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戰最悲壯的七場戰役,這場持續6年的大戰直接拖垮日本內閣

長達13年的抗日戰爭, 給古老的華夏大地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日本侵略者依仗著軍事力量的一時之強, 在中國燒殺搶掠為所欲為。 然而, 即便是我們處於歷史最低谷中, 彈丸小國也無法使自己的陰謀詭計得逞。 整個抗戰中, 大大小小戰役數不勝數, 我們就來盤點其中最為慘烈的幾場戰役, 回顧一番先烈們的光輝事蹟。

7.徐州會戰

1938年初, 日軍的軍事行動取得了巨大勝利。 不過, 日本人並不滿足, 還想擴大戰果, 於是將進攻重點瞄準了津浦鐵路。 這條交通線連結著華中和華北兩大戰場, 戰略地位可謂是非常重要。 為了達到戰略目的, 日軍一連調集了8個師、3個旅和2個支隊, 總兵力多達24萬人。 而中國軍隊第五戰區為李宗仁指揮, 先後調集64個師共計60萬人應戰。 這場戰役的主戰場位於徐州北部地方, 經過慘烈的交鋒, 中國軍隊大大拖緩了日軍的進攻節奏。

值得一提的是, 人人皆知的台兒莊戰役就發生在徐州會戰中。

6.常德會戰

整個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場戰役的慘烈能跟斯大林格勒戰役相提並論, 而常德會戰卻被史家稱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943年11月初, 日軍的10萬精銳部隊兵分四路, 向湖南省常德市進攻。

日軍對這場戰役有多重視?他們幾乎調集了整個戰區的戰機, 另外還公然派出了毒氣部隊。 中國軍隊不畏強敵, 先後有20萬人在這座城市集結。 雖然武器裝備上遭受碾壓, 但中國將士們不畏強敵, 戰爭從11月2日一直持續到12月20日, 雙方從槍炮一直打到肉搏, 中國軍隊傷亡5萬, 而日軍也在付出4萬人的代價後開始全面撤退。

5.太原會戰

歷史上有名的“平型關大捷”可謂是家喻戶曉, 但這場大捷身後的卻是一場慘烈的戰役。 1937年夏季末, 時任關東軍參謀長的東條英機授意察哈爾兵團在多倫設立指揮部, 隨後, 4個日軍旅團和9個偽蒙騎兵師沿平綏路進犯蒙疆;與此同時, 精銳的日軍第五師團為該部隊提供策應。 中國軍隊則在蔚縣、平型關間及天鎮、陽高等地層層設伏, 以拖緩日軍的進軍速度, 同時, 第二戰區主力在太原集結。 此役, 中國軍隊總兵力達到58萬, 傷亡超過10萬;日軍總兵力約14萬, 傷亡約3萬。 天鎮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 皆出自這場會戰。

4.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雖然輸得比較窩囊可惜, 但其過程也是悲壯慘烈的。 整個戰役, 日軍集結30萬大軍, 出動飛機300架, 軍艦數十艘, 這樣規模的兵力放在整個二戰, 對日本來說也是非常奢侈的。 1937年8月13日, 日軍對上海發動進攻, 很快就遭到了70萬中國軍隊的阻擊。 然而, 由於中國軍隊方面的戰略戰術失誤,加上實力上的差距,中國軍隊很快就在戰場上節節敗退。11月12日,上海淪陷。雖然這場戰役充滿遺憾,但它也有好的一面:日軍叫囂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畫落空,日軍損失精銳4萬人,此役過後,不得不進行戰略調整。

3.衡陽保衛戰

衡陽保衛戰之慘烈,使美國國會圖書館都對其作了詳細的記錄。1944年,日軍對湖南省衡陽市發動進攻。衡陽在當時並非戰略重鎮,中國守軍只有不到2萬;日軍總兵力超過10萬,在絕對的劣勢面前,中國軍隊英勇無畏,多次擊退日軍瘋狂進攻。實際上,衡陽只是日軍計畫中途經的一個“小障礙”,然而,悲壯的衡陽保衛戰卻一直持續了48天。戰役過程中,中國軍隊不斷增援,給日軍造成了恐怖的損失。戰役結束後,日軍損失7萬人,中國軍隊傷亡達到11.5萬。雖然最終戰敗了,但這場戰役極大提升了中國軍民抗戰的信心,是中華民族大無畏精神的體現。不少先烈就像這張照片一樣,只留下一個模糊的身影,便毅然向戰場走去。

