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紀委為何說金融監管“貓鼠一家”?

2018年1月份, 反腐在中國金融領域不斷深入推進。

1月中旬前後, 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公報發佈, “金融信貸”一詞的首次出現, 被看作是腐敗問題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有分析人士認為, 中紀委直指“金融信貸”是金融反腐走向了深水區——總規模已超240萬億元的銀行業。

1月30日, 中紀委官網刊發中央紀委駐中國人民銀行紀檢組組長徐加愛署名文章, 明確談到, 當前, 金融領域出現一些重大風險隱患, 比如金融監管中的“貓鼠一家”、出現大量“無照駕駛”, 以及眾多非法集資等金融亂象,

給人民群眾帶來重大損失。

為何出現“貓鼠一家”?

本該抓老鼠的貓怠忽職守, 居然跟耗子混在一起, 本該嚴格審核的裁判員, 居然放體檢不合格的隊員入場, “貓鼠一家”、“無照駕駛”, 這些金融亂象在徐加愛看來, 這其中有體制機制需要完善的問題, 但說到底是人出了問題,

在“四個自信”和“四個意識”上出了問題, 是全面從嚴治党不力的集中體現, 是党的領導虛化、党的建設缺失、黨的意識淡薄的具體表現。

金融, 國之重器, 現代經濟體系的核心, 說白了就是事關國家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而金融業是權貴最集中、最活躍的地方, 也是最容易攫取財富的地方, 一旦金融監管中的“人出了問題”, 在“四個自信”和“四個意識”上出了問題, 不僅會擾亂市場秩序, 也會擾亂民心, 擾亂國家穩定。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佩珈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 金融行業是大量資金集中的地方, 具有排他性和壟斷性, 監管者對於被監管者有著影響後者收益和經營的絕對權力,

而後者又有收買俘獲前者的強烈動機, 一旦身處監管機構的人員不作為、無效作為, 甚至是淪陷在糖衣炮彈之下, 就容易形成“貓鼠一家”的危險局面。

“貓鼠一家”表現在哪?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採訪時表示, 金融監管中的“貓鼠一家”主要表現在金融部門監管層和金融機構管理層的一系列腐敗行為上面,

內部的監管者與外部被監管者中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結、狼狽為奸, 給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風險。

看看今年1月份銀監系統的整治重拳, 共發出491張罰單, 罰沒資金近6.5億元, 這一金額已接近去年全年的近五分之一, 這其中票據業務是打擊重災區。

1月27日, 甘肅銀監局公佈對轄內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及其文昌路支行的共計9050萬元的巨額罰單, 處罰案由就是違法違規套取票據資金。

銀監會對此表示, 這是一起銀行內部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內外勾結、私刻公章、偽造證照合同、違法違規辦理同業理財和票據貼現業務、非法套取和挪用資金的重大案件,

牽涉機構眾多, 情節十分惡劣, 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

再看看去年4月, 證監會公佈的一個案子:前深圳證券交易所工作人員、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兼職委員馮小樹利用岳母、小姨子名義突擊埋伏擬上市公司, 獲利金額達2.48億元。 證監會決定沒收馮小樹違法所得, 並頂格處以2.51億元罰款。 同時對其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發審委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守門人”, 掌握著公司上市發行股票的生殺大權, 發審委委員的決定對於一個企業是否能上市掌握著絕對權力, 不可避免地給鋌而走險者提供了諸多誘惑的空間, 而外部被監管者通過送現金、送幹股的方式就讓“貓”入了夥, 讓監管權力被金錢腐蝕敗壞。

“貓鼠一家”怎麼防治?

徐加愛在其署名文章中表示,最近,駐人民銀行紀檢組先後與240位黨委書記、紀委書記深度談話,大家說到中央專項巡視之後,在人民銀行黨委、派駐紀檢組的努力下,制度建設和基礎工作已經有了很大改進,但“寬鬆軟”“燈下黑”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而派駐紀檢組採取直面問題、強力回應、實名通報、剛性執紀、閉卷測試、明查暗訪、隨機抽查、緊盯不放、專項治理等措施,動真碰硬,收到一些實效。

回顧過去,2015年11月,中央巡視組啟動對金融監管機構“一行三會”、五大行等21家金融機構的全面巡視。

2017年9月末,“70”後反腐幹將李欣然出任中央紀委駐銀監會紀檢組組長、銀監會黨委委員,他是中央紀委系統內部工作了22年之久,從中央紀委研究室幹部做到中央紀委第七紀檢室主任。

2017年11月,周亮出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委員。周亮此前任中央紀委副秘書長,中央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部長等職務。他也是繼李欣然後,銀監會二度迎來的中央紀委幹部。

宋清輝認為,未來,監管部門應該從金融系統領導班子關鍵崗位、特別是一把手方面下手去監管、治理,解決所謂的“貓鼠一家”的問題。

作者:夏賓

編輯:楊佳欣

“貓鼠一家”怎麼防治?

徐加愛在其署名文章中表示,最近,駐人民銀行紀檢組先後與240位黨委書記、紀委書記深度談話,大家說到中央專項巡視之後,在人民銀行黨委、派駐紀檢組的努力下,制度建設和基礎工作已經有了很大改進,但“寬鬆軟”“燈下黑”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而派駐紀檢組採取直面問題、強力回應、實名通報、剛性執紀、閉卷測試、明查暗訪、隨機抽查、緊盯不放、專項治理等措施,動真碰硬,收到一些實效。

回顧過去,2015年11月,中央巡視組啟動對金融監管機構“一行三會”、五大行等21家金融機構的全面巡視。

2017年9月末,“70”後反腐幹將李欣然出任中央紀委駐銀監會紀檢組組長、銀監會黨委委員,他是中央紀委系統內部工作了22年之久,從中央紀委研究室幹部做到中央紀委第七紀檢室主任。

2017年11月,周亮出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委員。周亮此前任中央紀委副秘書長,中央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部長等職務。他也是繼李欣然後,銀監會二度迎來的中央紀委幹部。

宋清輝認為,未來,監管部門應該從金融系統領導班子關鍵崗位、特別是一把手方面下手去監管、治理,解決所謂的“貓鼠一家”的問題。

作者:夏賓

編輯:楊佳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