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熙兒子中,此皇子潛心學問,不關心政治,為何還被雍正囚禁至死

在康熙的眾多兒子中, 皇三子胤祉是學問最高的, 又數他最不熱衷於爭奪皇儲之位。 可是, 雍正繼位以後, 為何卻將他幽禁至死呢?

(胤祉像)

胤祉的生母是榮妃馬佳氏, 本來他應該排老十, 但因前面的皇子夭折, 於是排到了老三。

論出身, 胤祉母親榮妃馬佳氏只是妃子, 並且不是很得寵愛, 因此, 庶出的胤祉, 自然難得康熙疼愛。

不過, 胤祉並沒因此而失望, 他好讀書。 他也沒有時間琢磨如何才能在康熙面前刷存在感。

胤祉在學習上的確是個天才, 他的文學和書法在眾皇子中都是出類拔萃的。 並且, 他還對科學有濃厚的興趣。 因此, 康熙特意給他請了國外的傳教士教他科學。

胤祉不光喜歡文墨, 還在騎射上有著突出的表現。 有一年, 他隨康熙在塞外圍獵時, 和善射的康熙比試過, 結果不分高下。

對於胤祉這樣的好孩子, 康熙非常滿意。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康熙第二次親征準噶爾歸來, 在第一次冊封成年皇子時, 便將其冊封為誠郡王。

不過, 胤祉雖然很會讀書, 卻並不太通人情世故。 在他被封為誠郡王的第二年, 皇十三子胤祥的母親敏妃百日之喪還沒過, 他卻跑去剃頭。 這可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康熙知道後, 非常生氣, 將他降為貝勒, 還將他府上的人一一懲處。

胤祉被降為貝勒, 自然招到了其他皇子們的嘲笑。 和他一直交好的皇太子胤礽看到後, 非常生氣。 再加上康熙才將成年皇子分封, 又讓他們參與國政。 在胤礽看來, 這些皇子分明是和自己分權, 因此內心非常鬱悶。 於是, 他便借機呵斥那些嘲笑胤祉的皇子們。 結果, 胤礽的做法自然招到了皇子們的嫉恨。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康熙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康熙畫像)

眾皇子暗中拍手相慶。 畢竟, 機會面前, 人人平等, 大家終於可以公開競爭太子之位了。

不過, 正在做學問的胤祉卻遭到了眾皇子們的彈劾。 大家說他與胤礽素有往來, 必有共謀之罪。

康熙不得已, 只得將胤祉召來問話。

胤祉所問必答, 全無遺漏。 康熙也深知, 自己這個皇子不是搞政治的料, 於是便發聲明說:“胤祉雖與胤礽素有交情, 但他從未參與或慫恿胤礽作惡, 因此無罪。 ”

如此, 眾皇子才做罷。

胤礽被幽禁之後, 胤祉看到眾皇子為了皇儲之位, 紛紛結黨營私, 各盡心機, 特別是皇長子胤禔, 竟然還想誅殺胤礽。

胤祉雖對皇儲之位並不熱心, 但對胤礽卻頗為上心。 畢竟相對于別的皇子來說, 他們倆的兄弟之情是最為深厚的。

不久, 胤祉發現胤禔讓蒙古喇嘛巴漢格隆魘鎮胤礽的陰謀, 他暗中打聽確切後, 覺得這正是救胤礽的機會, 便向康熙告發了胤禔。 並說, 胤礽被廢之前, 一定就是因為受了魘鎮, 才做出讓康熙不悅的事情;如今既然已經發現了問題,

為何不給胤礽一個機會呢?

康熙聽了胤祉的話, 覺得十分在理。 何況皇子們為太子之位爭得不可開交, 已背離了他的本意。 既然是因廢太子而起, 何不復太子而終呢!

(胤礽像)

因此, 康熙在查明胤禔的“魘鎮事件”後, 先將胤禔幽禁於府中, 然後擇了個好日子,恢復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而胤祉也因舉報有功,再被封為誠親王。

可惜,胤礽複為太子之後,卻一直對曾被廢黜的事情耿耿於懷,與朝中大臣勾結,想讓康熙休息,自己儘快當皇帝。最終,失望的康熙只得再次廢黜了他的太子之位。

這次,康熙不希望胤祉再捲入太子之爭中,於是他便命胤祉率庶起士何國忠等人,編撰書稿。

既然胤礽已成籠中之虎,胤祉也知道他再無可能有翻身的機會,於是潛下心來編撰書稿。幾年後,便完成了兩部大書《律曆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其中《古今圖書集成》堪稱百科全書。

潛心做學問的胤祉卻萬萬沒想到,雍正繼位後,卻因自己曾和胤礽關係親密,而命自己給康熙守陵。

一個知識份子,遇到不公正的待遇,總喜歡發幾句牢騷,於是他就說了一些牢騷話。而很快,就有人將這幾句牢騷告訴了雍正。雍正大怒,於是對胤祉革爵幽禁,還將他的兒子弘晟,也囚禁在宗人府中。

雍正十年(1732年),做了大半生學問的胤祉死在了禁所,歿年56歲。

(參考資料:《清史稿》)

然後擇了個好日子,恢復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而胤祉也因舉報有功,再被封為誠親王。

可惜,胤礽複為太子之後,卻一直對曾被廢黜的事情耿耿於懷,與朝中大臣勾結,想讓康熙休息,自己儘快當皇帝。最終,失望的康熙只得再次廢黜了他的太子之位。

這次,康熙不希望胤祉再捲入太子之爭中,於是他便命胤祉率庶起士何國忠等人,編撰書稿。

既然胤礽已成籠中之虎,胤祉也知道他再無可能有翻身的機會,於是潛下心來編撰書稿。幾年後,便完成了兩部大書《律曆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其中《古今圖書集成》堪稱百科全書。

潛心做學問的胤祉卻萬萬沒想到,雍正繼位後,卻因自己曾和胤礽關係親密,而命自己給康熙守陵。

一個知識份子,遇到不公正的待遇,總喜歡發幾句牢騷,於是他就說了一些牢騷話。而很快,就有人將這幾句牢騷告訴了雍正。雍正大怒,於是對胤祉革爵幽禁,還將他的兒子弘晟,也囚禁在宗人府中。

雍正十年(1732年),做了大半生學問的胤祉死在了禁所,歿年56歲。

(參考資料:《清史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