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50億砸向高新!西安建首條雲軌,2018年底通車——西安北郵線上

2016年10月13日, 世界第一條”雲軌“在深圳開通, 自此獲得極大的關注。 西安雲軌, 從2016年11月17日簽訂協定落戶至今, 同樣備受矚目。

自2017年9月高新區批復高新雲軌示範線專案立項以來,

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有序展開。 這條獨一無二的雲軌, 預計 2018 年 1 月開工建設, 2018 年 12 月通車試運營, 總工期為 11 個月。 雲軌, 是比亞迪電子、汽車和新能源等之後的全新的產業矩陣。

就在2017年1月11日,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西安是比亞迪汽車的發展起點, 是比亞迪除深圳總部外, 產業投資最全最大的城市。 ”

雲軌, 本名叫“跨座式單軌”, 類似於空中小火車。 研發達到五年, 投資五十億元。 運能為1-3萬人/小時(單向), 最高時速可達80km/小時。

西安第一條雲軌, 最終由落戶高新區。 這條雲軌, 將橫貫大高新區域, 涉及到三大區域:國際軟體園區域、錦業路片區、長安科技產業園片區、高新新區等區域。 這將解決包括軟體新城、西三化和高新產業區的交通問題,

也是未來“西安萬億科創大走廊”的核心片區。

西安“雲軌”的網站:

時速|80km/h

全長|16.66km(均為高架線)

車站|17座

建設投資|約50億

北起魚化寨, 沿富魚路南側敷設, 上跨西三環, 于富魚路與雲水一路交叉口折向南進入雲水一路, 沿雲水一路西側綠帶內敷設,

設雲水一路站、天谷四路站、省圖書館站、軟體新城站。

線路出軟體新城站, 後轉向東沿科技八路路中敷設, 設華為站。 後跨越丈八立交西南側匝道, 沿西三環路中敷設, 沿丈八西路路中敷設, 設丈八西社區站、丈八五路站。

接著線路折向南, 進入丈八四路, 沿路中敷設, 沿線設丈八四路站, 與在建六號線接駁, 至南三環前, 線路轉向路西側敷設, 上跨南三環(繞城高速)後進入博士路轉向路中敷設, 設錦業二路站、紫薇田園都市站。 接著線路折向西進入資訊大道沿路中敷設, 設時代廣場站、發展大道站、西太路站。 之後, 穿越出口加工區後, 沿畢原二路路中敷設, 設比亞迪站。

隨後折向南進入上林苑一路, 沿路西側地塊內(比亞迪廠區)敷設,

設祝村站, 與規劃十五號線接駁, 後折向西南沿經二十六路路西側敷設, 至線路終點, 設緯二十八路站。

這條雲軌, 將接駁地鐵3、6、15號線等軌道交通, 連接科技路、西三環、科技八路、西太路等城市主幹道, 成為大高新片區的重要“大動脈”。 從城市、文化和產業意義上講, 它也是一條“產業之路”、“科技之路”和“生態之路”。

“西安雲軌”重要網站全景解讀

▲魚化寨

▲省圖書館(新館)

▲華為西安研究所

▲丈八四路與錦業路十字

▲紫薇田園都市

▲比亞迪工業園

這一次, 西安“雲軌”真的要來了

2017年3月31日下午, 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帶市級領導及部門負責人, 調研比亞迪草堂廠區和高新廠區。 王永康強調, 要主動上門提供服務, 當好貼心“店小二”, 支援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做新。

▲2017年3月31日, 明確了雲軌的投產時間

▲2018年1月11日,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擴產項目簽約儀式

在本次考察中,西安“雲軌”投產時間得以確定: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2016年底,純電動客車、‘雲軌’、智慧終端機製造(手機)三個項目落戶西安,總投資五十億元。目前,三個項目已按預定計劃陸續開工建設,力爭今年七月陸續投產。今年,比亞迪在西安各產業總產值預計可超過300億元,同比增長30%。”

王傳福最後表示:“我們對西安的投資環境很滿意,將繼續加大在西安的投資力度,深化雙方合作,落地更多專案,為大西安大發展做出新貢獻。”

雲軌部分組圖曝光,整體看上去高大上。

①月臺及公共空間

雲軌運行軌道離地二三十米,沿途建設在道路綠化帶上。月臺,再佔用軌道往上十多米的高度。月臺的利用率比地鐵高出不少。一個 A 型雲軌月臺樓高三層,一樓是車站大廳、二樓是候車大廳、三樓是乘車大廳。

從一樓刷卡進入二樓候車廳,與高鐵站一樣,提供各項簡單服務。三樓乘車大廳採用與地鐵一樣的屏障門設計,車廂抵達之後屏障門與車門一起打開,地面與車廂之間的空隙也比地鐵要小,關懷出行困難人士。

