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四皓”到底是誰?幹了什麼事兒,為什麼歷代文豪多推崇?

“四皓”由來

【“四皓”簡介】四皓即為:唐秉、崔廣、吳實、周術

唐秉, 字宣明(或曰姓庾或姓國), 常居園中, 因號東園公, 襄邑人;

崔廣(或曰姓黃), 字少通, 隱居夏裡修道, 故號夏黃公, 齊人;

吳實, 字子景(或曰姓朱名暉字文季), 居綺裡, 號綺裡季, 軹人;

周術, 字元道, 號角裡先生, 又號霸上先生, 軹人(據周氏家譜記載, 周術來商山時偕妻沙氏、子鳳翔, 後裔繁衍于商洛八十餘代)。 四人秦末隱居商山, 年皆八十有餘, 鬚髮皓白, 世稱“商山四皓”。

【先進事蹟】 “四皓”原為秦博士, 掌古今史事待問, 因逃避秦始皇焚書坑儒共入商山。 劉邦稱帝之初曾召“四皓”佐政, 因其“輕士善罵”, “四皓”義不受辱而不應。 後劉邦欲廢太子劉盈, 擬傳位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 盈母呂後用張良計,

派盈舅親至商山“卑詞厚禮, 迎此四人”。 “四皓”始出山佐盈, 遂使劉邦深感太子“羽翼已成”而未能廢。 劉盈即位為漢惠帝。 “四皓”雖有功, 但不願受封仍返商山, 繼續過“岩居穴處”、“紫芝療饑”的隱居生活, 頤養天年, 直至耄耋, 後終老商山。

他們曾編《采芝歌》一首流傳至今, 曰:“漠漠商山, 深谷逶迤。 燁燁紫芝, 可以療饑。

【文人膜拜】唐虞世遠, 吾將安歸?駟馬高蓋, 其憂甚大。 富貴之畏人兮, 不如貧賤之肆志”。 又曰:“昊天嗟嗟, 深谷逶迤。 樹木莫莫, 高山巍巍。 岩居穴處, 以為幄茵。 燁燁紫芝, 可以療饑。 唐虞遠矣, 吾將安歸?”

“四皓”墓在丹鳳縣商鎮。 漢惠帝曾親為“四皓”立碑於隱處。 唐代柳宗元、宋代王禹偁等名家亦為“四皓”寫有碑文, 盛讚其“知進知退”的高風亮節。 “四皓”隱居之商山有四皓祠(俗稱商山寺)。

當地春節扮演故事, 迄今尚保留有禮贊“四皓”的四摩女舞。 歷代歌頌“四皓”或拜謁四皓廟、四皓墓的詩文約二百多首(篇)。 有曹植、陶淵明、李白、杜甫、杜牧、元稹、白居易、韓愈、賈島、柳宗元、王維、岑參、李商隱、王禹偁、李夢陽、鄭板橋等名人佳句。 其中李白謳歌“四皓”的詩即有《過四皓墓》、《商山四皓墓》、《山人勸酒歌》等。 李白詩雲:“我行至商洛, 幽獨訪神仙……紫芝高詠罷, 青史舊名傳。 ”然杜牧卻在《題商山四皓廟》詩中寫道:“呂氏強梁嗣子柔, 我欲天性豈恩仇。 南軍不袒左邊袖, 四老安劉是滅劉?”認為“四皓”出山, 是促成呂氏專權的原由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