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佛系”餃子店:全店只有一張桌子 付錢找錢全憑自覺

在廈門鬥西路的小巷子裡, 藏著一家小小的素食餃子館。

店面不大, 也就15平方米, 整面玻璃窗與玻璃門。

店裡只有一張大桌子, 客人來了, 無論陌生還是熟悉, 都圍著一張桌子吃飯。 時常桌子這邊坐著上班族, 另一邊就坐著修行的僧侶, 或是旅行的老外。

餃子全部素餡, 蔬菜大多是老闆娘一大早從菜市場背回來的, 筍乾、白菜、胡蘿蔔、豆角……包在紫色、綠色、黃色的餃子皮裡, 稱為“三色餃子”。

吃完了, 按照小黑板上的價格, 把錢放進角落的鐵盒裡, 需要找零的話也自己從鐵盒子裡翻找, 一切全憑自覺。

按照這樣隨心的經營模式,

這家名為“盤子與餃子”的小店至今開了四年。

店鋪的老闆叫珠珠, 1985年生的姑娘。 餃子館, 是她四處遊走多年後, 搭建的一個溫暖的窩, 溫暖自己, 也期望能溫暖他人。

生在廣西大山中, 童年時父親生意破產, 她不得不在寒暑假去工地上搬磚掙錢。

曾幸運地從5000人中脫穎而出, 進入“中國移動”, 卻在五年後辭職, 成為一個課時費隨喜的瑜伽教練。

命運的機緣還曾將她帶往約旦的敘利亞難民區, 目睹戰爭陰影下人們的痛苦掙扎, 從而投身於人道援助。

如果不是她親自講述, 我絲毫不能將如鄰人般普通的珠珠, 和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聯繫起來。

經歷了身邊親人的逐個離世、目睹了戰亂中的生離死別之後, 珠珠的人生只隨心而動。

她告訴我, “這具身體的效用時間很短暫, 在死亡面前, 1歲和50歲沒有區別。 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哪裡結束, 但在有生之年不辜負每一天。 ”

“即使窮也不能忘記照顧別人。 ”

澳大利亞作家邦妮·韋爾女士在《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一書中說, 她在八年裡照顧了許多臨終的病人, 當她問這些人有什麼遺憾時, 結果發現相同的主題一次又一次地出現。

這五種最常被提起的遺憾依次是:沒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真不應該那麼拼命地工作, 希望我有足夠的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 應該常和朋友們保持聯繫, 真應該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珠珠最早意識到這些是2003年, 外婆去世的時候。

兒時, 父母外出打工掙錢,

珠珠和弟弟就在兩邊老人家來回住。 那是桂林大山裡一個叫作白毛村的地方, 背靠山, 面朝一條河, 種著許多大樹。 珠珠常跟著爺爺去山裡採茶, 學習用茅草和樹皮做鞋, 用竹子做筷子。

和外公外婆一起住時則住在夜市邊上。 那裡有不少流浪兒童, 在夜市結束時撿垃圾去賣, 以此為生。 珠珠也曾和他們一起, 一個晚上可以賣幾塊錢。

外公外婆曾希望收養這些孩子, 但孩子們卻想要沒人管的自由, 外公外婆便經常給他們吃的, 保護他們, 也讓這些孩子不要去傷害別人。

老人們的言行, 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珠珠, 使她在年幼之時懂得, “即使窮也不能忘記照顧別人。 ”

長大後, 念書、考學, 一步步走出了大山, 去了廣州上學, 後來進入“中國移動”。

但就在那一年, 外婆病重。 她一個上班族, 沒有大段時間回老家照顧外婆。

低頭在公司裡翻閱文件的時候, 正在與外婆的生命擦肩。 最終, 至親離世, 給她留下了滿心的遺憾與空洞。

死亡, 也在那之後頻繁造訪。

外婆去世不久, 爺爺也離世, 緊接著身邊要好的兩位同事查出癌症。 之後, 奶奶也離開人世。

心裡惶恐不安, 悲傷隨時襲來。 很多念頭也在心頭湧動, 反復出現。

“一個人花掉所有時間, 與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漸行漸遠, 得到的報償不過是一點穩定的工資, 這樣真的值得嗎?”

