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田漢曲折的愛情婚姻

崎嶇的求學之路

1898年, 田漢誕生于湖南長沙的田家, 原名田壽昌。 因為他是田家第一個孫子, 在7歲那年, 母親送他進學塾上學。

然而天有不測之風雲, 田漢9歲時, 父親因為得肺病死了, 留下了3個小孩和窮困給母親。 家境一天不如一天, 於是田家開始分開過。 為了撫養這3個苦命的孩兒成人, 母親毅然挑起重擔, 跋涉在崎嶇坎坷的人生道路上, 直到她生命的終點。

家庭困難, 連供一個人念書也沒有辦法保證了, 田漢被母親從學塾領了回來, 舉家搬離田家遷往楓林港。 一家4口的生活只靠母親的十指勞動來支撐。 楓林港有一所初等小學, 求學心切的田漢最終向母親要求上學, 母親也認為讓天資聰穎的兒子棄學實在可惜, 於是求人借了點錢, 給田漢辦了入學手續。 在小學讀了一年, 校長看他成績優秀, 主張他進城去升學, 還親自寫了幾封介紹信托人帶田漢去考有名的學校,

田漢進了選升學校。 此時, 他正式改名為田漢。

1912年2月, 田漢去長沙考進了徐特立創辦的長沙師範學校。

田漢的文學才華很快引起了徐校長的讚賞, 於是校長注意培養他的專長, 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非常照顧關心他。 田漢沒有錢買書, 徐校長把自己的書卡送給他。 校長的資助使田漢更加刻苦學習, 1916年以突出的成績畢業。 這時一個絕好的機緣降臨了, 一向愛護他的舅舅易象要把他帶往日本留學。

來到日本, 田漢考取了東京高等師範人文科, 學習英語。 他看到了在國內從未看過的各種書刊、新戲劇和電影, 他注意對社會政治問題的觀察和思考, 並發表論文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層分析, 引起了民主革命家李大釗的重視和支持。

曲折的愛情婚姻

1919年, 田漢留學日本快3年了, 對家的思念也愈深, 這年暑假, 他回國探親, 見到了日夜想念的母親和弟弟, 更高興的是見到了自小喜愛的表妹, 即舅舅易象的女兒易漱瑜。 早在長沙師範畢業時, 舅舅就有意撮合兩人,

只是舅母嫌田漢窮未同意。 此時回來, 田漢更得知舅母欲偷偷將表妹許配給他人。 情勢危急, 他們採取了逃婚、私奔的辦法, 中秋節的前一天晚上, 他們冒著雨, 登船一起趕赴日本。 1920年, 田漢的劇本《靈光》在為中國使館賑災活動中, 在東京著名的“有樂座”劇場演出, 他既是編劇又是導演, 這是他的劇作第一次公演獲得成功。

由於經濟上的困難, 1922年他們被迫回到了上海。 易漱瑜回國生下孩子後, 得了一般的婦科病, 但醫治不當, 終在1925年去世。

幾年後, 另一個走進田漢生活的是林維中。 1925年, 林維中讀到田漢的散文, 對其身世同情, 對他的才華十分仰慕, 寄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表達了愛慕之情, 田漢被深深打動, 於是兩人書信來往絡繹不斷, 感情也加深了。 可是兩人在理想上沒有共同的語言, 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矛盾, 更重要的是此時田漢的身邊出現了安娥。 安娥是一名革命女性, 她受過“五四”的影響, 參加學生運動, 站在紅色左翼戰線上。 兩人在感情、思想上的吸引力, 使他們熱情地生活在一起了。

1930年,遠在南洋、已經和田漢通信5年的林維中來到上海,以踐她與田漢兩年前所訂下的婚約。這使多情寡斷的田漢陷入了痛苦的愛情漩渦中,他面臨著藝術、思想、愛情選擇方向上的彷徨之苦。最後,他還是決定信守前盟和林維中結婚,對此,安娥也理解,她離開了田漢。

經過多年對愛情的體驗,田漢覺得安娥才是他最理想的伴侶,不得不決心捨棄林維中。1946年,田漢與林維中協議離婚。1950年,安娥以田漢夫人的身份在家庭內取得正式地位,隨後,他們度過了十幾年幸福的晚年生活。

使他們熱情地生活在一起了。

1930年,遠在南洋、已經和田漢通信5年的林維中來到上海,以踐她與田漢兩年前所訂下的婚約。這使多情寡斷的田漢陷入了痛苦的愛情漩渦中,他面臨著藝術、思想、愛情選擇方向上的彷徨之苦。最後,他還是決定信守前盟和林維中結婚,對此,安娥也理解,她離開了田漢。

經過多年對愛情的體驗,田漢覺得安娥才是他最理想的伴侶,不得不決心捨棄林維中。1946年,田漢與林維中協議離婚。1950年,安娥以田漢夫人的身份在家庭內取得正式地位,隨後,他們度過了十幾年幸福的晚年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