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堪比唐宗宋祖,卻連歷史老師也叫不出名字

說到古代的皇帝, 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以及朱元璋康熙等。 這些皇帝因為在歷史上卓有建樹, 所以聲明顯赫。

那有沒有同樣非常厲害, 但幾乎沒什麼名氣的皇帝呢?當然有, 表現最明顯的, 就是宋孝宗趙昚。 很多人看到趙昚這個名字, 肯定不敢大聲念出來——這甚至還包括一些歷史老師, 畢竟“昚”這個字太不常見了。 究竟該怎麼念呢?這個字讀昚(shèn)。

宋孝宗趙昚是宋太祖趙匡胤七十孫、宋高宗趙構養子, 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後來人普遍認為趙昚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 為什麼?

首先是他給嶽飛平反了。 多數人只知道秦儈陷害嶽飛, 卻不知道嶽飛後來是怎麼平的反。 其實就在趙昚登上皇位的第二個月, 他就下詔為名將岳飛冤獄平反, 追複其原官, 赦還嶽飛被流放的家屬。

趙昚做的第二件事是主動收復河山。 隆興元年五月, 趙昚任命張浚為北伐主帥, 展開隆興北伐。 宋軍於一個月之內恢復靈璧、虹縣和宿州等地, 威懾中原。 後來雖然說遭到金兵反擊, 再次與金國達成和議, 但趙昚至少表現出了不畏強敵、銳意進取的骨氣。

第三件事, 就是在與金國和議之後, 趙昚專心于國內治理,

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繁榮, 出現了天下康寧的升平景象, 史稱“乾淳之治”。 即便已經過得不錯, 但趙昚卻沒有陶醉於歌舞昇平, 他一輩子都想著要再度北伐, 收復失地。

應該說在整個宋朝重文輕武、軍事羸弱的情況下,

趙昚還能夠主戰北伐, 一心想著恢復河山, 已經非常不容易。 一句話總結, 這個皇帝是個堪比唐宗宋祖的傑出皇帝, 只是他手下的將士和軍隊太弱了。

另一方面, 趙昚(shèn)這個名字也實在太生僻, 不看拼音能認全的沒幾個人, 知名度哪還能上得去?這也是他容易被低估的一個原因。 你說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