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磨蹭別光催,這些方法親測有效!

孩子進入terrible 2(可怕的2歲)之後, 懷裡那個香香軟軟的小天使就不見了, 開始一步步變成“小怪獸”。

這樣的狀況你有沒有經歷過?

馬上就要出門了, 拿著鞋子半天穿不上。 好不容易穿上了, 覺得不舒服又給脫了。

吃飯時拿著勺子吃一會兒玩一會兒, 對著水杯吐泡泡, 再發會兒呆。

9點開始催他上床睡覺, 10點能躺下就不錯了, 還總是特精神。

幹什麼都磨磨蹭蹭, 好像故意跟自己唱反調。 真的好生氣啊~

“快點!別磨蹭了!”你是否經常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自己急的怒髮衝冠, 孩子依舊巋然不動。

媽媽的音量與日俱增, 一堆大道理對著孩子blabla, 孩子不僅不聽, 抗擊打能力反而日漸增強。

孩子不急, 家長急甚至已經上升為全民熱點話題:

#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心梗#

#老娘我做錯了什麼, 要陪孩子做作業……#

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家長的絕望。

妞們, 心裡再著急, 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畢竟是親生的。

對付這些“小魔頭”, 需要一些耐心和方法。 以下方法我親測有效。

1

“利用”孩子的idol

有時候媽媽的話不管用, 搬出孩子心中喜歡的卡通形象, 他們會立刻變成乖寶寶。

童年時, 卡通形象是意見領袖一樣的存在。 遙想當年, 多少80、90後因為大力水手大口吃下菠菜~

節目裡, 包文婧就曾用這樣的方法對付女兒“餃子”。

吃飯時, 餃子只肯低頭吃土豆, 拒絕進食其它任何食物。 媽媽把勺子遞到嘴邊也要閉著嘴把頭扭開。

包文婧先是使出靈魂演技, 對著食物一通誇讚, 再試圖通過乾杯讓女兒喝湯, 餃子都不為所動。

最後只能使出殺手鐧:“小豬佩奇也是這麼吃的”。 餃子聽到立刻接過雞翅吃了起來。

媽媽說話不管用的時候, 只要搬出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 立刻見效~

——在此對小豬佩奇、巧虎、米奇、愛莎、蜘蛛俠投以最真誠的致謝。

2

比賽小遊戲

一些生活瑣事(如刷牙、吃飯、穿衣服), 沒那麼有趣, 孩子一開始會因為新鮮感想要親力親為, 但很快就會找各種藉口推脫不做。

如果把這些每日必修課變成遊戲, 就截然不同了。

孩子總是熱衷於比賽, 而且很想贏。

(嗯哼&jasper每週都要上演比誰大、比誰高、比誰跑得快的戲碼)

我們和孩子比賽。

早上起床時我會說“我們來比賽, 看誰穿衣服比較快”, 前一秒還賴在床上的小小包會立刻坐起來, 抓起衣服往身上穿。

快出門前我會說“我們來比賽, 看看誰穿鞋比較快”, 小小包一邊跑到門口拿鞋, 一邊說著“一定是我, 我是第一名”~

偶爾, 我會故意輸給孩子, 孩子先做完的成就感會讓他們願意把好習慣堅持下去。

——把枯燥的生活變得有趣, 是我們一生都要做的事啊

3

建立時間概念

孩子沒有時間概念,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對他們來說都一樣。

沒有時間上的緊迫感,孩子不覺得自己拖拉有什麼不好的。

想讓孩子感受到時間,有一些實用的小方法:

利用具體的事件

刷牙 = 唱一首歌的時間

洗澡 = 看一集動畫片的時間

媽媽上班 = 睡一覺的時間

借助一些小道具——沙漏、計時器

“沙漏漏完就要刷完牙齒”

“計時器響了以後就要睡覺了”

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五分鐘是很短的,15分鐘會稍微長一些,一個小時是更長的時間。抽象的時間,在孩子心裡有了具象的概念。

4

不要妥協

隨著語言能力的發育,孩子會變成小“談判專家”。

媽媽說:“快點洗澡吧” ,孩子會說:“再玩一會兒”。

媽媽說:“別看動畫片了”,孩子會說:“再看五分鐘”。

媽媽說:“快點睡覺!”,孩子會說:“媽媽我不困,一會兒再睡好嗎?”

見招拆招,什麼梗都接得住。

這時一定要立場堅定,千萬不要妥協。

只要說過一次“好吧”,就會進入惡性循環。5分鐘複5分鐘,5分鐘何其多。

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還會怕麼?

5

別“催”,多表揚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反暴力溝通》常年霸佔圖書銷售榜前幾名,這些專門教大家說話的書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很重要。

對待孩子,也是一樣。

在催促孩子的道路上,可能每個媽媽都用過一招絕殺——“我數到三”。孩子剛開始會乖乖聽話,但很快就會失效。或者是媽媽用這招管用,換成其他人帶孩子的時候又被打回原形。

孩子好習慣並沒有養成,只是“怕媽媽”而已。

妞們試著把曾經掛在嘴邊的:

“快點兒”

“已經半個小時了”

“別成天磨磨蹭蹭的”。

換成對孩子的鼓勵:

“看你多快~”

“做的不錯,再快點兒就好了”

“做的真棒,加油!”。

為了不讓我們失望,孩子也會盡力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小孩子很聰明,這些招數可能用過幾次就無法再“騙”到他們。但是孩子對於遵守規則有一種執念,只要好的習慣形成,就很容易堅持下去。

雖然孩子常常會讓我們急火攻心,但也需要想明白一件事,孩子就是慢啊~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孩子在磨蹭,實際上他們已經盡力了。

節目裡陳小春發現jasper沒有緊跟自己身後,瞬間暴怒,吼出:“hurry up!”(快點)

把後面拍照的路人都嚇跑了。

其實jasper每一步都走得很認真,努力不讓自己跌倒。

很多時候,孩子已經很努力了。你眼中的拖拉,可能是他在努力地堅持。

媽媽

我的手還不夠靈活

很難把扣子扣好

我的腿比較短

走的慢還常常會跌倒

你可以等等我嗎?

