東路為頭門、二門、東西齋房、明倫堂、教官署、訓導署;西路為正殿、文帝祠。

據史料記載,在明清之際,均對通州文廟進行過修繕。在特殊的時期,政府機構還曾在通州文廟辦公,比如日本投降後,國民黨通縣政府曾在1945年8月遷到文廟辦公;1948年12月,通縣解放後,通縣地區督察專員公署也駐紮於此。而在1958年至2004年,通州文廟由北京花絲鑲嵌廠使用,後僅餘大成殿五間及月臺,該廠遷出後,文物部門在2006年至2016年對文廟進行了修繕,除影壁和射圃未予恢復外,其餘建築均已依照清光緒年間文廟的規制,予以修繕或修復。目前,通州文廟與佑勝教寺並燃燈佛舍利塔,以及紫清宮,一併構成大運河北端西畔的“三廟一塔”景區,已對社會各界開放,彰顯著通州運河文化深厚的底蘊。

2、27縣生員到通州貢院考試

通州區有所貢院小學,校內建築雕樑畫棟,校舍古色古香,每棟建築都按書院的形制來建造,青瓦紅柱,寬綽疏朗,體現出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這所學校的老校址,就是古代的通州貢院。後來舊城改造時才搬到現址。

貢院是古代科舉考試的場所,即開科取士的地方。古時候皇帝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凡是獻給皇帝的物品都叫貢品,而科舉考試就好像給皇帝貢獻人才,所以科考的場所就叫“貢院”。貢院之設始於唐朝,但在北京地區,貢院的建造時間較晚,位於建國門內大街的北京貢院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清兩代全國會試的考場,也是順天府(北京)鄉試的地方。北京貢院附近的胡同就分別取名為貢院東街、貢院西街和貢院頭條、二條、三條等。而通州貢院的建造時間要晚于北京貢院。據史料記載,通州貢院始建于明萬曆年間(1573—1619),它位於通州老城北門內東側,與通州文廟在東西向同一條軸線上,但略微偏南。通州貢院占地達7000餘平方米,房屋有70多間,其中考棚多達42間。在考試的時候,考棚中要用許多丁字形木板隔成一個個小間,每個小間有一扇窗戶。而通州貢院外一條胡同就稱為貢院胡同。

眾所周知,古代的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所以戲劇中有連中三元之說,當然,現實中確有連中三元者,明代洪武年間的黃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就是這樣的佼佼者。而在通州貢院舉行的並不是這三種考試,而屬於科考之前的預備考試。古代讀書人在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之前,首先要接受由本縣知縣主持的考試,俗稱縣試。縣試通過後,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試,府試及格的稱作“童生”。取得童生身份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由於有的人多年參加縣試、府試方才成為童生,所以童生的年齡不一定都小,甚至有白髮老人。

通州貢院舉行的考試就屬於這種預備考試。雖然其等級不高,但由於其有獨特的地理位置與發達的教育,影響力還是遠近聞名的。比如清代順天府設立了四路廳署,東路廳包括通州、三河、武清、寶坻、薊州、香河與寧河;西路廳包括大興、宛平、涿州、良鄉與房山;南路廳包括霸州、保定、東安、文安、永清、大成與固安;北路廳包括昌平、順義、密雲、懷柔與平谷等等。四路廳署下轄的24個州縣,再加上現河北的遵化、豐潤、玉田這三縣,共計27個州縣的生源,都要到通州城裡的貢院參加考試。在全國同級別中,無論規模還是影響力,都遠超其他試院。

每年4月,27個州縣的考生到通州貢院應試。屆時,附近民房被租賃一空,售賣紙筆墨硯、詩文書籍、生活用品的攤販蜂擁而至,大街小巷人流熙攘,車馬不絕,格外熱鬧。府試和院試各考四棚,每棚四場,每場一天。院試得中稱入泮(秀才),取得功名。考試日,考生夜12點以前點名入場。入場時為防止挾帶作弊,考生衣帽要單層、鞋要薄底、皮衣去面,敞襟袒懷,經嚴格檢查進入號房。號房入畢即行上鎖。考棚內長桌長凳,桌前立方形燈籠。堂上敲擊雲板,全場肅靜,考生作題。差役往來監視,發現作弊,即行查究。