“做個自由職業者多好啊, 最起碼可以隨時回家, 去想去的地方, 離開人世的時候好歹不留遺憾。 ”

瑜伽和素食把她帶往了世界的許多地方

2007年下半年,

在網上看到了考瑜伽師證和冥想師證的消息, 已經照著瑜伽書練習瑜伽幾年的珠珠, 打定主意去學一門技能。

臨行前, 珠珠像給彼此打氣一樣對患癌的同事說:“你好好活著啊, 等我回來教你練瑜伽。 ”

一意孤行來到北京, 瑜伽師證是10000多塊, 冥想師證是6800塊, 搜刮完所有積蓄後還差3000多塊, 珠珠跟朋友拼湊才把學費交上。

剛開始上瑜伽課和冥想課程, 心都無法定下來。

過去幾年, 她都是照著書本練瑜伽, 至多練個體式。 真正學起來才發現瑜伽講究身體與氣息的協調, 看似一個簡單的動作, 卻需要猶如禪定一般的定力。

練習時, 不停想起離世的外婆、爺爺、患癌的同事, 一想起來眼淚就不自覺流得滿臉都是。

老師看她如此也不過多安慰, 只是讓她保持節奏練習,說:“身體是靈魂的房子,當身體老了,或是生病了,人的靈魂就會離開這座房子。”

漸漸地,渙散的精神開始凝聚,能心平氣和地靜坐,呼吸也能與身體的動作相應了。

瑜伽師證和冥想師證拿到手,患癌症的同事卻沒等到她回去上第一堂瑜伽課。死亡之風從耳畔掠過,錐心之痛是真的,但痛久了反倒感到一種清醒和勇氣。

擁有了謀生技能的珠珠,終於成了自己所嚮往的自由職業者,繼而成了一個漂泊著教課的瑜伽老師。

上課地點有時在大山裡,有時在學生家。哪裡有學生邀請她上課,她人就在哪兒。課時費隨喜,生活也隨喜。

她嘲笑自己可能是最窮的瑜伽老師,但也是能突然“暴富”的人。學生常常來自不同國家,經常世界各地走,今天身上只有幾百塊了,明天又突然擁有幾千塊,反正也從來沒餓著過。

在深入瑜伽修習的過程中,珠珠開始吃素,只覺得吃素舒服,食物乾淨。

瑜伽和素食,就像一條紐帶,把她帶往了世界的許多地方。

在白沙古鎮,跟著佛音,踏過野路,穿過山林墓地走到福國寺。到了寺廟門口,一個和尚正在吃早餐,溫和地看著珠珠好一會兒,說:“來吧,一起吧。”

進去之後,珠珠才發現那裡設有課堂、宿舍,收留著數十個來自四川稻城和麗江周邊的貧困孩子,教孩子們文化課,授佛經。

她留在那裡做義工,和孩子們一起練瑜伽,拉著手在星空皓月下唱歌跳舞。

在藏區做善事,村莊裡的人把他們認為最珍貴的煮飯的鍋和摘下的杏花一起,擺在路邊來迎接他們。珠珠看到這些,心中撼動,覺得贈人一分,卻得十分,眼淚鼻涕流得到處都是,哭得不成樣子。

結結實實地感受到直面死亡的恐懼

珠珠也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甚至進入了戰區。

2016年,她受邀去迪拜的一個餐廳推廣素食,在那裡遇到了一個敘利亞人。

那個人問她:“你是中國人嗎?”

珠珠回答:“是。”

“我的家鄉還在戰爭,中國現在這麼強大,如果中國肯站出來,或許戰爭就能停止。”敘利亞人說。

那一刻在異國他鄉,珠珠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不是生於和平年代,只是生於和平國家。

她想做點什麼,在約旦找到華人的慈濟會。這個華人慈濟會已經在當地幫助本地窮人19年,關懷難民5年。

跟隨慈濟會四處走,珠珠發現難民逃難到約旦沒有任何收入,只能讓孩子出去打黑工,而許多孩子都身有殘疾。

珠珠在心裡發願,要募錢資助20個孩子,陪伴他們完成手術。那是她第一次動用朋友圈的力量,一個接一個地轉發,一點涓念匯成溪流,連影星陳坤都看到消息,讓助理聯繫珠珠捐款,最終幫助了超過20個孩子。

在約旦、敘利亞、伊拉克三國交界的地方,有一條極深的溝壑,這條溝壑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

