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三間茅草屋到歐洲工業巨頭,克虜伯公司見證了德國的興衰史!

作為德國工業的代表克虜伯可謂實至名歸, 從三間茅房的鐵匠鋪到今天的德國工業巨頭, 其發展歷程與德國的命運息息相關, 對歐洲乃至世界的歷史進程都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克虜伯工業帝國崛起于普魯士“王朝戰爭”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最初的克虜伯只是一家小鐵匠鋪, 傳到老克虜伯手上時老克虜伯發明了“灌鋼”, 並使用這種品質極佳的鋼材製造出性能強大的後膛炮, 因此克虜伯一炮走紅。

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隊對大炮、槍械的需求激增克虜伯的工廠一再擴張, 其製造的克虜伯大炮不僅服役于普魯士軍隊更漂洋過海地來到了中國, 成為中國海防的重要力量。 隨著克虜伯帝國的快速擴張克虜伯家族越來越受德國高層重視而成為了德國軍國主義柱石, 在一戰中為德軍製造了大量火炮、裝甲車、艦艇及輕武器。 德國一戰戰敗後,

克虜伯家族的大量工廠、礦山被沒收, 克虜伯工業帝國遭受重大打擊。

二戰則又給了克虜伯家族東山再起的機會, 此時克虜伯家族的掌舵人是老克虜伯的外孫阿爾弗雷德·克虜伯, 德國一戰戰敗的屈辱經歷使得阿爾弗雷德具有極端民族主義色彩,

早年便加入了希特勒的納粹黨的他堅信希特勒是能夠使德國擺脫一戰恥辱的人。 二戰時期的克虜伯家族為德軍生產了大量武器裝備, 大名鼎鼎的“虎”式、“豹”式坦克即為克虜伯的傑作, 二戰期間克虜伯共有20萬雇員, 資產遍佈德國佔領區。

仿佛命運的輪回, 由於德國在二戰中的戰敗, 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因為納粹提供武器、掠奪他國資產被判12年徒刑, 克虜伯的命運再次來到十字路口。 慶倖的是出於對抗蘇聯的目的德國被美國再次武裝, 克虜伯在出賣部分資產後獲得保留, 入獄4年即被釋放的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再次執掌家業。

到20世紀60年代克虜伯帝國便宣告重新崛起, 這個工業帝國當時共有11萬雇員, 涉足造船、成套設備、橋樑建築、化工、紡織、塑膠、水處理、煉油和核反應爐等多個領域, 年營業額高達15億美元, 位列歐洲十大企業。

1993年蒂森股份公司和克虜伯股份公司合併為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 目前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共有19.3萬雇員, 銷售額高達380億美元。 時至今日伴隨德國命運起伏的克虜伯依舊是德國工業的巨頭, 誰能想到當年一個老頭的鐵匠鋪能有今天的輝煌呢?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 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