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5歲後多次尿床或是“遺尿症”

孩子經常尿床, 這是怎麼回事呢?家長往往不知道這算不算疾病, 結果一拖再拖, 不但給孩子日常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也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醫生提醒, 如果孩子的年齡已經超過5歲, 但仍然每月尿床多次, 有可能是“遺尿症”。

南國都市報記者文盛

A

如出現多次尿床需及時就診

據瞭解, 5歲以內的孩子出現尿床(也稱為“遺尿”)的情況並不能說明其患有遺尿症。 而5歲之後仍然持續每月尿床多次的話, 則可以診斷為“遺尿症”, 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

海口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張月華表示, 該病的發病機制十分複雜,

涉及中樞神經系統、生理節律(睡眠與排尿)、膀胱功能紊亂以及遺傳等多種因素。 目前認為, 中樞睡眠覺醒功能與膀胱聯繫的障礙是單症狀性夜遺尿的基礎病因, 而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夜間尿量增多和膀胱功能性容量減小, 是促發夜遺尿的重要病因。

醫生建議, 有尿床的問題一定要及早治療。 如果發現其他方面的問題, 如糖尿病、尿路感染等也可以及早治療。

B

家長要給孩子更多鼓勵和關愛

張月華告訴記者, 不管是小於5歲還是大於5歲的兒童, 當遇到孩子尿床時, 家長都應該給予更多關愛鼓勵和幫助。

“在床上鋪放隔尿墊, 大人就不用太辛苦。 家長越指責孩子, 孩子心理負擔越重。 到了晚上,

反而容易尿床。 ”張月華說, 孩子應注意早睡早起, 在固定時間吃早飯。 熬夜或不規律的生活會使尿床症狀惡化。 晚飯要早吃, 晚飯後盡可能隔2—3小時後再睡覺。 晚飯和就寢的時間間隔過短, 會讓孩子在入睡後產生更多的尿, 更容易出現尿床。 同時, 晚飯後避免攝入大量的水, 睡前攝取過多的水分有可能導致尿床。

同時, 孩子往往會因尿床而產生其它的心理及行為問題, 如孤獨、畏羞、焦慮、反叛、精神不集中、對社交活動退縮, 甚至不敢參加任何需要在外間過夜的活動。 無論在對孩子實施任何一種行為訓練或當孩子的身上產生任何一種問題時, 都應注意教育“適度”, 置之不理或過激表現都會使孩子受傷。

張月華還提示, 如果經過2周到1個月的生活改善治療後,

遺尿症仍沒有得到良好治療效果, 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和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