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曬曬民生帳本 彰顯為民情懷

2017年, 瀘州市各區縣扎實推進民生工程,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 瀘州繼續實施十項民生工程, 突出辦好20件民生實事 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陣地竣工投用。

此外, 在脫貧攻堅方面, 江陽區著力實施貧困對象安居、醫療、教育、就業、廣電等工程, 完成住房“四改”429戶, 免除各類醫療費用524萬元, 減免幼兒保教、學生保險等費用143萬元, 新增廣電“戶戶通”850戶, 幫助就業705人。 全區脫貧群眾“一超六有”全部達標。

龍馬潭區九獅路。 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龍馬潭區:聚力均衡普惠於民

2017年, 龍馬潭區聚力優質均衡、普惠於民, 公共服務更加完善。

全區強力鞏固推進脫貧攻堅, 163戶418名貧困人口順利脫貧, 大沖頭村退出省級貧困村序列, 高品質實現全域脫貧目標。 強力推進教育高位均衡發展工程, 瀘州市第十二中學、玉帶河學校三期建成投用, 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600餘個, 啟動尹吉甫學校建設;全民創建健康城市, 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 分級診療有序推進, 醫保實現全國異地結算, 區婦幼計生服務中心、疾控中心遷建項目加快推進, 啟動區二人醫“三甲”醫院創建。 大力促進就業創業, 城鎮新增就業6035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4%以內。

大力推進“六個全覆蓋”工程, 即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農村灌溉全覆蓋、農村公交全覆蓋、農村電網國網改造全覆蓋、街鎮污水集中處理全覆蓋、農村通訊全覆蓋, 目前農村公交實現“村村通”、北郊水廠供水實現全覆蓋。 完成撫琴山水一期、竹林馨居、雙加機場安置房建設, 改造農村危房981戶。 持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 建成農民健身工程67個, 行政村體育設施實現全覆蓋。

同時, 龍馬潭區加快構建安全生產綜合治理體系, 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深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啟動“打造食品藥品安全龍馬潭”, 省級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示範縣通過驗收。 大力推進依法治區, 全面落實綜治領導責任制, 加快實施“智慧雲護城牆”工程,

開展安全文明社區創建, 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健全, 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納溪區大渡口鎮平橋村。 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納溪區:以人為本全面進步

2017年, 納溪區以人為本, 民生事業全面進步, 全面保障社會民生。

納溪區精准扶貧卓有成效。

全區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 全面完成6個貧困村、2212戶、6677人脫貧目標, 貧困村實現“一低五有”, 貧困戶實現“一超六有”。 落實“五個一”幫扶責任機制, 整合扶貧資金、涉農資金、資產收益, 建成貧困村連片產業基地2.1萬畝、種養殖基地32個, 新建硬化扶貧公路45公里, 10個省級貧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 同時, 統籌教育、醫療、民政、就業等政策資金7425萬元, 實現醫療扶貧“四個100%”, 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1362人。

納溪區民生事業協調發展。 2017年, 全區投入民生資金20.89億元, 占財政支出比重74%。 全區新增城鎮就業8300餘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完成146套公租房配租;堅持“把教育辦好、讓教育好辦”理念,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分通過國家評估驗收, “四育合一”教育模式和區域化同步課堂兩項經驗獲得教育部通報表揚,普高、職高均榮獲瀘州市教育品質綜合評價一等獎;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穩步推進,完成體檢17.3萬人次,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國家評審,成功創建“四川省免疫規劃示範區”;投入客運車輛30台,開行城鄉公交線路11條,實現中心村公交全覆蓋;開發社會救助系統,高效運行和監督各類救助行為;“三館一場一站一室”免費開放,建成“一卡通”基層點187個。

瀘縣交通基礎設施。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瀘縣:惠民工程提升福祉

2017年,瀘縣扎實推進惠民工程,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瀘縣向全縣人民承諾的年度民生實事全部兌現。

去年,瀘縣脫貧攻堅轉入新階段,22個扶貧專項、278個脫貧專案投入資金36億元,21個貧困村和7255戶、19921名貧困人口通過驗收脫貧;納入“回頭幫”的19個貧困村、14695戶39353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2017年脫貧標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整縣脫貧退出目標全面實現,成功轉入鞏固提升階段;民生改善實現新突破,縣域用電實現與瀘州主城區“同網同價”,安全飲水全域覆蓋,瀨溪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農村D級危房動態消除,免費體檢政策覆蓋全縣人民。

