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如廁用的手紙是用什麼製成的?

皇帝在一般人的心目中, 用的什麼物件都應是不同凡響, 有異于常人的。 就拿不太雅的如廁用的手紙來說吧, 皇帝的那個地方就要比百姓更高貴一些,

高貴的地方當然就是用高貴的東西擦拭, 所以明清兩代帝王的手紙就屬於高檔的奢侈品, 如果硬要比較的話, 明皇可要比清帝頂級的多。

據明代謝肇淛所記的《五雜俎》記載:“大內供禦溷廁所用, 乃以川中供野蠶所吐成繭, 織以成帛, 大僅如紙。 每供御用之物, 即便棄擲”。 謝肇淛所生活的時代相當明孝宗, 即弘治皇帝時期。 皇帝如廁用的手紙是四川一地所貢的用野蠶繭織成的粗絲布, 像一般手紙之大, 用後丟棄。 弘治皇帝自幼是在苦水中泡大的, 即位後在明代皇帝中以廉潔遠色著稱, 應當懂得勤儉。 即使這樣一位皇帝, 用絲帛當手紙, 真是太奢侈了。 令人稱趣的是, 後來這些被皇帝用後的絲帛,

卻被一名太監看著可惜, 就一張一張地積攢起來, 統一清洗曬乾後, 竟然織成一幅簾帳, 掛在他的小屋裡。 一次, 皇帝閒遊散步, 正好看到了這個簾帳, 這個簾帳是很有特色的, 一小塊一小塊地織補起來, 就象僧人百衲衣一樣, 吸引了皇帝的眼球, 於是就問此為何物, 太監不敢撒謊, 就如實招供是用您老人家的“手紙”做的。 皇帝大為驚愕, 大呼這太可惜了, 這才下令以後如廁用紙代替, 不要再用帛了。 實際上粗帛的吸濕性並不如草紙, 皇帝用著也不一定舒適, 這樣用也就是顯現其身份的特殊性, 用著不當回事, 看到被別人重複利用才喊著可惜, 純屬作秀。

後來明代皇帝用的手紙也不一般, 是用內官監紙房抄造, 呈淡黃色, 綿軟細厚,

裁方可三寸餘, 由專門管理淨房的近侍太監收著, 隨時進呈使用。 三寸見方的手紙尚不及巴掌大, 哪有現代人那樣用的放心舒服, 皇帝尚且如此, 一般老百姓可見一斑。

到了清朝, 馬背上下來的後代可節省的多。

慈禧太后用的衛生紙是將一大張白棉紙, 按需求裁好後, 用水將紙噴得發又潮又蔫, 然後墊上濕布, 用熱熨斗熨兩遍, 使原來帶毛髮澀的紙變得光滑平整, 疊好備用。 這種衛生紙對太后來說, 不一定是如廁用, 也是她的經期用紙。 對於男性皇帝, 就沒有這麼好了, 光緒用的如廁手紙, 就是普通的揉過後去掉內硝的裱心紙, 就是襯裱字畫的毛邊紙, 很一般, 並無特別之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