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8歲“巨嬰”女兒的請求:媽媽,請讓我自己來,我不想做一個廢物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在一段時間內, 這句話被認為是“聖言”。 那麼到底是不是唯有讀書高呢?, 答案當然不是, 現在社會發展如此的迅速, 我們需要的人才不再只是在某一方案突出的, 我們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強的人。 如果只會讀書其他一概不管就只會是一個“巨嬰”, 那麼漸漸會被社會所淘汰。

夏靜女士是個全職媽媽, 有個聽話乖巧的女兒萍萍。 夏女士一直相信“男孩兒要窮養, 女孩兒要富養。 在家有父母, 嫁人有老公”, 所以萍萍在家什麼事情都不用做, 只需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就可以了。

萍萍宛如一個“巨嬰”, 在家裡的一切事情都是夏女士一手包辦的:早上按時叫萍萍起床、給萍萍穿好衣服、擠好牙膏、收拾好書包。 萍萍什麼時候學習, 什麼時候喝水都是王女士交待給萍萍, 萍萍就像是一個被輸入程式的機器人, 每天執行著媽媽的命令。

到了萍萍8歲的時候, 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萍萍覺得別的同學都是自己去上學的, 所以萍萍向夏女士提出想要自己去上學, 但是夏女士直接否決了, 說獨自上學太危險, 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 萍萍雖然不情願, 但是也只能點頭答應。

可是上學一個月之後,

夏女士發現萍萍的情緒很低落, 不如之前的活潑愛動了。 就尋了個機會問萍萍:“萍萍, 你最近怎麼了?為什麼不開心, 是不是發生什麼事兒了?”

萍萍本來還算平穩的情緒忽然就爆發了, 哭著說:“昨天學校的手工比賽, 我們組輸了, 同學們都說是因為我才輸的,

說我什麼也不會幹, 是個廢物, 然後別的同學也都這麼說我。 ”夏女士聽了氣的七竅生煙, 想帶著萍萍去學校理論。

可是女兒萍萍攔住了夏女士, 對媽媽請求道:“媽媽, 請讓我自己來, 我不想做一個廢物!你要相信我, 我一定能做好的!”夏女士看著萍萍紅紅的眼眶沉默了。 晚上的時候夏女士就和萍萍溝通:“萍萍, 明天媽媽不叫你起床了, 你能自己起來嗎?”萍萍高興得不得了, 小臉上洋溢著滿足:“媽媽, 我能!”, 夏女士笑了, 因為從來沒有看見過女兒這麼開心, 也許自己也該放手了。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有時候恰恰是這麼一份“滿滿的愛”反而讓孩子感到被束縛, 被禁錮, 渾身不自在。 這種愛是溺愛, 是一種“有毒”的愛, 是一種危險的愛。 父母愛孩子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 可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溫柔的提醒, 可以在孩子失落的時候耐心的安撫, 可以在孩子獲得一些小成就的時候有所獎勵, 給她一個愛的擁抱。

但是千萬不要過度的保護和緊張孩子, 讓自己的愛成為孩子成長的枷鎖, 更不要把孩子當做完成自己還未來得及完成的心願的工具。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要讓孩子自然的成長”,這個自然指的就是順應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的成長,不再做溫室裡的花朵。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更不要把孩子當做完成自己還未來得及完成的心願的工具。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要讓孩子自然的成長”,這個自然指的就是順應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由的成長,不再做溫室裡的花朵。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