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靠著捐款當上監察部長的羊倌(漢書拾遺18)

李大嘴 大嘴讀史

漢武帝雄才大略沒得說, 開疆拓土暴揍匈奴也讓人熱血沸騰。

不過, 打仗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戰備要花錢, 獎勵軍功要花錢, 築城移民要花錢, 一場場的大勝就意味著一座座的錢山。

漢武帝用光了爺爺漢文帝、爸爸漢景帝節衣縮食攢下的家底, 又想盡辦法增加國庫收入。

《史記·平准書》、《漢書·食貨志》裡多處提到了漢武帝五花八門的攬錢手段:用錢換爵位、用錢贖罪, 鹽鐵酒專賣……

就拿用錢換爵位的“武功爵”來說, 爵位共分11級, 最低級的就標價17萬, 如果“打通關”, “凡值三十余萬金”。

就這樣,

國家財政還是捉襟見肘, 經常拆東牆補西牆。

這時候, 一個叫蔔式的人出現了。

蔔式不是什麼戰略家, 也不是什麼學問家, 就是一個在畜牧業方面做到極致的羊倌。

當年, 蔔式把家產、宅子啥的都留給了弟弟, 自己只帶了百多隻羊, 淨身出戶。 幾年下來,

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畜牧業大亨。

卜式的愛國熱情十分樸素, 看到國家財政的危機之後, 上書表示“願輸家財半助邊”, 願意捐出一半的家產用作軍費, 這些錢要是用來買“武功爵”, 估計就直接通關了, 但蔔式一無所求。

漢武帝派人去問卜式:“你想當官嗎?”、“你有冤情嗎?”、“你到底圖個啥?”

蔔式回答說, 現在打匈奴, 就要“賢者宜死節, 有財者宜輸之”, 有錢的出錢, 有力的出力, 就這麼簡單。

早年的周恩來總理曾經寫過一首詩, 稱讚卜式的愛國義舉——

“男兒愛國事叢叢, 豈必槍林彈雨中。

蔔式毀家抒世難, 義聲喚起待洪鐘。 ”

不過, 卜式的行為卻被當時的丞相公孫弘評價為“此非人情”, 說毫無所求的捐錢不符合邏輯。

又過了幾年, 蔔式又一次捐錢, 用於朝廷開展移民工作。

正為國家財政焦頭爛額的漢武帝, 馬上把卜式樹立成典型, 希望那些隱匿財產的富商們以卜式為榜樣, 把兜裡的錢掏出來獻給國家。

蔔式說, 我不會當官啊!漢武帝說, 我也有羊, 要不你去上林苑幫我打理一下?於是, 身為郎官的蔔式脫下彆彆扭扭的官服,

換上來時的布衣草鞋, 跑到上林苑幹自己的老本行去了。

一年多以後, 上林苑的羊又肥又壯, 種群數量也大大增加, 卜式對漢武帝說, 放羊其實和治民一個道理。 漢武帝很驚訝, 就試著讓卜式去治理地方, 沒想到蔔式在地方上風生水起、政績出色。

官越做越大, 卜式依然保持著樸素的愛國熱情, 繼續捐錢的同時, 還主動報名參軍。 漢武帝覺得這個典型樹立得實在太完美了, 還無意中發現了一個人才, 漢武帝給了卜式一個關內侯的爵位, 後來還讓卜式擔任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監察百官, 相當於今天的監察部長, 這是要把文武百官都當成羊的節奏嗎?

蔔式上任後,老羊倌把矛頭指向了漢武帝大力支持的鹽鐵專賣政策,說國家壟斷的弊端很多,政府應該退出市場,應該鼓勵市場競爭。蔔式說,“吏坐市列肆,販物求利”,實在太不像樣子了。

漢武帝很生氣,藉口蔔式不熟悉封禪事務,把蔔式從掌握實權的御史大夫挪到了太子太傅的虛職上,逐漸疏遠了卜式

班固說,蔔式“以鴻漸之翼困於燕雀,遠跡羊豕之間,非遇其時,焉能致此位乎”,一針見血。

卜式是個有著樸素愛國熱情的草根罷了,正好他的行為符合形勢、對了皇帝的胃口而已。

蔔式所做的一切都是他本心使然,並沒有迎合的目的,也沒有借慈善之名達到一己之私的想法。

很純粹,很難得。

蔔式上任後,老羊倌把矛頭指向了漢武帝大力支持的鹽鐵專賣政策,說國家壟斷的弊端很多,政府應該退出市場,應該鼓勵市場競爭。蔔式說,“吏坐市列肆,販物求利”,實在太不像樣子了。

漢武帝很生氣,藉口蔔式不熟悉封禪事務,把蔔式從掌握實權的御史大夫挪到了太子太傅的虛職上,逐漸疏遠了卜式

班固說,蔔式“以鴻漸之翼困於燕雀,遠跡羊豕之間,非遇其時,焉能致此位乎”,一針見血。

卜式是個有著樸素愛國熱情的草根罷了,正好他的行為符合形勢、對了皇帝的胃口而已。

蔔式所做的一切都是他本心使然,並沒有迎合的目的,也沒有借慈善之名達到一己之私的想法。

很純粹,很難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