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OPPO 進軍日本,美顏和代言人那套還玩得轉嗎?

沒人能阻擋國產手機廠商出海的腳步。 1 月 31 日下午, OPPO 在日本東京舉辦了發佈會, 正式宣佈將在日本市場推出 OPPO R11s, 售價略貴於國內版本, 為 6 萬日元(約合人民幣 3486 元), 全網通, 支持日本各大運營商的主要頻段, 將於 2 月 9 日起在 Bic Camera 和友都八喜電器店開始銷售。

這款產品就不過多介紹了, 該有的特性, 日本版本也是一個沒落下。 黑色、香檳色以及“星幕紅”也都得以保留。 在中國市場逐漸飽和, 乃至略有下滑的情況下, 出海就成了國產廠商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美國進不去, 歐洲有專利限制, 東南亞又沒有價格優勢。 於是,

日本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 OPPO 瞄上的下一個目標。

實際上, 為了進軍日本市場, OPPO 早早就開始了準備。 在去年 11 月, OPPO就已在日本設立分公司(OPPO日本株式會社), 組建當地語系化團隊, 深入挖掘日本當地市場的用戶需求, 為正式進入做好準備。

真實的日本手機市場是怎樣的呢?在大量日本影視作品(動漫尤甚)中,

我們看到的日本人似乎更偏愛索尼、夏普這種本土品牌, 型號也非常老舊。

性價比並不是多數日本市消費者的主要考量因素, 整體體驗更好的 iPhone, 是大多數人的首選。 而剩下的市場份額, 也被數家本土廠商瓜分,

外來廠商(比如韓國的三星、LG以及眾多中國廠商)幾乎沒啥存在感。

日本市場是個很特殊的存在。 在某些產業上, 他們擁有著傲人的創新力, 但是整體市場風氣又略顯封閉, 很少去迎合國際主流趨勢。

在日本, 手機市場主要由日本幾大運營商(NTTDoCoMo、KDDI、軟銀等)主導,

手機廠商按運營商的思路定制手機, 然後再由運營商採購。 因此日本手機企業缺乏創新動力, 對新趨勢不敏感(可參考索尼打死也不改的 ID 設計)。

格局已定的日本市場, OPPO 有機會嗎?可以這樣說, 在 iPhone 佔據一半左右市場份額的情況下, OPPO 瞄準的就是剩下的“半張餅”。

客觀來講, 和我們國產廠商比起來, 傳統日系廠商的產品的整體體驗真的是差了一大截。 索尼、夏普等就像是固執的偏科生, 縱有螢幕、影音等長板, 也難掩其“過時”的現狀。

而中國廠商最擅長的就是”微創新“以及均衡的體驗。 以旗艦機 50% 的價格, 提供其 70%~80% 的體驗, 是過去國產廠商屢試不爽的手段。 從價格來說, 雖然 OPPO R11s 並不算廉價, 但是相比較蘋果、索尼推出的高價產品, 還是有一定的誘惑力的。

另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小優勢:同為東亞國家,OPPO 在美顏上的優勢可以無門檻的複製到日本。相信日本妹子看到一個能把自己拍得“美美噠”的手機,也很難完全不動心。一個例證就是,去年 2 月,美圖出品的美顏相機 App,登錄日區 App Store 以後,就沖上了免費榜第一名。

理論上來看,OPPO 進軍日本市場有一定的機會在,其當務之急的是打響知名度,在日本消費者心中獲得品牌認同感。畢竟,那麼爛的產品,都占了將近一半的份額,日本人對於自家廠商是真愛無疑了。

OPPO 在國內的熱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不遺餘力的行銷,和鋪滿大街小巷的線下管道。但在日本,想大規模地建線下店基本不現實,而且日本市場也不是這樣的玩法。OPPO 官方也表示,現階段只會通過合作方的管道來售賣手機產品,並積極與運營商洽談推出合約機。至於未來,如果市場進展和消費者需求都處於適當的時機時,OPPO 會考慮開設品牌專賣或旗艦店。

至於和運營商的合作,倒是不用太擔心,日本的運營商並不像美國那樣過分收到“貿易保護主義”的鉗制。某幾家運營商在 iPhone 上的補貼策略,要比本土廠商產品高得多。

當然,為了強化品牌形象,OPPO 肯定會延續其代言人戰略。不過這次,OPPO“低調”了一些,還沒公佈其在日本地區的代言人,只是在發佈會上請來了時尚攝影師角田修一為其拍照功能月臺。相信 OPPO 還會有後續動作,畢竟日本市場對於代言人的重視程度比起中國來說只強不弱。比如知名化妝廠商高絲就跟 OPPO 的策略很像:一請請一幫。對於 OPPO 來說,日本市場是個全新的挑戰。產品相對有一定優勢的情況下,被國內消費者吐槽壞了的代言行銷,反而成了重中之重。

另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小優勢:同為東亞國家,OPPO 在美顏上的優勢可以無門檻的複製到日本。相信日本妹子看到一個能把自己拍得“美美噠”的手機,也很難完全不動心。一個例證就是,去年 2 月,美圖出品的美顏相機 App,登錄日區 App Store 以後,就沖上了免費榜第一名。

理論上來看,OPPO 進軍日本市場有一定的機會在,其當務之急的是打響知名度,在日本消費者心中獲得品牌認同感。畢竟,那麼爛的產品,都占了將近一半的份額,日本人對於自家廠商是真愛無疑了。

OPPO 在國內的熱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不遺餘力的行銷,和鋪滿大街小巷的線下管道。但在日本,想大規模地建線下店基本不現實,而且日本市場也不是這樣的玩法。OPPO 官方也表示,現階段只會通過合作方的管道來售賣手機產品,並積極與運營商洽談推出合約機。至於未來,如果市場進展和消費者需求都處於適當的時機時,OPPO 會考慮開設品牌專賣或旗艦店。

至於和運營商的合作,倒是不用太擔心,日本的運營商並不像美國那樣過分收到“貿易保護主義”的鉗制。某幾家運營商在 iPhone 上的補貼策略,要比本土廠商產品高得多。

當然,為了強化品牌形象,OPPO 肯定會延續其代言人戰略。不過這次,OPPO“低調”了一些,還沒公佈其在日本地區的代言人,只是在發佈會上請來了時尚攝影師角田修一為其拍照功能月臺。相信 OPPO 還會有後續動作,畢竟日本市場對於代言人的重視程度比起中國來說只強不弱。比如知名化妝廠商高絲就跟 OPPO 的策略很像:一請請一幫。對於 OPPO 來說,日本市場是個全新的挑戰。產品相對有一定優勢的情況下,被國內消費者吐槽壞了的代言行銷,反而成了重中之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