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烽火張垣」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三)

烽 火 張 垣

編者按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 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 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 獨特的地理位置, 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 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 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 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 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 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 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 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 張垣方志按西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

以饗讀者。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八路軍在華北地區建立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為堅持抗戰、牽引和消耗日軍發揮了重要作用, 察哈爾省也先後建立了平西、平北、察南、察北等抗日根據地。 今天張垣方志向大家推送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 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1938年秋, 日本帝國主義大肆喧嚷, 要分別實現南取廣州, 中攻武漢, 在華北搞所謂“治安肅正”的作戰計畫。 9月份, 集中了6萬多兵力, 從平漢、平綏、同蒲、正太路沿線, 對五台和冀西山區, 大舉圍攻。 軍區和邊區政府及時進行了反圍攻誰備。 在粉碎日軍多路圍攻的48天中, 邊區軍民進行大小戰鬥100多次, 斃傷日軍5200多人, 繳獲了許多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

實踐證明, 基本的是遊擊戰, 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這一戰略方針是非常正確的。 除了在遊擊區、接敵區開展廣泛的遊擊戰之外, 在根據地內部必須適當掌握強有力的兵團作為機動力量,

一旦敵人敢於孤軍深人, 即以優勢兵力果斷地包圍而殲滅之。 雁宿崖和黃土嶺兩次殲滅戰, 就是比較突出的例子, 擊斃日軍中將指揮官阿部規秀, 在我國抗戰史上還是第一次。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著名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大夫,

在雁宿崖、黃土嶺戰鬥之前, 不顧指間創傷, 堅持為1名傷患做手術時受到感染, 但他仍然參加了多次戰鬥, 在炮火中為許多傷患做手術。 病情發作後, 他還在堅持, 直到戰鬥結束, 才被戰士用擔架送下了戰場。 兩天之後, 即1939年11月12日, 他帶著對中國人民的無限深情, 離開了人間。

截至1940年年末, 晉察冀分局和晉察冀軍區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發展到同蒲鐵路以東, 正太、石德鐵路以北, 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成為擁有1500萬人口的華北最大的抗日根據地。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1940年8月, 由晉察冀軍區、129師和120師部隊進行了以正太路為重點的大規模的交通破襲戰, 這就是著名的百團大戰。 這次空前規模的破襲戰, 前後歷時3個半月, 各戰區軍民進行大小戰鬥1800多次, 斃傷日偽軍2.6萬多人, 俘日軍281人、偽軍1.8萬多人, 拔除據點2900多個, 破壞鐵路線400餘公里, 橋樑、車站、隧道260餘處, 使正太路中斷1個月之久, 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當時, 正是希特勒用閃擊戰打垮歐洲許多國家, 法西斯勢力在國際上最猖獗的時候。 百團大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鉗制了侵華日軍的大部兵力,支援了正面戰場,同時也遏止了國民黨頑固派妥協投降的暗流。

對於八路軍的進攻,敵人極為震驚,急調華北境內的兵力,由晉東南開始,依次對平西、北嶽和冀中區進行“掃蕩”,邊區軍民英勇地進行了反“掃蕩”鬥爭。(未完)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河北抗日戰爭簡志》《張家口事典》《細說張家口》《張家口軍事志》《張家口歷史文化叢書》《中共張家口地方史》《近代察哈爾軍事問題研究》《張家口文史·抗戰專輯》《赤城英烈》《聶榮臻: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國防部網站,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網站等資料)

百團大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鉗制了侵華日軍的大部兵力,支援了正面戰場,同時也遏止了國民黨頑固派妥協投降的暗流。

對於八路軍的進攻,敵人極為震驚,急調華北境內的兵力,由晉東南開始,依次對平西、北嶽和冀中區進行“掃蕩”,邊區軍民英勇地進行了反“掃蕩”鬥爭。(未完)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市志》《河北抗日戰爭簡志》《張家口事典》《細說張家口》《張家口軍事志》《張家口歷史文化叢書》《中共張家口地方史》《近代察哈爾軍事問題研究》《張家口文史·抗戰專輯》《赤城英烈》《聶榮臻: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國防部網站,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網站等資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