一樓到三樓,有很多LCD 螢幕,即時顯示路線的運營狀況、班車抵達時間、通行效率等等,使用者可通過手機終端查詢到即時的資訊。未來,這些網站會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實現全無人化的管理。

整個月臺面積,只有地鐵三分之一甚至更小。由於月臺內面積有限,按照 A 型雲軌服務類型,單靠一層的乘車區將無法容納每小時 1.4 萬人次的通行疏導。所以, A 型雲軌設計出三層的月臺以便疏導乘客。

②雲軌內部空間

車廂與地面之間縫隙不足 1+釐米,大幅度降低出行障礙人士的上下車困難。屏障門與車廂緊密相連,中間的縫線也比地鐵要小。連接處也採用防滑的設計,有效杜絕在下雨天氣上下車腳板底打滑的現象。

車內第一感受,氛圍很親切。車廂內採用金屬顏色和綠色作為主色調,綠色主要是強調比亞迪的綠色夢想。雲軌是比亞迪繼 I.T 、汽車、新能源之後的第四個產業。

整個載員車廂的採光度很好,觀感效果很強。得益於車廂中的大面積玻璃,視窗玻璃採用高強度材質並且提供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車門周圍,還設置很厚的隔音膠條,在高速運行中能隔絕一定的胎噪和風噪。

未來的世界,是科技與智慧的時代。雲軌同樣如此,在極端特殊斷電情況下通過儲能電池繼續行駛 10 公里,確保乘客安全抵達月臺。未來將實現無人駕駛,但測試階段的牽引車仍需要一位元駕駛員駕駛。

雲軌,號稱“治堵神器”,是比亞迪繼IT、汽車、新能源之後的第四個創新產業。學習IT,人工智慧到西安北郵線上,

2018,選擇北郵線上IT教育,幫你找份好工作!

▲2018年1月11日,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擴產項目簽約儀式

在本次考察中,西安“雲軌”投產時間得以確定: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2016年底,純電動客車、‘雲軌’、智慧終端機製造(手機)三個項目落戶西安,總投資五十億元。目前,三個項目已按預定計劃陸續開工建設,力爭今年七月陸續投產。今年,比亞迪在西安各產業總產值預計可超過300億元,同比增長30%。”

王傳福最後表示:“我們對西安的投資環境很滿意,將繼續加大在西安的投資力度,深化雙方合作,落地更多專案,為大西安大發展做出新貢獻。”

雲軌部分組圖曝光,整體看上去高大上。

①月臺及公共空間

雲軌運行軌道離地二三十米,沿途建設在道路綠化帶上。月臺,再佔用軌道往上十多米的高度。月臺的利用率比地鐵高出不少。一個 A 型雲軌月臺樓高三層,一樓是車站大廳、二樓是候車大廳、三樓是乘車大廳。

從一樓刷卡進入二樓候車廳,與高鐵站一樣,提供各項簡單服務。三樓乘車大廳採用與地鐵一樣的屏障門設計,車廂抵達之後屏障門與車門一起打開,地面與車廂之間的空隙也比地鐵要小,關懷出行困難人士。

一樓到三樓,有很多LCD 螢幕,即時顯示路線的運營狀況、班車抵達時間、通行效率等等,使用者可通過手機終端查詢到即時的資訊。未來,這些網站會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實現全無人化的管理。

整個月臺面積,只有地鐵三分之一甚至更小。由於月臺內面積有限,按照 A 型雲軌服務類型,單靠一層的乘車區將無法容納每小時 1.4 萬人次的通行疏導。所以, A 型雲軌設計出三層的月臺以便疏導乘客。

②雲軌內部空間

車廂與地面之間縫隙不足 1+釐米,大幅度降低出行障礙人士的上下車困難。屏障門與車廂緊密相連,中間的縫線也比地鐵要小。連接處也採用防滑的設計,有效杜絕在下雨天氣上下車腳板底打滑的現象。

車內第一感受,氛圍很親切。車廂內採用金屬顏色和綠色作為主色調,綠色主要是強調比亞迪的綠色夢想。雲軌是比亞迪繼 I.T 、汽車、新能源之後的第四個產業。

整個載員車廂的採光度很好,觀感效果很強。得益於車廂中的大面積玻璃,視窗玻璃採用高強度材質並且提供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車門周圍,還設置很厚的隔音膠條,在高速運行中能隔絕一定的胎噪和風噪。

未來的世界,是科技與智慧的時代。雲軌同樣如此,在極端特殊斷電情況下通過儲能電池繼續行駛 10 公里,確保乘客安全抵達月臺。未來將實現無人駕駛,但測試階段的牽引車仍需要一位元駕駛員駕駛。

雲軌,號稱“治堵神器”,是比亞迪繼IT、汽車、新能源之後的第四個創新產業。學習IT,人工智慧到西安北郵線上,

2018,選擇北郵線上IT教育,幫你找份好工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