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特產:灌陽雪梨

產地環境 產地位於廣西東北角的都龐嶺與海洋山山麓, 基地環境基本保持原生狀態, 生產管理應用傳統模式, 以天然水源、農家肥結合現代先進技術呵護果樹, 傳承了優越的生態環境。 境內水果生產基地於2005年通過了區農業廳無公害產地認定, 2009年獲得了“廣西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基地縣”稱號, 屬於優良的無公害水果產地。

產品特點灌陽雪梨為我國南方梨的優良品種, 灌陽雪梨果形中等, 果實卵形或球形, 平均單果重225克, 果皮黃褐色, 陽面紅褐色, 果面光滑並有光澤, 果點中等大, 較密;果肉雪白,

肉質緊脆, 汁多味濃, 甜酸適中, 清香細脆, 可溶性固形物13.6%, 固酸比54∶1, 果實硬度7.92kg/cm2。 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無機鹽類, 有潤肺清心、化痰止咳、清熱解毒、潤燥消風等保健功效。

生產情況灌陽雪梨現有種植面積4.3萬畝, 年產量6.6萬噸, 鮮果上市時間6月下旬-9月, 主要分佈于灌陽鎮、新街鎮、黃關鎮、水車鄉, 主銷區域為廣東、湖南及本區(省)。

人文歷史灌陽雪梨種植歷史悠久, 清康熙47年《灌陽縣誌》物產欄中即有關於雪梨的最早記載, 距今有300多年歷史, 傳說為清乾隆皇帝之貢品;民國時期《廣西年監》稱“灌陽雪梨質清脆, 可與天津雪梨媲美”;《廣西果樹品種志》(一九五九年版)將其列為全區同類果樹之首。 灌陽雪梨久負盛名, 為南方砂梨系統優良品種,

曾遠銷東南亞一帶。

品牌建設灌陽雪梨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汲取營養, 不斷提升品位, 2005年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 2006年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2009年獲准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 2013年獲得“中國綠色生態雪梨之鄉”稱號。

灌陽雪梨的傳說

灌陽雪梨是灌陽縣傳統果品之一, 在灌陽民間已有三百多年栽培歷史。 傳說是做知府的邑人夏加民從浙江寧波引進種植的, 其名還是清朝乾隆皇帝給定的。 雪梨因肉質雪白、外形美觀、味美香甜而成為乾隆皇帝的貢品。 據灌陽縣誌記載, 傳說是很久很久以前, 灌陽長坪村的夏加民, 在寧波當知府。 他返回灌陽時, 當地有一位好朋友, 送給他兩棵名叫楊孩子的樹苗作為留念。 夏加民回到家鄉後,便叫人把樹苗栽種在自己的花園裡。這年深冬臘月,地凍天寒,有一棵樹苗被凍死了,剩下的一棵樹苗,夏加民不管寒天大雪,都親自出門精心護理。春天來了,樹苗慢慢地發出了翠綠的葉子來,夏加民高興極了。有一天,夏加民從外面遊玩回家,家裡的兩匹大白馬突然死了,他叫人把死馬埋在花園的那棵楊孩子樹旁邊。第二年春天,楊孩子樹長得又高又茂盛,結出了果子。果子成熟後,他摘下一個嘗了嘗,可鮮甜啦。從此,夏加民便把這種果子作為珍品,每逢有貴客才摘下來招待。有一年,乾隆皇帝游江南來到廣西,各地的官吏都把最好的貢品送給乾隆皇帝。夏加民想到自己曾在朝廷做過官吏,也特地選上了幾個楊孩子果子送給乾隆皇帝,表示自己的心意。當乾隆看到這種果子時,心裡感到很新奇。他走遍全國,卻從未有看見過這種可愛的果子,便當即品嘗,味道美極了,他問下官:“這果子是哪裡來的?”,下官答道:“是廣西灌陽一名曾在朝廷當過官的夏加民送來的。”,乾隆皇帝又問:“這果子叫什麼名字?”,下官答道:“聽說是叫楊孩子”。 乾隆皇帝聽了,皺起眉頭說道:“楊孩子,這名字不好聽,另給它起個名吧。”當下左右官員紛紛交頭接耳地商議起來,其中有一下官想了想,便連忙奏道:“皇上,這果子是從千里迢迢的廣西灌陽送來的,表明那裡的黎民百姓心向朝廷,黎和梨可以相通,就取名梨子吧。”乾隆聽後,點點頭,沒有表示贊同與否,但仍然作沉思狀。這時,另一個下官怯生生地走到皇帝跟前,奏道:“皇上,我見這果子肉嫩細滑白如雪,就叫雪梨吧。” 乾隆皇帝聽了大喜,“很好,這個名字很好,就叫灌陽雪梨吧。”從此以後,長坪一帶的農民在屋前屋後和耕地都種上了許多雪梨樹,天長日久,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至今,灌陽縣的雪梨成了南方有名的水果,銷往國內外。

夏加民回到家鄉後,便叫人把樹苗栽種在自己的花園裡。這年深冬臘月,地凍天寒,有一棵樹苗被凍死了,剩下的一棵樹苗,夏加民不管寒天大雪,都親自出門精心護理。春天來了,樹苗慢慢地發出了翠綠的葉子來,夏加民高興極了。有一天,夏加民從外面遊玩回家,家裡的兩匹大白馬突然死了,他叫人把死馬埋在花園的那棵楊孩子樹旁邊。第二年春天,楊孩子樹長得又高又茂盛,結出了果子。果子成熟後,他摘下一個嘗了嘗,可鮮甜啦。從此,夏加民便把這種果子作為珍品,每逢有貴客才摘下來招待。有一年,乾隆皇帝游江南來到廣西,各地的官吏都把最好的貢品送給乾隆皇帝。夏加民想到自己曾在朝廷做過官吏,也特地選上了幾個楊孩子果子送給乾隆皇帝,表示自己的心意。當乾隆看到這種果子時,心裡感到很新奇。他走遍全國,卻從未有看見過這種可愛的果子,便當即品嘗,味道美極了,他問下官:“這果子是哪裡來的?”,下官答道:“是廣西灌陽一名曾在朝廷當過官的夏加民送來的。”,乾隆皇帝又問:“這果子叫什麼名字?”,下官答道:“聽說是叫楊孩子”。 乾隆皇帝聽了,皺起眉頭說道:“楊孩子,這名字不好聽,另給它起個名吧。”當下左右官員紛紛交頭接耳地商議起來,其中有一下官想了想,便連忙奏道:“皇上,這果子是從千里迢迢的廣西灌陽送來的,表明那裡的黎民百姓心向朝廷,黎和梨可以相通,就取名梨子吧。”乾隆聽後,點點頭,沒有表示贊同與否,但仍然作沉思狀。這時,另一個下官怯生生地走到皇帝跟前,奏道:“皇上,我見這果子肉嫩細滑白如雪,就叫雪梨吧。” 乾隆皇帝聽了大喜,“很好,這個名字很好,就叫灌陽雪梨吧。”從此以後,長坪一帶的農民在屋前屋後和耕地都種上了許多雪梨樹,天長日久,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至今,灌陽縣的雪梨成了南方有名的水果,銷往國內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