許多難民湧到這條溝壑裡逃難,人的身體因為傷病發出惡臭,沒吃沒喝一周以上就會自然死亡。

家人還在的就挖點土掩埋,沒有家人的屍體就赤裸裸地暴露在外,任鳥蟲咬食,風雨化骨。

但跨出這條溝,死亡來得更快,不論孩子、男人、女人,面對的都是機槍掃射。

珠珠跟隨慈濟會來過這裡三次,發放物資。第四次,她在溝壑裡看到了一個蹲著發抖的紅衣小女孩,她想過去抱抱她,卻找不到機會。

難民們看到救助物資,如潮水般湧來。媽媽推著孩子,有人在叫,有人在哭,有人繞到帳篷後面偷完物資開始跑。

發放物資的帳篷被推翻,工作人員被推擠得四散開來,珠珠沒站穩摔倒在難民腳下,有人從她的身體踩過,呼不出氣。

慈濟會的執行長找到珠珠,像拎小雞一樣把她拎出來,她大口呼吸,結結實實地感受到直面死亡的恐懼。

他們被強行要求離開,珠珠也始終沒有機會擁抱小女孩,只看到她依然蹲在那裡發抖。

兩周後,難民營進去了一輛自爆的無人車,死了15個人。珠珠再沒見過那個紅衣小女孩,不知道她是否活著。但小女孩蹲著發抖的樣子,烙在了她心裡。

我問珠珠,怕過嗎?

她回答:“我沒有想太多,想做就去做了,如果真死在某個地方,我也認了。”

在難民營遇上了愛情

在難民營遭遇暴亂後,她看見慈濟會的執行長——將近70歲的陳秋華先生,肅穆地站在遠處,孤獨得像個大雪紛飛中的人,又像一簇不肯熄滅的火苗。那時,陳秋華先生已經穿梭于生死場5年了。

在難民營,她也遇上了愛情。一個和她一起為一百噸大米守了三個星期的德國工程師。

一個晚上,她,德國男人,還有另外一個朋友躺在地上望著滿天星空。德國男人突然開口:“珠珠,你可以成為我的女朋友嗎?”

珠珠什麼也沒回答,兩個人繼續搭檔發放物資。

一百噸大米發完後,兩人繼續去勞倫斯沙漠發放一千雙德國二手鞋和舊衣服。沙漠中缺水厲害,當地人很少能洗澡,渾身散發著臭味。

珠珠給孩子們穿鞋的時候,只是鞠躬九十度穿,但那個德國人,在孩子們面前跪下,捧著孩子們的腳,一雙雙穿上,然後再滿臉笑容地擁抱孩子。

那一刻,畫面太溫柔,珠珠瞬間決定,做這個人的女朋友,不是因未知的明天,而是因此刻的感動。

他們牽手至今。

她堅持店裡只用一張桌子

沒有四處走動的時候,她會去德國男朋友的家,或者回到在廈門的餃子店。

開餃子店是在2013年。那一年,珠珠覺得飄來蕩去許多年,應該找個地方安定下來,“我想在世界上有個屬於自己的地方,有個自己的家,裡面儲存著許多溫暖。”

剛好在廈門一個舊社區發現一間店鋪出租的訊息,面積小,租金便宜,她沒有猶豫就租了下來。

珠珠吃素,又覺得餃子最能代表中國的味道,就決定開個素餃子館。

但她壓根兒不會包餃子,也不會經營店。開業前甚至設想,飯錢隨喜,結果工商局的人聽後覺得這肯定經營不下去,不肯發執照給她,這才有了定價。

她堅持店裡只用一張桌子,陌生人來都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相互結識、陪伴、說說話。

開店不像隨喜瑜伽,需要持久地承擔一份責任。

剛開始包餃子的水準也差強人意,自己吐槽“真的很難吃,客人竟然能吃得下去”。

時間長了,包餃子的功力見長,味道不錯,還找到了一個投緣如同家人的阿姨幫忙。週末社區的小孩和老人來參加免費包餃子活動時,店裡的笑聲此起彼伏。

晚上她出去教瑜伽,會在黑板上寫:“珠珠出去上課啦,餃子在冰箱裡,請自己煮餃子。”客人們推開店門,心領神會地煮餃子吃,把錢放進盒子裡,如果有下一波客人來,還會幫忙招呼。

和附近的小孩子很熟,有的還嚷嚷著要來當收銀員,經常有客人希望餃子店能順利開下去而多付錢。

餃子店開了四年,至今還依靠教瑜伽來供餃子店的開支,但這裡卻成了令許多人感到安心和溫暖的地方。

看珠珠如此生活,會忍不住問她在追求什麼?她給的答案,精簡成三毛文章中的一段話:“你問我追求什麼,我想我追求的是認識自己的生命。你問我追求什麼,我相信這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燃燒。”