瀘縣加快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強力實施農村“4+1”基礎設施升級版工程;鎮村交通跨越提升,改造縣鄉公路38公里,建成“社社通”水泥路1834公里,規劃新建公路橋14座、農村便民橋17座,新開通城鎮公交線路44條,基本實現中心村全覆蓋。電網改造持續推進,完成整村農網改造27個、低壓台區改造87個;安全飲水保障有力,延伸管網600公里,依法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15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60.9%;農村環境有效治理,建成投用鎮級地埋式垃圾庫22個、垃圾房230座;16個中心村汙水處理廠、30個新村聚居點汙水處理設施加快建設,城鎮建成區雨汙管網工程建成投運。

同時,瀘縣公共服務極大改善,實施校舍改善專案18個,縣人醫三級乙等醫院成功創建,瀘州市首個縣級公共衛生中心建成投用,鎮衛生院“一站一館三區”全面建成。文化惠民深入開展,送文化下鄉3500餘場次,建成農民健身工程178個。社會保障擴面提標,發放城鄉低保30.8萬人次,社會保險覆蓋168萬人次,城鄉醫保參保率達98.4%。就業扶持不斷加強,轉移就業39萬人,發放就業創業補貼2521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3.3%。

合江縣堯壩鎮易地扶貧聚居點。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合江縣:開明開放共用發展

2017年,合江縣全縣上下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

合江縣緊盯“縣摘帽、34個貧困村退出、30049人脫貧、已脫貧人口鞏固提升”目標任務,貧困人口從8.2萬人降至9756人,貧困發生率從10.8%降至1.28%。農村面貌、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有了質的飛躍,農村群眾的生產環境、生活水準有了大幅改善。

合江縣打響交通攻堅三年大會戰,投資6.3億元實施交通重點專案28個,12座“渡改橋”加快推進,甘自路升級改造項目開工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277.8公里,全縣公路總里程達2300公里,基本實現“1小時合江”。同時,合江縣全面補齊農村短板,對鄉鎮中小學校、衛生院、便民服務中心、村文化室、村衛生室等進行全方位提升;完成284個行政村農網改造、解決3.6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實施農村住房安全專案2.3萬戶。創建省級“四好”新村34個,鄉村更加美麗、設施更加完善、農民更加幸福。

2017年,合江縣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統籌實施教育、醫療等9大民生工程、19件民生實事,新建天立國際學校,四川三河職業學院順利通過省政府人才培養評估;縣人民醫院在全市率先創成三乙醫院,與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結為緊密型醫聯體;縣政務服務中心即將竣工;新改建鄉鎮汙水處理廠17座。廣大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敘永縣江門鎮易地扶貧聚居點。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敘永縣:堅持投入惠及民生

2017年,敘永縣準確把握人民群眾迫切需求,堅持投入,高效推進各項民生工程,提高社會保障和社會治理能力,發展成果普惠於民。

——民生工程穩步推進。一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敘永三中完成一期工程建設;敘永職高完成改擴建;城西實驗學校竣工投用並招生。二是完善衛生服務體系。全面落實醫療扶貧“十免四補助”和“四個百分之百”,深入推進全民預防保健,省委書記王東明批示在全省推廣“瀘州模式、敘永經驗”;順利迎接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評估驗收。三是深入實施文化惠民。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42個貧困村文化室通過達標驗收;全民健身工作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先進。四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完成瀘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任務;開展“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脫貧攻堅、感恩奮進”等主題教育活動,用精神脫貧助推精准脫貧。

——社會保障效果明顯。敘永縣全面落實扶貧領域低保兜底政策,1.5萬名貧困群眾實現兜底保障;繼續實行“兩線合一”,提高低保保障線。縣城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成效顯著,府前街、岩頭上等棚改專案全面竣工,1473戶拆遷戶喜獲新房,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和地災搬遷3985戶;順利分配206套公租房,發放300戶住房租賃補貼。

