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剛剛,這個國家把華春瑩氣到發威了!

昨天, 繼特朗普的“中國威脅論”之後, 中國再次“躺槍”——被澳大利亞安全情報機構列為“極端威脅”。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以“相由心生”四個字來回應, “你心裡怎麼想, 你眼裡的世界就是什麼樣”。

2017年10月, 澳洲安全情報組織就稱, 澳洲已無法跟上“有害的間諜活動和外國干涉行動”的腳步, 當時並未特意提及中國。 兩個月後, 澳總理特恩布林不斷鼓吹“中國威脅論”, 要求中國官方媒體向澳政府註冊。

去年12月底, 特恩布林政府提交了一份所謂反間諜與外國干涉法案, 意將對外國間諜和秘密為外國利益服務的活動進行嚴厲制裁, 中國被當作重點關注對象。

此次“中國極端威脅論”的聲音, 就是在澳議會一個委員會對上述法案進行審議的會議期間發出的。 據《澳大利亞人報》報導, 一名澳大利亞安全情報機構高級官員1月31日表示, 澳大利亞目前面臨的情報滲透和間諜威脅史無前例,

危害程度遠超冷戰時期。 澳大利亞“9News”新聞網稱, 澳政府消息人士證實, 在該機構制定的各國反情報指數中, 中國被列為“極端威脅”。

無獨有偶, 美國中情局局長蓬佩奧日前接受BBC專訪時, 稱中國正在設法偷竊美國的情報, 並在全球隱秘地傳播中國的影響力。 在今天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有記者提及這兩件事一併提問。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時稱, “我注意到有關報導, 不禁想起中國有句話, 叫‘相由心生’, 意思是, 你心裡怎麼想, 你眼裡的世界就是什麼樣。 從這個意義上講, 世界上最大的情報頭目說出那樣的話, 並不奇怪。

事實勝於雄辯。 根據近年來披露出的各種資訊, 世界上到底是誰在對其他國家實施大範圍監聽、監控、竊密、滲透, 無所不用其極地維持並施加影響力, 大家心中其實都很清楚。

至於你提到澳方情報部門將中國列為‘極端威脅’, 我想, 如果澳方個別人將幾百萬每年往返中澳之間的人員以及在澳華人華僑都視作間諜, 那可不就得感到緊張焦慮麼?”

華春瑩(資料圖)

“你心裡怎麼想, 你眼裡的世界就是什麼樣”。 事實上, 澳情報機構實在太“謙虛”, 論情報刺探活動, 他們才是當之無愧的“專家”。 作為西方著名情報聯盟“五隻眼”的重要成員, 澳大利亞的情報活動一向十分活躍。 在國際隱蔽鬥爭領域,

澳大利亞從來都不是受害者, 而中國, 恰恰是其情報活動的首要目標。

2013年, 《悉尼先驅晨報》披露, 澳大利亞駐外使館為美國全球間諜網路服務, 利用代號為“特等艙”的監聽系統參與竊聽和截取亞太地區的通訊和重要資料資訊。 情報收集工作主要在澳大利亞駐雅加達、曼谷、河內、北京、帝利、可倫坡和莫爾斯貝港等地使館進行, 印尼總統及其親信幕僚的電話通信就曾遭澳大利亞情報機關監聽。 新聞曝光後, 引發亞洲諸多國家的不滿, 印尼政府怒斥該行為“是對外交規則和道德的嚴重侵犯”。

2015年, 《悉尼先驅晨報》報導稱, 一份由間諜研究專家製作的報告揭示, 在澳大利亞及盟友快速增強全球衛星通信監聽的背景下, 澳大利亞中部的松樹谷間諜基地成為“多用途、巨大的情報中心”,協助美國搜集多國的衛星情報,監控範圍非常廣,跨越幾乎半個地球。

對中國,澳大利亞也是大肆進行情報刺探與竊密。中國國家安全機關曾向《環球時報》記者披露,上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媒體就曾報導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被澳情報部門安裝大量竊聽裝置。後來,中國有關部門的確在我駐澳大使館內發現大量竊聽器,以至於中國政府只能在澳重建大使館。

自身劣跡斑斑,還要往別人身上潑髒水,這樣的指責,實在站不住腳。無怪乎澳國內有政客指出,澳大利亞國內類似的恐華、反華言論甚囂塵上,這其實是特恩布林急著通過製造對華矛盾來轉移民眾注意力,以挽救支持率持續下滑的政權危局。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樣的冷戰思維和損害兩國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的言論,對中澳關係與澳大利亞自己,都沒有什麼助益。《環球時報》報導,澳政論家格雷厄姆·理查森對這樣的局面表示擔憂,1月31日在《澳大利亞人報》發表文章時稱,以偏激的態度對待一個對澳大利亞貿易總額貢獻達25%的夥伴發起挑釁,“讓我覺得我們的經濟正在自殺。”

澳大利亞中部的松樹谷間諜基地成為“多用途、巨大的情報中心”,協助美國搜集多國的衛星情報,監控範圍非常廣,跨越幾乎半個地球。

對中國,澳大利亞也是大肆進行情報刺探與竊密。中國國家安全機關曾向《環球時報》記者披露,上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媒體就曾報導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被澳情報部門安裝大量竊聽裝置。後來,中國有關部門的確在我駐澳大使館內發現大量竊聽器,以至於中國政府只能在澳重建大使館。

自身劣跡斑斑,還要往別人身上潑髒水,這樣的指責,實在站不住腳。無怪乎澳國內有政客指出,澳大利亞國內類似的恐華、反華言論甚囂塵上,這其實是特恩布林急著通過製造對華矛盾來轉移民眾注意力,以挽救支持率持續下滑的政權危局。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樣的冷戰思維和損害兩國政治互信與互利合作的言論,對中澳關係與澳大利亞自己,都沒有什麼助益。《環球時報》報導,澳政論家格雷厄姆·理查森對這樣的局面表示擔憂,1月31日在《澳大利亞人報》發表文章時稱,以偏激的態度對待一個對澳大利亞貿易總額貢獻達25%的夥伴發起挑釁,“讓我覺得我們的經濟正在自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