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白蕉海鱸背後的“產學研”

政策推動 項目帶動 科技驅動

1月29日, 廣東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產學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園區戰略發展與建設研討會在珠海市斗門區十裡蓮江會議中心舉辦。 此次活動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籌, 圍繞科技創新引領, 提高農漁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 深化校地企合作, 推動產學研協同, 為農漁業科技生產提供強力支撐, 構建出園區、高校院所、企業三方相互促進的新機制、新載體。

近年來, 廣東省珠海市頭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農業園區發展,

加大資金、人才注入, 科技創新發展有新成效, 創新主體蓬勃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成效顯現, 全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達141家。

珠海市副市長劉嘉文表示, 將按照“一帶一路”倡議的規劃, 深化科技合作, 激發創新活力, 開放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推動珠港澳科技合作。 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 珠海將歷史性地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上。 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作為大灣區最具競爭力的園區, 戰略地位突出, 農業科技以及產業發展將決定區域融合的深度和廣度。

打造“星創天地”激發創新活力

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2013年9月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第5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之一, 是珠三角面積最大的農業科技園區。 園區通過政策推動、專案帶動、科技驅動, 發展態勢喜人。 園區先後獲得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安全示範區、中國河口漁業示範區、全國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和中國海鱸之鄉等稱號。 同時, 園區也是科技部備案廣東省第一批星創天地基地、農業部備案第一批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基地、廣東省第6批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此外, 園區設立了院士工作站, 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為園區建設把脈。

星創天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眾創空間, 是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效載體, 是推動農業農村創新創業的主陣地, 是加強基層科技工作的有力抓手, 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舉措。 打造星創天地, 對於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創新創業活力, 優化農村創新創業環境, 在打贏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攻堅戰、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支撐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 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該園區規劃面積約312平方公里, 約占珠海市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 園區包括斗門區蓮洲鎮、鶴洲北墾區以及白蕉鎮和斗門鎮部分區域, 共涉及57個行政村、2個農場和1個墾區。 園區現有水產養殖面積15.5萬畝, 水稻5.21萬畝, 花卉苗木2.1萬畝, 蔬菜2.29萬畝, 建有智慧化標準溫室總面積超過32萬平方米。 園區內白蕉現代農業示範園已簽約項目總投資25億元人民幣, 將集中新建36萬平方米的各類水產品深加工廠房, 近十萬噸各種低溫和超低溫冷庫, 進口幾百台世界先進的冷藏運輸車。 建設集水產品深加工、包裝、批發、展銷、交易、倉儲(冷庫)及冷鏈物流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水產品深加工物流園。 在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方面發展勢頭迅猛,

珠海生態農業體驗遊上榜十大精品路線。

構築產學研科技平臺 提升漁業核心競爭力

自園區創建以來, 共投入發展建設資金42億元並引進了一批“精、尖、高”的投資專案, 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 2016年園區總產值達108億元。 園區積極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中心, 推進企業研發機構提檔升級。 園區已有6家企業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重點培育和扶持26個市級及以上龍頭企業, 8個龍頭企業列入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3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

經廣東省科技廳推薦, 該園區於2016年11月成功獲批為科技部第一批星創天地, 星創天地在斗門農村電子商務園掛牌, 引進了阿裡巴巴、中國雲穀、深圳點籌網等諸多電商平臺, 雲雀創孵、雲谷金融中心等進駐斗門農村電子商務園, 引導園區經濟加速向互聯網、物聯網和大資料發輾轉型。

據林浩然介紹,珠海市斗門區河口漁業研究所是斗門區政府投資成立的地方性研究機構。河口漁業研究所以河口漁業為特色,以珠三角河口區具有代表性以及地方特色的養殖品種如海鱸、黃鰭鯛、金鼓魚、禾蟲和白鴿魚等為重點科研對象,聯合國內多家水產科研院所和高校,與當地水產行業企業共同構建河口漁業產學研平臺。2012年,河口漁業研究所成立伊始,就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霽霖共建了斗門區院士工作站。2015年與中山大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開展了科研合作,並在此基礎上共同申報廣東省河口漁業院士工作站。

通過聯合創建省級河口漁業院士工作站,以河口漁業研究所基地為建設平臺,建立與河口漁業區域發展相適應的先進技術引進機制,打造國內首支河口漁業技術團隊。針對海鱸等典型漁業品種開展產業化研究與示範,進一步聯合國內漁業領域科研院所以及當地骨幹企業,開展河口漁業產業升級、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平臺建設等,加強面向河口的人才服務體系建設,有效突破河口漁業產業重大共性技術難題,提升珠江流域河口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國內首個河口漁業產學研科技平臺。

斗門區區長馬洪勝表示,斗門正處在加快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示範基地、粵港澳休閒旅遊目的地、濱江田園生態新城的關鍵時期,在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實施等新的歷史背景下,斗門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作為珠海的農業大區,我們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創建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積極發展高端優質農業,推進三產融合,打造供港供澳綠色示範區。圍繞第三批中央農辦農村改革試驗聯繫點要求,鞏固農村綜合改革成果。我們將強化高校院所及高精尖人才的智力支撐,加快引才引智,全力推進農業科技發展。我們將持續加大投入,健全扶持政策,完善‘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體系,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色。”馬洪勝說。 本報記者 孫同兵 謝偉

引導園區經濟加速向互聯網、物聯網和大資料發輾轉型。

據林浩然介紹,珠海市斗門區河口漁業研究所是斗門區政府投資成立的地方性研究機構。河口漁業研究所以河口漁業為特色,以珠三角河口區具有代表性以及地方特色的養殖品種如海鱸、黃鰭鯛、金鼓魚、禾蟲和白鴿魚等為重點科研對象,聯合國內多家水產科研院所和高校,與當地水產行業企業共同構建河口漁業產學研平臺。2012年,河口漁業研究所成立伊始,就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霽霖共建了斗門區院士工作站。2015年與中山大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開展了科研合作,並在此基礎上共同申報廣東省河口漁業院士工作站。

通過聯合創建省級河口漁業院士工作站,以河口漁業研究所基地為建設平臺,建立與河口漁業區域發展相適應的先進技術引進機制,打造國內首支河口漁業技術團隊。針對海鱸等典型漁業品種開展產業化研究與示範,進一步聯合國內漁業領域科研院所以及當地骨幹企業,開展河口漁業產業升級、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平臺建設等,加強面向河口的人才服務體系建設,有效突破河口漁業產業重大共性技術難題,提升珠江流域河口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國內首個河口漁業產學研科技平臺。

斗門區區長馬洪勝表示,斗門正處在加快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示範基地、粵港澳休閒旅遊目的地、濱江田園生態新城的關鍵時期,在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實施等新的歷史背景下,斗門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作為珠海的農業大區,我們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創建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積極發展高端優質農業,推進三產融合,打造供港供澳綠色示範區。圍繞第三批中央農辦農村改革試驗聯繫點要求,鞏固農村綜合改革成果。我們將強化高校院所及高精尖人才的智力支撐,加快引才引智,全力推進農業科技發展。我們將持續加大投入,健全扶持政策,完善‘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體系,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色。”馬洪勝說。 本報記者 孫同兵 謝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