在脫貧攻堅方面,敘永縣始終堅持抓脫貧、創示範,攻堅成效不斷彰顯。敘永縣順利通過省級脫貧考核驗收,完成42個貧困村退出貧困村序列、13535人減貧。

古藺縣雙沙鎮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古藺縣:著眼民生改善生活

2017年,古藺縣始終著眼民生工作,群眾生活有效改善。

——聚焦脫貧攻堅。去年,古藺縣新建聚居點37個,集中安置3359戶14552人,分散安置2755戶11207人;基本實現易地扶貧搬遷“五年任務、兩年完成”,搬遷體量位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一,代表四川省順利通過國家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檢查考核。產業扶貧成效顯著,統籌整合投入扶貧資金38.7億元、實施58個扶貧專案,累計發放小額扶貧貸款3.76億元、惠及貧困戶14944戶。脫貧退出精准扎實,嚴格對照國家、省級脫貧退出標準,集中項目資金精准補短,全面完成省下達的脫貧任務,同步推進5個貧困村、1.3萬貧困人口實現達標,貧困發生率降至5.7%,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古藺縣教育品質穩步提升,連續七年榮獲瀘州市高中教育教學品質綜合評估一等獎,教育投入位列全市第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序推進;義務教育“三免一補”、生源地助學貸款、中職助學貸款全面實施,榮獲全國陽光校餐示範縣。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基層醫療財政投入增幅居全市首位,在全市率先開展並基本完成覆蓋縣鄉村三級衛計專網建設,成為全省首批衛生資訊化建設示範縣;全民預防保健持續開展,體檢並建立健康檔案27.76萬人;榮獲全國中醫藥示範縣。

——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古藺縣實現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低保標準提至3400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6%、醫保參保率達98%,為16610名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為2.7萬名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開展創業技能培訓6800人,發放創業貸款3100萬元,城鎮新增就業49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記者 張婷 實習記者 梁新雨

“四育合一”教育模式和區域化同步課堂兩項經驗獲得教育部通報表揚,普高、職高均榮獲瀘州市教育品質綜合評價一等獎;全民預防保健工作穩步推進,完成體檢17.3萬人次,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國家評審,成功創建“四川省免疫規劃示範區”;投入客運車輛30台,開行城鄉公交線路11條,實現中心村公交全覆蓋;開發社會救助系統,高效運行和監督各類救助行為;“三館一場一站一室”免費開放,建成“一卡通”基層點187個。

瀘縣交通基礎設施。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瀘縣:惠民工程提升福祉

2017年,瀘縣扎實推進惠民工程,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瀘縣向全縣人民承諾的年度民生實事全部兌現。

去年,瀘縣脫貧攻堅轉入新階段,22個扶貧專項、278個脫貧專案投入資金36億元,21個貧困村和7255戶、19921名貧困人口通過驗收脫貧;納入“回頭幫”的19個貧困村、14695戶39353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2017年脫貧標準。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整縣脫貧退出目標全面實現,成功轉入鞏固提升階段;民生改善實現新突破,縣域用電實現與瀘州主城區“同網同價”,安全飲水全域覆蓋,瀨溪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農村D級危房動態消除,免費體檢政策覆蓋全縣人民。

瀘縣加快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強力實施農村“4+1”基礎設施升級版工程;鎮村交通跨越提升,改造縣鄉公路38公里,建成“社社通”水泥路1834公里,規劃新建公路橋14座、農村便民橋17座,新開通城鎮公交線路44條,基本實現中心村全覆蓋。電網改造持續推進,完成整村農網改造27個、低壓台區改造87個;安全飲水保障有力,延伸管網600公里,依法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15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60.9%;農村環境有效治理,建成投用鎮級地埋式垃圾庫22個、垃圾房230座;16個中心村汙水處理廠、30個新村聚居點汙水處理設施加快建設,城鎮建成區雨汙管網工程建成投運。

同時,瀘縣公共服務極大改善,實施校舍改善專案18個,縣人醫三級乙等醫院成功創建,瀘州市首個縣級公共衛生中心建成投用,鎮衛生院“一站一館三區”全面建成。文化惠民深入開展,送文化下鄉3500餘場次,建成農民健身工程178個。社會保障擴面提標,發放城鄉低保30.8萬人次,社會保險覆蓋168萬人次,城鄉醫保參保率達98.4%。就業扶持不斷加強,轉移就業39萬人,發放就業創業補貼2521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3.3%。

合江縣堯壩鎮易地扶貧聚居點。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合江縣:開明開放共用發展

2017年,合江縣全縣上下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

合江縣緊盯“縣摘帽、34個貧困村退出、30049人脫貧、已脫貧人口鞏固提升”目標任務,貧困人口從8.2萬人降至9756人,貧困發生率從10.8%降至1.28%。農村面貌、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有了質的飛躍,農村群眾的生產環境、生活水準有了大幅改善。

