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大頭與兩個邵陽人的恩怨


劉坤一是誰把他扶上馬, 使他最終爬上權力巔峰?是一位邵陽人。 又是誰把他從洪憲皇帝的寶座上拉下馬?還是一位邵陽人。

袁世凱的伯樂:劉坤一

如果說袁世凱是一匹千里馬, 那麼發現他的伯樂, 便是湖南邵陽人劉坤一。 劉坤一本是湘軍統帥, 袁世凱是淮軍部將。 然而, 劉坤一卻能摒棄門戶之見, 先後兩次保薦出身淮系的袁世凱。

第一次是在甲午戰爭中淮軍一敗塗地、日寇長驅直入的危難時刻, 劉坤一於光緒二十年十二月二日(1894年12月28日)被光緒帝任為欽差大臣。 劉氏奉旨出關督師時, 發現在關外前敵營務處做轉運工作的袁世凱辦事幹練穩妥, 甚是喜歡, 感歎人才難得。 《馬關條約》簽訂後, 劉坤一立馬請求朝廷將自己部下、失職統領革職嚴懲, 同時向朝廷保薦袁世凱接替:“北洋前敵營務處浙江溫處道袁世凱, 名家之子, 於軍務及時務均肯留心講求。

前在朝鮮多年, 聲績懋著, 早在朝廷洞察之中。 臣抵關津後, 與該道時常往來, 見其膽識優長, 性情忠篤, 辦事皆有條理, 為方面中出色之員。 ……知兵文臣甚少如袁世凱者。 ”

劉坤一花費這麼多的文字對袁世凱予以肯定, 可見他對袁世凱厚愛有加。 劉坤一的保薦, 直接促成了袁世凱“迅即來京, 交吏部帶領引見”, 得以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

第二次是劉坤一以兩江總督之身兼任主持清廷國防工作時, 當時, 在小站練兵的兩位主帥胡燏棻、漢娜根辭職。 在劉坤一的大力推薦下, 光緒正式召見了袁世凱, 並把練兵重任

交給了袁世凱, 使他獲得了一次培植親信的大好機會。

與袁世凱發跡相關的三大元老, 劉坤一對袁世凱一再扶持薦舉,

所做的工作是最給力的;張之洞與袁氏恩怨相連, 關係時親時疏;即便被人看作是同一“山頭”的李鴻章, 也不看好袁世凱。 而劉坤一, 原本對李鴻章的北洋系相當不滿, 獨獨對與之素無淵源的袁世凱青睞有加,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愛才。 海陸接連大敗、湘淮兩軍都暮氣深重之時, 劉坤一“國難思良將”, 從勇於任事、善於任事的袁凱身上, 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在給翁同龢的信中, 表達了不拘一格求人才的急切心情。 因為求才若渴, 以至於饑不擇食, 劉坤一提出“唯能是予, 不必其流品何如”的主張, 為袁世凱這種有能無品的“人物”進入政治核心, 奠定了基礎。

劉坤一對袁世凱不僅“扶上馬”, 而且不斷地“送上一程”。 他把與張之洞共同締造的一支洋槍洋炮裝備的“自強軍”拱手送歸袁世凱的麾下;當袁世凱領銜參劾端王、剛毅等人主戰誤國時,

劉坤一又率先署名支持。 劉坤一何等人物, 他的舉薦, 對袁世凱有這麼大的意義?我們只要看看張謇致送劉坤一的挽聯, 便可想見”, 得以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

第二次是劉坤一以兩江總督之身兼任主持清廷國防工作時, 當時, 在小站練兵的兩位主帥胡燏棻、漢娜根辭職。 在劉坤一的大力推薦下, 光緒正式召見了袁世凱, 並把練兵重任交給了袁世凱, 使他獲得了一次培植親信的大好機會。

與袁世凱發跡相關的三大元老, 劉坤一對袁世凱一再扶持薦舉, 所做的工作是最給力的;張之洞與袁氏恩怨相連, 關係時親時疏;即便被人看作是同一“山頭”的李鴻章,

也不看好袁世凱。 而劉坤一, 原本對李鴻章的北洋系相當不滿, 獨獨對與之素無淵源的袁世凱青睞有加,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愛才。 海陸接連大敗、湘淮兩軍都暮氣深重之時, 劉坤一“國難思良將”, 從勇於任事、善於任事的袁凱身上, 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在給翁同龢的信中, 表達了不拘一格求人才的急切心情。 因為求才若渴, 以至於饑不擇食, 劉坤一提出“唯能是予, 不必其流品何如”的主張, 為袁世凱這種有能無品的“人物”進入政治核心, 奠定了基礎。