那人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是一本書,記載著苦難與幸福、平靜與起伏,最重要的是在每一個章節始終記載著慈悲、希望、自由和愛。”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詩。因為珠珠,我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也是她,讓我看到一個平常的生命,應該如何燃燒。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只是讓她保持節奏練習,說:“身體是靈魂的房子,當身體老了,或是生病了,人的靈魂就會離開這座房子。”

漸漸地,渙散的精神開始凝聚,能心平氣和地靜坐,呼吸也能與身體的動作相應了。

瑜伽師證和冥想師證拿到手,患癌症的同事卻沒等到她回去上第一堂瑜伽課。死亡之風從耳畔掠過,錐心之痛是真的,但痛久了反倒感到一種清醒和勇氣。

擁有了謀生技能的珠珠,終於成了自己所嚮往的自由職業者,繼而成了一個漂泊著教課的瑜伽老師。

上課地點有時在大山裡,有時在學生家。哪裡有學生邀請她上課,她人就在哪兒。課時費隨喜,生活也隨喜。

她嘲笑自己可能是最窮的瑜伽老師,但也是能突然“暴富”的人。學生常常來自不同國家,經常世界各地走,今天身上只有幾百塊了,明天又突然擁有幾千塊,反正也從來沒餓著過。

在深入瑜伽修習的過程中,珠珠開始吃素,只覺得吃素舒服,食物乾淨。

瑜伽和素食,就像一條紐帶,把她帶往了世界的許多地方。

在白沙古鎮,跟著佛音,踏過野路,穿過山林墓地走到福國寺。到了寺廟門口,一個和尚正在吃早餐,溫和地看著珠珠好一會兒,說:“來吧,一起吧。”

進去之後,珠珠才發現那裡設有課堂、宿舍,收留著數十個來自四川稻城和麗江周邊的貧困孩子,教孩子們文化課,授佛經。

她留在那裡做義工,和孩子們一起練瑜伽,拉著手在星空皓月下唱歌跳舞。

在藏區做善事,村莊裡的人把他們認為最珍貴的煮飯的鍋和摘下的杏花一起,擺在路邊來迎接他們。珠珠看到這些,心中撼動,覺得贈人一分,卻得十分,眼淚鼻涕流得到處都是,哭得不成樣子。

結結實實地感受到直面死亡的恐懼

珠珠也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甚至進入了戰區。

2016年,她受邀去迪拜的一個餐廳推廣素食,在那裡遇到了一個敘利亞人。

那個人問她:“你是中國人嗎?”

珠珠回答:“是。”

“我的家鄉還在戰爭,中國現在這麼強大,如果中國肯站出來,或許戰爭就能停止。”敘利亞人說。

那一刻在異國他鄉,珠珠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不是生於和平年代,只是生於和平國家。

她想做點什麼,在約旦找到華人的慈濟會。這個華人慈濟會已經在當地幫助本地窮人19年,關懷難民5年。

跟隨慈濟會四處走,珠珠發現難民逃難到約旦沒有任何收入,只能讓孩子出去打黑工,而許多孩子都身有殘疾。

珠珠在心裡發願,要募錢資助20個孩子,陪伴他們完成手術。那是她第一次動用朋友圈的力量,一個接一個地轉發,一點涓念匯成溪流,連影星陳坤都看到消息,讓助理聯繫珠珠捐款,最終幫助了超過20個孩子。

在約旦、敘利亞、伊拉克三國交界的地方,有一條極深的溝壑,這條溝壑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