包媽碎碎念: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太焦慮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孩子在自己的節奏裡快樂的成長。

別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慢慢來。

正如龍應台書裡所寫的那樣:

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 回教徒和猶太人在彼此屠殺,衣索匹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 ● ●

精彩繼續

親愛的,你好,我是小小包麻麻,很高興能通過文字結識你。

我有兩個可愛的寶寶,我喜歡看書碼字,海淘購物,打扮孩子。我對育兒產品極度挑剔,偏執地滿世界給孩子尋找最靠譜的。

帶娃之餘我喜歡分享一些育兒方面的心得,有經驗分享、產品評測、親子遊記,當然也有心路歷程。

兩年來,不知不覺我已經寫了300多篇文章,其中超過10萬閱讀的就有將近100篇,下面我精選了部分閱讀超過30萬的原創文章並分享之,妞關注後就可以直接閱讀了。

3

建立時間概念

孩子沒有時間概念,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對他們來說都一樣。

沒有時間上的緊迫感,孩子不覺得自己拖拉有什麼不好的。

想讓孩子感受到時間,有一些實用的小方法:

利用具體的事件

刷牙 = 唱一首歌的時間

洗澡 = 看一集動畫片的時間

媽媽上班 = 睡一覺的時間

借助一些小道具——沙漏、計時器

“沙漏漏完就要刷完牙齒”

“計時器響了以後就要睡覺了”

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五分鐘是很短的,15分鐘會稍微長一些,一個小時是更長的時間。抽象的時間,在孩子心裡有了具象的概念。

4

不要妥協

隨著語言能力的發育,孩子會變成小“談判專家”。

媽媽說:“快點洗澡吧” ,孩子會說:“再玩一會兒”。

媽媽說:“別看動畫片了”,孩子會說:“再看五分鐘”。

媽媽說:“快點睡覺!”,孩子會說:“媽媽我不困,一會兒再睡好嗎?”

見招拆招,什麼梗都接得住。

這時一定要立場堅定,千萬不要妥協。

只要說過一次“好吧”,就會進入惡性循環。5分鐘複5分鐘,5分鐘何其多。

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還會怕麼?

5

別“催”,多表揚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反暴力溝通》常年霸佔圖書銷售榜前幾名,這些專門教大家說話的書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溝通,方式很重要。

對待孩子,也是一樣。

在催促孩子的道路上,可能每個媽媽都用過一招絕殺——“我數到三”。孩子剛開始會乖乖聽話,但很快就會失效。或者是媽媽用這招管用,換成其他人帶孩子的時候又被打回原形。

孩子好習慣並沒有養成,只是“怕媽媽”而已。

妞們試著把曾經掛在嘴邊的:

“快點兒”

“已經半個小時了”

“別成天磨磨蹭蹭的”。

換成對孩子的鼓勵:

“看你多快~”

“做的不錯,再快點兒就好了”

“做的真棒,加油!”。

為了不讓我們失望,孩子也會盡力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小孩子很聰明,這些招數可能用過幾次就無法再“騙”到他們。但是孩子對於遵守規則有一種執念,只要好的習慣形成,就很容易堅持下去。

雖然孩子常常會讓我們急火攻心,但也需要想明白一件事,孩子就是慢啊~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孩子在磨蹭,實際上他們已經盡力了。

節目裡陳小春發現jasper沒有緊跟自己身後,瞬間暴怒,吼出:“hurry up!”(快點)

把後面拍照的路人都嚇跑了。

其實jasper每一步都走得很認真,努力不讓自己跌倒。

很多時候,孩子已經很努力了。你眼中的拖拉,可能是他在努力地堅持。

媽媽

我的手還不夠靈活

很難把扣子扣好

我的腿比較短

走的慢還常常會跌倒

你可以等等我嗎?

包媽碎碎念: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太焦慮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孩子在自己的節奏裡快樂的成長。

別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慢慢來。

正如龍應台書裡所寫的那樣:

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 回教徒和猶太人在彼此屠殺,衣索匹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 ● ●

精彩繼續

親愛的,你好,我是小小包麻麻,很高興能通過文字結識你。

我有兩個可愛的寶寶,我喜歡看書碼字,海淘購物,打扮孩子。我對育兒產品極度挑剔,偏執地滿世界給孩子尋找最靠譜的。

帶娃之餘我喜歡分享一些育兒方面的心得,有經驗分享、產品評測、親子遊記,當然也有心路歷程。

兩年來,不知不覺我已經寫了300多篇文章,其中超過10萬閱讀的就有將近100篇,下面我精選了部分閱讀超過30萬的原創文章並分享之,妞關注後就可以直接閱讀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