2.武漢會戰

1938年6月,日軍將戰略重心瞄準了中國第二大城市武漢。中國軍隊對武漢作了重點佈防,先後調動海陸空軍共計14個集團軍、50個軍、飛機200架、各類戰艦30多艘,總兵力達到110萬人。整個會戰中,雙方共爆發大小戰鬥數百次,巨大的損耗直接影響了戰爭形勢:此役,中國軍隊以40萬人的代價對日軍造成了25.7萬的損失,日軍實力遭遇極大打擊,不得不暫時放棄進攻,抗日戰爭從此進入戰略僵持階段。

1.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無疑是偉大的。

從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中日雙方在長沙展開了4次慘烈的攻防戰役。前兩次戰役雙方都宣稱自己獲勝,實際上中國軍隊損失更大,日軍的戰略卻遭受嚴重打擊。第三次長沙會戰是中國軍隊的完勝,前三次戰役,中國軍隊以13萬人的代價,對日軍造成了10.7萬人的傷亡。1944年5月,惱羞成怒的日軍集結36萬大軍發動總攻,30萬中國守軍經過英勇抗爭,最終寡不敵眾。6月19日,長沙淪陷。

雖然會戰最終還是輸了,但其戰略意義卻是無比重大的:中日雙方在這場持續6年的攻防戰中共投入超過166萬軍隊,整座長沙城淪為廢墟。這場戰役也直接拖垮了東條內閣,對抗戰甚至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局勢都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由於中國軍隊方面的戰略戰術失誤,加上實力上的差距,中國軍隊很快就在戰場上節節敗退。11月12日,上海淪陷。雖然這場戰役充滿遺憾,但它也有好的一面:日軍叫囂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畫落空,日軍損失精銳4萬人,此役過後,不得不進行戰略調整。

3.衡陽保衛戰

衡陽保衛戰之慘烈,使美國國會圖書館都對其作了詳細的記錄。1944年,日軍對湖南省衡陽市發動進攻。衡陽在當時並非戰略重鎮,中國守軍只有不到2萬;日軍總兵力超過10萬,在絕對的劣勢面前,中國軍隊英勇無畏,多次擊退日軍瘋狂進攻。實際上,衡陽只是日軍計畫中途經的一個“小障礙”,然而,悲壯的衡陽保衛戰卻一直持續了48天。戰役過程中,中國軍隊不斷增援,給日軍造成了恐怖的損失。戰役結束後,日軍損失7萬人,中國軍隊傷亡達到11.5萬。雖然最終戰敗了,但這場戰役極大提升了中國軍民抗戰的信心,是中華民族大無畏精神的體現。不少先烈就像這張照片一樣,只留下一個模糊的身影,便毅然向戰場走去。

2.武漢會戰

1938年6月,日軍將戰略重心瞄準了中國第二大城市武漢。中國軍隊對武漢作了重點佈防,先後調動海陸空軍共計14個集團軍、50個軍、飛機200架、各類戰艦30多艘,總兵力達到110萬人。整個會戰中,雙方共爆發大小戰鬥數百次,巨大的損耗直接影響了戰爭形勢:此役,中國軍隊以40萬人的代價對日軍造成了25.7萬的損失,日軍實力遭遇極大打擊,不得不暫時放棄進攻,抗日戰爭從此進入戰略僵持階段。

1.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無疑是偉大的。

從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中日雙方在長沙展開了4次慘烈的攻防戰役。前兩次戰役雙方都宣稱自己獲勝,實際上中國軍隊損失更大,日軍的戰略卻遭受嚴重打擊。第三次長沙會戰是中國軍隊的完勝,前三次戰役,中國軍隊以13萬人的代價,對日軍造成了10.7萬人的傷亡。1944年5月,惱羞成怒的日軍集結36萬大軍發動總攻,30萬中國守軍經過英勇抗爭,最終寡不敵眾。6月19日,長沙淪陷。

雖然會戰最終還是輸了,但其戰略意義卻是無比重大的:中日雙方在這場持續6年的攻防戰中共投入超過166萬軍隊,整座長沙城淪為廢墟。這場戰役也直接拖垮了東條內閣,對抗戰甚至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局勢都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