劉坤一對袁世凱不僅“扶上馬”, 而且不斷地“送上一程”。 他把與張之洞共同締造的一支洋槍洋炮裝備的“自強軍”拱手送歸袁世凱的麾下;當袁世凱領銜參劾端王、剛毅等人主戰誤國時, 劉坤一又率先署名支持。劉坤一何等人物,他的舉薦,對袁世凱有這麼大的意義?我們只要看看張謇致送劉坤一的挽聯,便可想見。聯曰:

呂端大事不糊塗,東南半壁,五年之間,太保幸在;諸葛一生唯謹慎,鹹同兩朝,眾賢之後,新寧有光。

劉坤一在晚清的作用頗大,正是劉坤一的兩次推薦,成就了袁世凱日後的大紅大紫。袁世凱與蔡鍔:從朋友到政敵邵陽人劉坤一把袁世凱扶上馬,使之最終爬上權力巔峰;而另一個邵陽人則把袁皇帝拉下馬,使之遺臭萬年。

這人,便是討袁護國、再造共和的蔡鍔。

蔡鍔

蔡鍔和袁世凱的關係比較微妙。他要去日本東京找老師梁啟超,在長沙動身的時候只借得兩毛錢,到了漢口借親戚六元大洋,而袁世凱一送就是大洋一千元。蔡鍔能順利留學日本,與袁世凱的慷慨資助是分不開的。

蔡鍔以“士官三傑”的殊榮留學歸國後,在廣西、雲南等地從軍,與袁世凱沒有太多的交往,但袁世凱一直把他引為親信,蔡鍔也始終記著袁世凱的襄助之恩。1912年1月12日,已是雲南都督的蔡鍔在致電黎元洪時稱袁世凱“閎才偉略,實近代偉人,即孫中山先生亦曾有民國大總統宜推項城之論”。是因為政見不同,蔡鍔主張推翻君主專政制度,而世凱對清王朝死心塌地,蔡鍔便逐漸改變了對袁世凱的態度。

然而一旦清帝退位,南北議和,蔡鍔對袁世凱的態度就改變了。他曾幾次發表通電,堅決支持建都北京;他電賀袁世凱就任大總統,稱袁“閎才偉略,群望所歸”;他給上海各報館闢謠的電文中又說“況袁公一代偉人,中外欽仰”。袁世凱擔任總統期間,內戰紛爭,討袁之聲不斷,蔡鍔總是第一個站出來調停,主張以法律程式解決紛爭,力勸勿動兵。

1913年6月,“二次革命”前夕,黃興派原寶靖招討使譚心休至滇,約蔡鍔起兵,蔡鍔答道:“未可輕動。”譚心休說:“我等若再忍耐,袁賊必將做皇帝。”蔡鍔嚴正地說:“國體共和,載在約法。有人敢違約法,國人必起而共擊之,我就是第一個不饒他的。現在袁賊逆跡未彰,師出無名,故我主張暫時忍耐,時機未到,勸公等萬勿輕動。”譚心休怏怏而返。

然而,擁兵自重的袁世凱早已把整個國家看成囊中之物,鐵了心要做皇帝、搞家天下。蔡鍔與他交誼雖好,但政見截然相反,袁世凱心知肚明,故視蔡鍔為心腹之患,籠絡不成便想牢籠蔡鍔,1913年10月袁世凱電令雲南都督蔡鍔來京養病。蔡鍔到京,袁世凱表面上對他禮信,給了他一連串的官銜,如政治會議委員、參政院參政、將軍府將軍、陸海軍統率處辦事員、全國經界局督辦等,且幾乎天天召見,名義上是磋商政要,其實是提防他。

當蔡鍔摸清袁世凱的本性後,也將計就計,明裡“終日沉湎于曲院,以示頹唐”,不發表任何政見,而且逢人就說:“我們先生(梁啟超)是書呆子,不識時務。”暗中與梁啟超、黃興等人密商大計,準備找個機會返回西南起兵討袁。他甚至爽快地在贊同帝制簽名書上簽了名,以此迷惑袁世凱。儘管袁世凱緊緊監視著蔡鍔,但蔡鍔最終巧計脫身,繞道日本到了雲南。當初袁世凱曾對財政總長周學熙說,蔡鍔“精悍遠在黃興及諸民黨之上,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