清康熙十八年(1679),通州發生強烈地震,貢院廳堂號舍盡圮,二十一年(1682),知州于成龍組織複建,後在乾隆、道光、同治、光緒諸朝均曾重修。在華北,通州貢院的規模僅次於北京貢院。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自天津侵犯北京,途中侵佔通州,通州貢院被八國聯軍一把大火燒成平地,受到不可復原的滅頂之災。光緒二十九年(1903),原通州貢院的空地被平整為通州官立小學堂的操場用地,這片通州文脈的沃土再次涅槃重生。後來,通州貢院原址成為通州貢院小學校舍用地。2010年,通州老城改造,通州貢院小學搬遷至西南一裡現址繼續辦學,老校址另作他用。

3、潞河書院有兩座

在通州的歷史上,曾出現過多座書院。由於潞河中學比較有名,所以一提起通州歷史上的潞河書院,不少人以為是潞河中學的前身、於1867年由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創建的潞河男塾(後改稱潞河書院)。實際上,在此之前,通州還曾有過一座潞河書院,先後兩座書院均以潞河命名,但確實不是一回事。最早的潞河書院是官立的,主持創辦者是通州知州朱英。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朱英奉倉場總督(管理全國糧倉)張儀朝之命,創建潞河書院。朱英先從坐糧廳借了450兩庫銀,把通州城西門內劉姓居民的房屋給買下來,再增建了一些房屋,然後請人來講學。

坐糧廳的創始人是明代萬曆初年的戶部尚書王國光,當時是為了方便京城軍隊支取糧餉而設,後來主管驗收漕糧。按說坐糧廳是個比較有錢的機構,但恰恰因為坐糧廳虧損,沒錢了,潞河書院剛創辦沒兩年,房屋就被抵押出去,書院遂廢。官辦的學校沒幾年就關停了,真讓人無語。後來的發展表明,這所官辦的潞河書院命運多舛,一直受經費問題困擾。

及至雍正三年(1725),倉場總督下令複辦書院,原房屋被贖回,學生才得以回到書院繼續學業。乾隆二年(1737),通州知州韓亦詩在通州城東南角的文昌閣上再建潞河書院,但在請名師的時候,經費又沒著落了,只好作罷。乾隆二十三年(1758),通永道王檢、東路廳範延楷捐銀重辦潞河書院。乾隆三十一年(1766),因通州新舊二城合一,通州知州萬廷蘭在城基舊址另建“潞河書院”,過了三年拆去,又返回文昌閣辦學。乾隆四十三年(1778),文昌閣角樓倒塌,通州知州高天鳳把書院遷到學宮內的文昌祠。乾隆四十六年(1781),通永道台李調元籌銀購北大街中段東側、通州貢院以南天恩胡同(後改名靳家胡同)的瓦灰房等三十餘間,改成書院,仍為“潞河書院”,延聘山長(書院講學者)、監生(國子監學生)為負責人和教師。此為潞河書院始建以來的最大規模,每年附近州縣共捐銀580兩,遂為定例。到了道光八年(1828),因學生太多,書院建築不夠用,又在通州南門內之四眼井買了一處房屋作為分院。光緒四年(1878)九月,通州知州高建勳於書院內設“鴻文社”。光緒二十九年(1903)依規制改制為通州官立小學堂。