許多難民湧到這條溝壑裡逃難,人的身體因為傷病發出惡臭,沒吃沒喝一周以上就會自然死亡。

家人還在的就挖點土掩埋,沒有家人的屍體就赤裸裸地暴露在外,任鳥蟲咬食,風雨化骨。

但跨出這條溝,死亡來得更快,不論孩子、男人、女人,面對的都是機槍掃射。

珠珠跟隨慈濟會來過這裡三次,發放物資。第四次,她在溝壑裡看到了一個蹲著發抖的紅衣小女孩,她想過去抱抱她,卻找不到機會。

難民們看到救助物資,如潮水般湧來。媽媽推著孩子,有人在叫,有人在哭,有人繞到帳篷後面偷完物資開始跑。

發放物資的帳篷被推翻,工作人員被推擠得四散開來,珠珠沒站穩摔倒在難民腳下,有人從她的身體踩過,呼不出氣。

慈濟會的執行長找到珠珠,像拎小雞一樣把她拎出來,她大口呼吸,結結實實地感受到直面死亡的恐懼。

他們被強行要求離開,珠珠也始終沒有機會擁抱小女孩,只看到她依然蹲在那裡發抖。

兩周後,難民營進去了一輛自爆的無人車,死了15個人。珠珠再沒見過那個紅衣小女孩,不知道她是否活著。但小女孩蹲著發抖的樣子,烙在了她心裡。

我問珠珠,怕過嗎?

她回答:“我沒有想太多,想做就去做了,如果真死在某個地方,我也認了。”

在難民營遇上了愛情

在難民營遭遇暴亂後,她看見慈濟會的執行長——將近70歲的陳秋華先生,肅穆地站在遠處,孤獨得像個大雪紛飛中的人,又像一簇不肯熄滅的火苗。那時,陳秋華先生已經穿梭于生死場5年了。

在難民營,她也遇上了愛情。一個和她一起為一百噸大米守了三個星期的德國工程師。

一個晚上,她,德國男人,還有另外一個朋友躺在地上望著滿天星空。德國男人突然開口:“珠珠,你可以成為我的女朋友嗎?”

珠珠什麼也沒回答,兩個人繼續搭檔發放物資。

一百噸大米發完後,兩人繼續去勞倫斯沙漠發放一千雙德國二手鞋和舊衣服。沙漠中缺水厲害,當地人很少能洗澡,渾身散發著臭味。

珠珠給孩子們穿鞋的時候,只是鞠躬九十度穿,但那個德國人,在孩子們面前跪下,捧著孩子們的腳,一雙雙穿上,然後再滿臉笑容地擁抱孩子。

那一刻,畫面太溫柔,珠珠瞬間決定,做這個人的女朋友,不是因未知的明天,而是因此刻的感動。

他們牽手至今。

她堅持店裡只用一張桌子

沒有四處走動的時候,她會去德國男朋友的家,或者回到在廈門的餃子店。

開餃子店是在2013年。那一年,珠珠覺得飄來蕩去許多年,應該找個地方安定下來,“我想在世界上有個屬於自己的地方,有個自己的家,裡面儲存著許多溫暖。”

剛好在廈門一個舊社區發現一間店鋪出租的訊息,面積小,租金便宜,她沒有猶豫就租了下來。

珠珠吃素,又覺得餃子最能代表中國的味道,就決定開個素餃子館。

但她壓根兒不會包餃子,也不會經營店。開業前甚至設想,飯錢隨喜,結果工商局的人聽後覺得這肯定經營不下去,不肯發執照給她,這才有了定價。

她堅持店裡只用一張桌子,陌生人來都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相互結識、陪伴、說說話。

開店不像隨喜瑜伽,需要持久地承擔一份責任。

剛開始包餃子的水準也差強人意,自己吐槽“真的很難吃,客人竟然能吃得下去”。

時間長了,包餃子的功力見長,味道不錯,還找到了一個投緣如同家人的阿姨幫忙。週末社區的小孩和老人來參加免費包餃子活動時,店裡的笑聲此起彼伏。

晚上她出去教瑜伽,會在黑板上寫:“珠珠出去上課啦,餃子在冰箱裡,請自己煮餃子。”客人們推開店門,心領神會地煮餃子吃,把錢放進盒子裡,如果有下一波客人來,還會幫忙招呼。

和附近的小孩子很熟,有的還嚷嚷著要來當收銀員,經常有客人希望餃子店能順利開下去而多付錢。

餃子店開了四年,至今還依靠教瑜伽來供餃子店的開支,但這裡卻成了令許多人感到安心和溫暖的地方。

看珠珠如此生活,會忍不住問她在追求什麼?她給的答案,精簡成三毛文章中的一段話:“你問我追求什麼,我想我追求的是認識自己的生命。你問我追求什麼,我相信這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燃燒。”

那人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是一本書,記載著苦難與幸福、平靜與起伏,最重要的是在每一個章節始終記載著慈悲、希望、自由和愛。”

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詩。因為珠珠,我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也是她,讓我看到一個平常的生命,應該如何燃燒。

來源: 北京青年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