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沒有成吉思汗的三句臨終遺言,元朝不知是否還在

1225年秋, 經過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回到了蒙古草原。 因西夏背盟, 主將木華黎含恨而死, 成吉思汗不顧64歲高齡, 堅持親征西夏。 途中圍獵受傷, 高燒不起, 但他仍不退兵。 西夏王被迫派使者求降。

成吉思汗病危, 在六盤山休養, 留下了三條著名的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 聯宋滅金。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 成吉思汗在六盤山下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 年66歲。

第一條:窩闊台汗繼承汗位

成吉思汗在臨死前, 再次把諸子召到身邊, 要他們精誠團結, 服從窩闊台的領導, 他重申:“如果你們希望舒服自在地了此一生, 享有君權和財富的果實, 那麼, 如我在不久以前已經讓你們知悉的那樣, 我的告誡是:窩闊台將繼承我的汗位, 因為他比你們高出一格。 他的意志堅定卓絕, 他的見識穎敏優越。 憑藉他的靈驗的勸告和良好的見解, 軍隊和人民的管轄以及帝國邊界的保衛將得以實現。 因此, 我指定他為我的繼承人, 把帝國的鑰匙放在他的英勇才智的手中。 ”

按照封建制度, 帝王駕崩後立即由他指定的繼承人登基。 但是, 由於蒙古的庫裡勒台制(部落議事會制度)仍起作用, 窩闊台不能因其父的遺命繼位,

而要等庫裡勒台的最後決定。 王位空缺的兩年內, 拖雷監攝國政。

西元1229年秋, 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舉行大會, 推選新大汗。 大會爭議了40天, 宮廷內有人恪守舊制, 主張立幼子拖雷, 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 此時術赤已死, 察合台全力支持窩闊台;拖雷勢孤,

只得擁立窩闊台。 經過與會貴族的再三敦促、勸進, 窩闊台終於服從其父的遺旨, 採納眾弟兄的勸告, 繼承汗位, 是為元太宗。

第二條:滅掉西夏

眼見著自己將一病不起, 這都是不忠的西夏人導致的。 成吉思汗憤恨不已, 他決心要把出爾反爾的西夏消滅乾淨,

殺死!而他本人卻不能親手做到了。 所以, 他留下了第二道遺囑:一方面令部屬隱瞞自己的死訊, 使西夏人不再改變投降的主意, 使其國王親自來到蒙古大軍的營帳, 另一方面, 他又密令, 要將唐兀人, 自父母及其子孫, 全部斬盡殺絕, 作為他遺體前的祭品。

1227年8月18日,成吉思汗死於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終年66歲。成吉思汗的部下嚴格執行他的遺囑,秘不發喪,等西夏最後一個皇帝來到大汗帳篷外行禮時,以為成吉思汗只是生了病不能見他。三天后,西夏末帝被殺。蒙古大軍進入興慶府(即今寧夏銀川)後,大肆屠殺。

在成吉思汗的第二道遺囑下,西夏被滅,從此再未復蘇。

第三條:聯宋滅金

1232年.金哀宗急調黃河沿岸守軍20萬,至禹山一帶阻擊。拖雷率兵近4萬人避開金援兵多路北上,置主力于金援兵必經之地鈞州西南三峰山一帶設伏,並以3000輕騎誘金主力入伏。金援兵中計,尾隨蒙古輕騎且戰且行,時逢連降大雪,泥淖沒脛,3日不得休息和飲食,人馬疲憊,戰力銳減。拖雷乘機以圍三缺一,虛留生路,敵疲我逸,伺機消滅戰法,以不足5萬的兵力,發起鈞州三峰山會戰。在金軍將士僵立雪中、饑腸轆轆的情況下,蒙古軍故意讓開一條道路,金軍主力向鈞州倉皇出逃。蒙古軍伏兵四起,殲金軍精銳15萬,俘殺金帥完顏合達、移刺蒲阿。潼關金將李平聞訊後投降,黃河以南10餘州皆為蒙古軍所占。

三月,窩闊台命部將速不台、塔察兒率軍3萬圍攻南京,以炮數百門攻城。守城軍民使用震天雷、飛火槍等奮勇抗擊,激戰16晝夜。時值大疫,雙方死傷慘重,遂暫時議和。八月,蒙古軍在鄭州附近殲滅金兵10余萬,至此,金軍主力所剩無幾。十二月,金哀宗見南京糧盡援絕,率少數臣將輾轉奔歸德、亳州,爾後去蔡州。

1233年,南京守將崔立向蒙古軍投降。同年八月,蒙古使者王械與南宋達成聯兵滅金協定。南宋出兵占金壽州、唐州等地,並拒絕金哀宗借糧請求。九月,塔察兒率蒙古軍圍攻蔡州,屢敗金軍。十一月,南宋應約遣江陵府副都統制孟珙率軍2萬、運米30萬石,與蒙古軍會師蔡州域下,聯兵攻城。

1234年正月初十,金哀宗傳位於末帝完顏承麟。十一日,宋軍、蒙古軍破城。哀宗自縊,承麟被殺,金亡。

1227年8月18日,成吉思汗死於六盤山附近的清水縣,終年66歲。成吉思汗的部下嚴格執行他的遺囑,秘不發喪,等西夏最後一個皇帝來到大汗帳篷外行禮時,以為成吉思汗只是生了病不能見他。三天后,西夏末帝被殺。蒙古大軍進入興慶府(即今寧夏銀川)後,大肆屠殺。

在成吉思汗的第二道遺囑下,西夏被滅,從此再未復蘇。

第三條:聯宋滅金

1232年.金哀宗急調黃河沿岸守軍20萬,至禹山一帶阻擊。拖雷率兵近4萬人避開金援兵多路北上,置主力于金援兵必經之地鈞州西南三峰山一帶設伏,並以3000輕騎誘金主力入伏。金援兵中計,尾隨蒙古輕騎且戰且行,時逢連降大雪,泥淖沒脛,3日不得休息和飲食,人馬疲憊,戰力銳減。拖雷乘機以圍三缺一,虛留生路,敵疲我逸,伺機消滅戰法,以不足5萬的兵力,發起鈞州三峰山會戰。在金軍將士僵立雪中、饑腸轆轆的情況下,蒙古軍故意讓開一條道路,金軍主力向鈞州倉皇出逃。蒙古軍伏兵四起,殲金軍精銳15萬,俘殺金帥完顏合達、移刺蒲阿。潼關金將李平聞訊後投降,黃河以南10餘州皆為蒙古軍所占。

三月,窩闊台命部將速不台、塔察兒率軍3萬圍攻南京,以炮數百門攻城。守城軍民使用震天雷、飛火槍等奮勇抗擊,激戰16晝夜。時值大疫,雙方死傷慘重,遂暫時議和。八月,蒙古軍在鄭州附近殲滅金兵10余萬,至此,金軍主力所剩無幾。十二月,金哀宗見南京糧盡援絕,率少數臣將輾轉奔歸德、亳州,爾後去蔡州。

1233年,南京守將崔立向蒙古軍投降。同年八月,蒙古使者王械與南宋達成聯兵滅金協定。南宋出兵占金壽州、唐州等地,並拒絕金哀宗借糧請求。九月,塔察兒率蒙古軍圍攻蔡州,屢敗金軍。十一月,南宋應約遣江陵府副都統制孟珙率軍2萬、運米30萬石,與蒙古軍會師蔡州域下,聯兵攻城。

1234年正月初十,金哀宗傳位於末帝完顏承麟。十一日,宋軍、蒙古軍破城。哀宗自縊,承麟被殺,金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