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VIP“隨到隨玩”:傲慢or 公平?|

儘管寒風凜冽, 上海迪士尼依然遊人如織。 近日, 有遊客曝出自己帶孩子在某專案門口排隊兩小時, 一大群人卻進來直接插隊, 質問方知這是VIP團, 可以“隨到隨玩”, 此事引發廣泛爭議:“VIP先行”, 公平麼?

VIP“隨到隨玩”其實挺公平

迪士尼作為商業機構, 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遊客群體。 根據各人不同的意願和能力, 提供差異性、多樣化的產品, 這是再平常不過的市場套路。 差別化的產品及服務, 不僅讓商家多盈利, 也滿足了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試想, 若有位遊客遠道而來、時間有限, 又想體驗更多項目, 那麼“花錢免排隊”也是辦法之一,

還是雙贏之舉。 動輒將純粹的商業行為, 硬放到道德框架下衡量, 那多少有些不理性。

在日常生活中, VIP產品隨處可見。 航班、銀行、酒店、劇院等等, 都有它的身影。 各種VIP或許叫法、形式、內容不一, 但其基本邏輯都是在市場規則下, 付出更多成本, 獲得額外服務。 比如, 呼叫網約車時如果趕時間, 可以通過加價, 以提升叫車的速度或成功率;乘坐飛機時為了旅途更舒適, 可以選擇公務艙或頭等艙……有人願買、有人願賣, 這一過程實際上也是對市場上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 又何嘗不是一種公平?

看待VIP團可以有很多角度, 但歸根結底, 它的本質是商品。 只要于法無礙於規無損, 就沒有什麼不可以。 (江西 徐欽)

做VIP生意不能這麼傲慢

市場並非存在于真空, 必然有其運行的社會情境, 會涉及到具體的消費者。 設身處地想想, 任何人在寒風中帶著孩子苦等兩小時, 再看到其他人光明正大地後來居上, 都難免心生怨氣。 花不少錢來到夢幻樂園, 結果卻添了堵、掃了興。 這個時候,

再去跟遊客長篇大論講什麼市場規則、經濟理論, 要求他們理性看待, 恐怕有些強人所難。

所有生意都是跟“人”做的, 必須考慮到人的感情。 從輿論反應看, 大部人對迪士尼VIP團的存在都比較陌生, 大部分遊客顯然也沒有做好隨時會被VIP團插隊的準備。 這其實反映出迪士尼在“告知”上做得並不好, 遊客的知情權沒有被充分尊重。 即便大家再理解VIP類產品, 也難以接受在未被事先告知的情況下, 自己突然變成被“合理”傷害的一群。 迪士尼被指責“吃相太難看”, 就是這個原因。

VIP團可以有, 但不應以這種方式存在。 人們之所以能理性看待航班、銀行、酒店等VIP設置, 就在於充分知情, 且VIP用戶一般都有專用通道, 不會干擾到普通顧客。 早前在安徽九華山景區,

遊客多掏50元成為VIP後坐纜車也不用排隊。 但當地物價部門要求, “貴賓通道服務專案及收費標準應在醒目位置明示”。 告知與分離, 這種VIP方式想必也適用於迪士尼。

“顧客就是上帝”, 並不是隨便說說的玩笑。 作為一家國際大企業, 迪士尼恐怕還得多點誠意, 把服務做得更細緻、更人性一些。 畢竟, 最重要的那條市場規則, 是顧客會用腳投票。 (山東 張崇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