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位中亞人是雲南第一任省長,他去世後百姓哭巷,至今還為其守墓

西元1253年忽必烈率軍征討雲南, 滅亡了大理政權, 並派自己的兒子忽哥赤擔任雲南王, 蒙古貴族在抵達雲南之後, 因為雲南地處偏僻, 再加上民族眾多, 各方面勢力的爭鬥搞得民不聊生, 因此忽必烈決定派性情忠厚的大臣賽典赤前去雲南建立行省、安撫百姓。

在1274年的一個早上, 忽必烈為賽典赤舉行盛宴壯行之後, 這位63歲的老人帶著一群官吏、學者、工匠和士兵們, 離開了繁華了的元大都, 南下前往雲南。

賽典赤畫像

賽典赤全名叫做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 是元代著名的回回政治家, 他1211年出生於布哈拉的一個貴族家庭, 在成吉思汗西征時期, 賽典赤的父親帶領數千族人投靠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見賽典赤身材魁梧、聰慧異常, 於是便讓賽典赤擔任他的帳前侍衛, 跟隨蒙古軍征戰。

成吉思汗去世之後, 賽典赤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 先後派他擔任山西的達魯花赤和川陝平章政事,

在元朝滅亡大理之後, 雲南的局勢十分動盪, 這時候忽必烈認為只有忠厚溫和的賽典赤才能治理好雲南, 於是便派他前往雲南建立行省, 並讓他擔任第一任省長。

中亞布哈拉城

據說賽典赤在還沒有抵達雲南的時候,

駐守在雲南的蒙古宗王忽脫魯便開始不安了, 生怕賽典赤來到雲南之後會剝奪他的權力, 因此便在雲南氣勢洶洶的嚴兵以代, 賽典赤在得知此事之後, 便派他的長子納速剌丁火速前往昆明, 和蒙古宗王說明了來意和忽必烈的指示, 並承諾建省後會讓宗王們都擔任要職, 讓忽脫魯打消了敵意, 並決定要盡全力幫助賽典赤建省。

賽典赤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的進入了昆明城, 他在1276年把雲南的行政區域全部改成了州縣, 並以昆明為政治中心, 建立雲南行省, 雲南正式成為元朝的十一個行省之一。

雲南人為紀念賽典赤修建的忠愛坊

雲南建省初期的經濟社會十分落後,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 賽典赤開始興修水利, 他派他的三子忽辛帶領三千人鑿開海口石龍壩, 清理疏通了螳螂川的河道, 並興建了松華壩和與之配套利用的人工河――金汁河以及銀汁河灌溉系統, 使當地的農民再也不擔心旱澇之災, 形成了當時在雲南歷史上規模最大、最完整、最科學, 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系統水利工程。

當時雲南的哈尼族頭人抗拒雲南建省, 賽典赤面帶愁容的前去平叛, 隨從問他原因, 賽典赤說道:“我不怕打仗, 而是怕你們不幸陣亡, 又擔心你們騷擾百姓, 一但把百姓逼反, 你們又去征討他們, 使他們永不得安寧。 ”

後來叛亂的頭人得知賽典赤的話後仍然不打算投降, 賽典赤的部下按耐不住便去攻城, 結果被賽典赤狠狠的訓斥了一番, 叛亂的頭人得知此事之後十分感動, 立即開門城投降, 化干戈為玉帛。

賽典赤墓地

西元1279年賽典赤因病在昆明去世,當地百姓得知消息之後紛紛哭著走上街頭巷尾為他送葬,越南國王還送來挽聯,上面寫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等字,忽必烈得知賽典赤去世之後也十分痛心,追贈他為咸陽王。

雖然賽典赤已經去世幾百年了,但是雲南人民仍然沒有忘記哪位曾經為雲南做過眾多貢獻的“老咸王”,至今在賽典赤的陵墓處,還有一位名叫高榮的當地漢族村民為他守墓長達30年。

賽典赤墓地

西元1279年賽典赤因病在昆明去世,當地百姓得知消息之後紛紛哭著走上街頭巷尾為他送葬,越南國王還送來挽聯,上面寫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等字,忽必烈得知賽典赤去世之後也十分痛心,追贈他為咸陽王。

雖然賽典赤已經去世幾百年了,但是雲南人民仍然沒有忘記哪位曾經為雲南做過眾多貢獻的“老咸王”,至今在賽典赤的陵墓處,還有一位名叫高榮的當地漢族村民為他守墓長達30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