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爆料:誰才是多特蒙德爆炸案的幕後真凶?

德國, 多特蒙德, 北京時間4月13日淩晨。

多特蒙德足球隊與摩納哥足球隊歐冠次回合四分之一決賽已硝煙漸散。 這場由於爆炸而不得不推遲一天進行的賽事, 其引發的震盪牽扯著德國與歐洲的神經, 也讓全世界似乎感受到了爆炸案強烈的衝擊波。

事件回溯到一天前。

德國足壇素有“大黃蜂”之稱的多特蒙德足球隊球員, 乘坐大巴車前往西格納爾·伊杜納公園球場迎戰摩納哥隊, 途經公園附近的街道時炸藥發生爆炸, 又有一說是連續發生了三次爆炸, 大巴車擋風玻璃被震碎, 一位名叫馬克·巴特拉的西班牙藉球員在爆炸中受傷,

手臂被玻璃劃傷。 當地警方召開發佈會, 已經認定這是一場有針對性的襲擊, 目標就是多特蒙德足球隊。 警方逮捕了一名嫌疑人,同時還在追捕另一個嫌疑人——有報導稱他們是“極端份子”。 看這些描述,此案中的爆炸物大概類似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裡發現的那種“高壓鍋”。

另有報導說, 德國聯邦總檢察院透露, 爆炸嫌犯曾要求德國撤出敘利亞。

事情發生後足壇震盪, 國際足聯、歐足聯、多特蒙德官方網站紛紛發文譴責抗議, 國際輿論一片大嘩。 好信的朋友可以找度娘問詢一下, 看看有多少條相關新聞。

筆者也是個半假不真的球迷, 所以能夠理解這場爆炸激起的軒然大波。 多特蒙德隊是德國足壇一支勁旅,

有名的青年軍團, 球隊打法以流暢的進攻配合為主, 帶給球迷們激情四溢的享受。 多特蒙德的位置和同處北威州魯爾工業區的沙爾克04之間因緊鄰的地理位置、相同的工人階層文化, 球市火爆異常 , 被稱為“魯爾區德比”;和德國足壇霸主拜仁慕尼克對之間的比賽近些年也被不少球迷稱作“德國國家德比”。 該隊曾獲得1次歐洲冠軍杯冠軍, 1次優勝者杯冠軍, 1次豐田杯冠軍和8次德國頂級聯賽冠軍, 戰績顯赫。

像多特蒙德這樣的球隊, 被極端分子搞了一場“地雷戰”, 引起關注並不奇怪。

筆者奇怪的是這種吸睛程度是否過於誇張了?

就在十天前, 俄羅斯聖彼德堡地鐵站發生爆炸。 俄官方將此次爆炸定性為恐襲。

照片和視頻顯示, 發生爆炸的車廂嚴重扭曲變形, 有乘客在一節封閉的車廂內敲打車窗求救;一些傷亡者橫躺在月臺上, 救援人員在場施救, 其他人則紛紛逃離煙霧籠罩的車站, 場面慘不忍睹。 該爆炸案導致11人死亡, 45人受傷……爆炸發生後西方媒體的新聞報導輕描淡寫, 甚至連這是一次恐怖襲擊的認定都閃爍其詞。 類似傷亡數字要是發生在歐美大國, 媒體的報導還不得鋪天蓋地?

對比一下就全清楚了——此次多特蒙德爆炸案被冠以“大爆炸”的名頭, 卻僅僅有一名球員被碎玻璃劃傷了手臂而已!

面對西方諸國效仿賓館大搞“雙標”, 不由得人不氣憤。 現如今恐怖襲擊已呈全球擴散態勢, 全世界各國各地的老百姓通通成了受害者,

若非美國及歐州打伊拉克炸利比亞, 千方百計威逼敘利亞合法政權下臺, 在國際反恐中大搞雙重標準, 攪得中東局勢混亂不堪, 極端主義分子豈能趁亂做大?

就這樣美國特朗普政府還要亂上添亂, 在情況尚未清楚的時候沖敘利亞政府軍發射戰斧導彈。 要知道敘政府軍可是伊敘打擊極端恐怖勢力的主力, 美國此舉到底是要反恐, 還是要幫助極端分子挽回戰場頹勢呢?

敘利亞戰事已經演變成一場代理人戰爭, 成為各方角力博弈的血肉磨坊, 據說美國已經為此付出了約20億美元的開銷, 結果就是造成十幾萬敘平民傷亡、歐洲迎來數以百萬計的難民狂潮, 世界的和平安寧變成一種奢望, 人類的道德是非標準被嚴重扭曲。

——筆者從詭異而紛亂的中東局勢中, 看到了美歐偽善、冷酷和殘忍的醜惡嘴臉。

還是閑言少敘書歸正傳吧。 多特蒙德爆炸案的疑兇手段讓人不恥, 其呼籲德國撤離敘利亞的訴求, 還真的可能引起部分人的心理共鳴。 美歐西方各國為了一己私利, 動輒以大前欺小述諸武力, 視國際準則如兒戲, 粗暴破壞別國的主權干涉其內政, 由此形成國際秩序的一地雞毛, 正變成滋生全球極端恐怖主義土壤。

因此多特蒙德爆炸案的幕後真凶不是別人, 恰恰是美歐西方勢力自己。

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什麼叫自食其果, 多特蒙德爆炸已給出響亮的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