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宣佈獨立,召集舊部,扯起了討袁護國的大旗。袁世凱至死都不能理解蔡鍔反對他稱帝,竟然是“為四萬萬國民爭人格”。而在蔡鍔看來,他之所以起義反袁,於公是為保衛民國,於私是出於個人感情,不忍心看到袁世凱開歷史的倒車,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劉坤一又率先署名支持。劉坤一何等人物,他的舉薦,對袁世凱有這麼大的意義?我們只要看看張謇致送劉坤一的挽聯,便可想見。聯曰:

呂端大事不糊塗,東南半壁,五年之間,太保幸在;諸葛一生唯謹慎,鹹同兩朝,眾賢之後,新寧有光。

劉坤一在晚清的作用頗大,正是劉坤一的兩次推薦,成就了袁世凱日後的大紅大紫。袁世凱與蔡鍔:從朋友到政敵邵陽人劉坤一把袁世凱扶上馬,使之最終爬上權力巔峰;而另一個邵陽人則把袁皇帝拉下馬,使之遺臭萬年。

這人,便是討袁護國、再造共和的蔡鍔。

蔡鍔

蔡鍔和袁世凱的關係比較微妙。他要去日本東京找老師梁啟超,在長沙動身的時候只借得兩毛錢,到了漢口借親戚六元大洋,而袁世凱一送就是大洋一千元。蔡鍔能順利留學日本,與袁世凱的慷慨資助是分不開的。

蔡鍔以“士官三傑”的殊榮留學歸國後,在廣西、雲南等地從軍,與袁世凱沒有太多的交往,但袁世凱一直把他引為親信,蔡鍔也始終記著袁世凱的襄助之恩。1912年1月12日,已是雲南都督的蔡鍔在致電黎元洪時稱袁世凱“閎才偉略,實近代偉人,即孫中山先生亦曾有民國大總統宜推項城之論”。是因為政見不同,蔡鍔主張推翻君主專政制度,而世凱對清王朝死心塌地,蔡鍔便逐漸改變了對袁世凱的態度。

然而一旦清帝退位,南北議和,蔡鍔對袁世凱的態度就改變了。他曾幾次發表通電,堅決支持建都北京;他電賀袁世凱就任大總統,稱袁“閎才偉略,群望所歸”;他給上海各報館闢謠的電文中又說“況袁公一代偉人,中外欽仰”。袁世凱擔任總統期間,內戰紛爭,討袁之聲不斷,蔡鍔總是第一個站出來調停,主張以法律程式解決紛爭,力勸勿動兵。

1913年6月,“二次革命”前夕,黃興派原寶靖招討使譚心休至滇,約蔡鍔起兵,蔡鍔答道:“未可輕動。”譚心休說:“我等若再忍耐,袁賊必將做皇帝。”蔡鍔嚴正地說:“國體共和,載在約法。有人敢違約法,國人必起而共擊之,我就是第一個不饒他的。現在袁賊逆跡未彰,師出無名,故我主張暫時忍耐,時機未到,勸公等萬勿輕動。”譚心休怏怏而返。

然而,擁兵自重的袁世凱早已把整個國家看成囊中之物,鐵了心要做皇帝、搞家天下。蔡鍔與他交誼雖好,但政見截然相反,袁世凱心知肚明,故視蔡鍔為心腹之患,籠絡不成便想牢籠蔡鍔,1913年10月袁世凱電令雲南都督蔡鍔來京養病。蔡鍔到京,袁世凱表面上對他禮信,給了他一連串的官銜,如政治會議委員、參政院參政、將軍府將軍、陸海軍統率處辦事員、全國經界局督辦等,且幾乎天天召見,名義上是磋商政要,其實是提防他。

當蔡鍔摸清袁世凱的本性後,也將計就計,明裡“終日沉湎于曲院,以示頹唐”,不發表任何政見,而且逢人就說:“我們先生(梁啟超)是書呆子,不識時務。”暗中與梁啟超、黃興等人密商大計,準備找個機會返回西南起兵討袁。他甚至爽快地在贊同帝制簽名書上簽了名,以此迷惑袁世凱。儘管袁世凱緊緊監視著蔡鍔,但蔡鍔最終巧計脫身,繞道日本到了雲南。當初袁世凱曾對財政總長周學熙說,蔡鍔“精悍遠在黃興及諸民黨之上,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

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宣佈獨立,召集舊部,扯起了討袁護國的大旗。袁世凱至死都不能理解蔡鍔反對他稱帝,竟然是“為四萬萬國民爭人格”。而在蔡鍔看來,他之所以起義反袁,於公是為保衛民國,於私是出於個人感情,不忍心看到袁世凱開歷史的倒車,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