而潞河中學的前身也名為潞河書院,清同治六年(1867),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在通州創辦學校,初名潞河男塾,設小學班與神道班,招收窮苦子弟,給以衣食和教育。開設聖經、哲學、三角、算學、國際公法、自然地理、世界史和中文等課程。清光緒十五年(1889),潞河男塾升格為大學,改為“潞河書院”,同時附設中學一所。1912年,此潞河書院改為華北協和大學。1919年,華北協和大學與北京匯文大學等合併,改為燕京大學,並遷到北京辦學。同年,原“潞河書院”附屬中學改為私立潞河中學。所以,在通州的歷史上,先後有兩座潞河書院。前者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意義上的書院,後者則是近代以來西學東漸的產物,相當於教會學校。

4、民間書院多由鄉賢創辦

北京最早的書院始於五代的後樑,當時北京誕生了歷史上首座書院,名為“竇氏書院”。書院的開創者名為竇禹均。其實對於竇禹均,我們並不陌生,他就是《三字經》中常被提及的“竇燕山”。

明代的通州城,城防已十分完備。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後來,因倉儲漕糧,需要保護大運西倉,又開始向西擴建通州新城並增建新城南門,以將西倉包入。通州從此形成五門漕運倉儲之城,這也成就了通州文脈中必不可少的幾座書院。這些書院或公立或私立,大都與運河有著密切關係,而且也都坐落在大運河北端西畔,它們與通州文廟和通州貢院,共同成為通州文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惠書院創辦於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該書院的創辦,結束了通州沒有書院的歷史。當時,巡按禦史阮鄂到通州視察漕運倉儲,在拜祭孔子牌位之後,即坐堂講學,隨即在文廟右首創建通州官辦書院。因書院位於通州城北門外通惠河岸邊,所以就把書院命名為“通惠書院”。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通州知州張守忠將通惠書院改建為州學明倫堂,書院遂廢止。

楊行中書院由楊行中個人創辦於明嘉靖末年。書院的地址位於通州老城內水月庵,今屬新華街道辦事處所轄東海子社區。楊行中是當朝左副都禦史,積極宣導官學教育,帶頭動員社會力量建設文昌閣。此外,楊行中還主持編纂了通州歷史上第一部志書,名為《通州志略》,開創了紙上通州文脈之先河。楊行中書院辦至明萬曆年間,其孫子楊世揚將書院停辦,改作佛院。

聞道書院是由鄉賢馬經綸在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創辦,該書院早先為馬經綸自己讀書之所,後作講學論道之用。馬經綸曾擔任山東肥城知縣,後升任監察禦史,他在山東肥城知縣任上大力興辦教育,擇其址創辦“至道書院”,親自教授,這也直接影響到他後來在家鄉創辦“聞道書院”。聞道書院位於馬經綸自家別墅,即通州老城東南角文昌閣北之蓮花寺地區,今屬中倉街道辦事處所轄蓮花寺社區。蓮花寺這一地名,自明清至今,恍惚間已延續幾百年。在馬經綸去世後,他的兒子馬健順將書院關閉。

雙鶴書院由巡撫李三才創辦于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李三才是通州張家灣人,明萬曆二年(1574)考中進士,任戶部主事。後升任戶部侍郎。因打抱不平,連降三級,謫任山東東昌府推官。後因政績突出,升任山東省按察使僉事,再任右僉都禦史、漕運總督與鳳陽府巡撫之職,一身三兼。因仕途險惡,志不得張,遂歸鄉辦學,講授經史子集,身後有《雙鶴軒詩集》、《無自欺堂稿》及《誠恥錄》等著作存世。雙鶴書院建在李三才家的“雙鶴軒”,所以取名“雙鶴書院”。李三才的“雙鶴軒”位於張家灣,今屬張家灣鎮轄區。

到了晚清,隨著東西文化的深度碰撞與交流,西學東漸,清廷頒令全國書院一律改制為西式學堂。通州的“潞河書院”也改制為通州官立高等小學堂。不論如何,這些書院都處於歷史上大運河的北端西畔,也可以說是大運河文化的乳汁,哺育了這些書香府邸的孩子們。(北京晚報 任德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