合江縣打響交通攻堅三年大會戰,投資6.3億元實施交通重點專案28個,12座“渡改橋”加快推進,甘自路升級改造項目開工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277.8公里,全縣公路總里程達2300公里,基本實現“1小時合江”。同時,合江縣全面補齊農村短板,對鄉鎮中小學校、衛生院、便民服務中心、村文化室、村衛生室等進行全方位提升;完成284個行政村農網改造、解決3.6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實施農村住房安全專案2.3萬戶。創建省級“四好”新村34個,鄉村更加美麗、設施更加完善、農民更加幸福。

2017年,合江縣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統籌實施教育、醫療等9大民生工程、19件民生實事,新建天立國際學校,四川三河職業學院順利通過省政府人才培養評估;縣人民醫院在全市率先創成三乙醫院,與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結為緊密型醫聯體;縣政務服務中心即將竣工;新改建鄉鎮汙水處理廠17座。廣大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敘永縣江門鎮易地扶貧聚居點。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敘永縣:堅持投入惠及民生

2017年,敘永縣準確把握人民群眾迫切需求,堅持投入,高效推進各項民生工程,提高社會保障和社會治理能力,發展成果普惠於民。

——民生工程穩步推進。一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敘永三中完成一期工程建設;敘永職高完成改擴建;城西實驗學校竣工投用並招生。二是完善衛生服務體系。全面落實醫療扶貧“十免四補助”和“四個百分之百”,深入推進全民預防保健,省委書記王東明批示在全省推廣“瀘州模式、敘永經驗”;順利迎接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評估驗收。三是深入實施文化惠民。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42個貧困村文化室通過達標驗收;全民健身工作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先進。四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完成瀘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任務;開展“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脫貧攻堅、感恩奮進”等主題教育活動,用精神脫貧助推精准脫貧。

——社會保障效果明顯。敘永縣全面落實扶貧領域低保兜底政策,1.5萬名貧困群眾實現兜底保障;繼續實行“兩線合一”,提高低保保障線。縣城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成效顯著,府前街、岩頭上等棚改專案全面竣工,1473戶拆遷戶喜獲新房,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和地災搬遷3985戶;順利分配206套公租房,發放300戶住房租賃補貼。

在脫貧攻堅方面,敘永縣始終堅持抓脫貧、創示範,攻堅成效不斷彰顯。敘永縣順利通過省級脫貧考核驗收,完成42個貧困村退出貧困村序列、13535人減貧。

古藺縣雙沙鎮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古藺縣:著眼民生改善生活

2017年,古藺縣始終著眼民生工作,群眾生活有效改善。

——聚焦脫貧攻堅。去年,古藺縣新建聚居點37個,集中安置3359戶14552人,分散安置2755戶11207人;基本實現易地扶貧搬遷“五年任務、兩年完成”,搬遷體量位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一,代表四川省順利通過國家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檢查考核。產業扶貧成效顯著,統籌整合投入扶貧資金38.7億元、實施58個扶貧專案,累計發放小額扶貧貸款3.76億元、惠及貧困戶14944戶。脫貧退出精准扎實,嚴格對照國家、省級脫貧退出標準,集中項目資金精准補短,全面完成省下達的脫貧任務,同步推進5個貧困村、1.3萬貧困人口實現達標,貧困發生率降至5.7%,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古藺縣教育品質穩步提升,連續七年榮獲瀘州市高中教育教學品質綜合評估一等獎,教育投入位列全市第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序推進;義務教育“三免一補”、生源地助學貸款、中職助學貸款全面實施,榮獲全國陽光校餐示範縣。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基層醫療財政投入增幅居全市首位,在全市率先開展並基本完成覆蓋縣鄉村三級衛計專網建設,成為全省首批衛生資訊化建設示範縣;全民預防保健持續開展,體檢並建立健康檔案27.76萬人;榮獲全國中醫藥示範縣。

——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古藺縣實現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低保標準提至3400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6%、醫保參保率達98%,為16610名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為2.7萬名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開展創業技能培訓6800人,發放創業貸款3100萬元,城鎮新增就業49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記者 張婷 實習記者 梁新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