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前蘇聯靠什麼彌補自衛戰爭中的嚴重傷亡

1.新的“源泉”

正如史達林所強調的那樣, 他的勝利宣言是毋庸置疑的。 三年前, 紅軍還在莫斯科城下苦苦抵抗迫近的德軍;現在, 他們卻踏入了德國領土, 強大的實力已今非昔比。 戰爭爆發的1941年, 蘇聯用於對德作戰的兵力每月平均只有300萬多一點。 同一時期, 德軍及其盟軍則有400萬到500多萬兵力(包括300多萬德國野戰陸軍), 紅軍處於劣勢;進入1942年, 俄國人開始大規模擴充部隊, 兵力急劇上升, 一年之內就從400多萬增加到500多萬, 再到600多萬!此後, 除了1943年第一季度外, 紅軍兵力始終維持在600萬以上。 與此同時, 軸心國部署在東線的兵力非但沒有顯著增加,

作為其核心支柱的德國野戰陸軍反而大幅度減少, 多數時候兵力都不到300萬。 也就是說, 從1942年夏季開始, 兵力優勢就轉到了俄國方面。

對損失數倍於德國, 且丟失了大量人口的蘇聯來說, 要維持這樣龐大的兵力規模並不容易。

自戰爭開始到1944年底, 蘇聯的兵力損失累計已超過2600萬人(包括數百萬非戰鬥損失), 其中1000多萬為純減員(含約400萬俘虜)。 如前所述, 還無法搞清同一時期德軍的總損失, 但東線部隊和僕從軍的純減員大概在500萬左右(包括1836996名俘虜), 其中德軍約330萬(包括50萬以上被俘)。 也就是說, 截至1944年底, 蘇聯的純減員超過德國及其盟軍約1倍。 平均算下來, 紅軍每個月就要損失60萬人(1941年除外)。 這些傷亡當然不是平均分佈的。 一般來說, 每年第三季度(即夏季)戰鬥最慘烈, 傷亡也最大。 最嚴重的是1943年第三季度, 損失超過286萬, 平均每月95萬。 1944年第三季度, 紅軍損失也超過205萬(含純減員51萬)。 減去近30萬非戰鬥損失, 實際戰鬥傷亡和失蹤被俘人員約175萬。

如此嚴重的傷亡,

俄國人靠什麼彌補呢?目前知道的數字是, 1942年, 蘇聯一度只剩一億三千萬人口;1943年由於收復了大量失地, 增加到一億四千三百萬人。 1944年的情況不清楚, 但新收復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地區無疑可以提供更多的兵員, 包括幾十萬具有實戰經驗的遊擊隊員和另外幾十萬從德軍戰俘營或部隊中“JF”出來的紅軍俘虜。 大體來說, 1942年紅軍的擴充, 基本是靠在剩餘國土展開的動員;1943—1944年, 則依賴於從收復的國土上大量徵收。 甚至有些單位40%的兵員都來自“新JF區”。

即使如此, 紅軍基層戰鬥單位的實力還是很弱小。 不僅充斥著大量中老年人(有時比率高達40%), 人員和裝備也少得可憐。 1944年秋季, 很多紅軍步兵營縮編到只有2個步兵連和1個機槍連, 而步兵連人數少則只有30多人, 多則也不過70多人, 最差的情況下只裝備2挺機槍。 相比之下, 德軍步兵連通常有100人左右和十幾挺機槍。

1944年8月30日檔顯示的蘇軍一個排的人員構成:

總計15人(僅相當於正常的一個班)。 包括6個俄羅斯人;5個白俄羅斯人;2個烏茲別克人;1個楚瓦什人;1個哈薩克人。

俄羅斯人僅占全排的40%。

年齡構成:4個人在24歲以下, 8個超過35歲(包括42歲—51歲), 2人年齡不詳。 也就是說, 中老年士兵的比重超過一半。 而在德軍中, 年紀這麼大的士兵大都是配給後勤部隊, 戰鬥部隊的絕大部分還是青壯年。

蘇聯勞動力分配情況:

1942年, 國M經濟部門就職工人數為1840萬, 1943年達1940萬, 增加了100萬。 其中, 工業部門750萬人;交通運輸部門210萬人;國營農場和農業輔助企業150萬人;建築部門921000人。 全部職工中, 婦女的比重從1942年的53%增加為57%。

從收復的國土,蘇聯所獲得的不僅僅是人力,還有大量資源和產能。德占時期,淪陷區的工業近乎癱瘓,德國人逃跑時又大肆破壞。但在俄國人回來以後,新JF區卻很快為蘇聯戰時經濟作出了貢獻。1944年,僅頓巴斯就為蘇聯工業提供了超過2100萬噸煤炭。當年,JF區生產出210萬噸生鐵;180萬噸鋼;540萬噸鐵礦石。水泥年產能力也達到100多萬噸。1943年,重新奪回的烏克蘭各州只能出產2810萬千瓦時電力,1944年就猛增到12.81億千瓦時,比去年翻了四十多倍。這些數字對蘇聯工業來說非同小可。以鋼鐵為例,1943—1944年的總產量不過只有850萬噸—1090萬噸,收復地區占總量的17%。而且稍加分析就會發現,如果沒有收復地區的產能,1943—1944年蘇聯就幾乎沒有增加多少鋼產量。

儘管獲得了JF區這一新“源泉”,但整體來看,除了石油等項外,俄國人擁有的主要工業資源還是遠遠不如德國。這就迫使他們把絕大多數資源用於直接生產武器和彈藥,而用於其他領域的則相當少。甚至機器的生產都被大大壓縮。但當戰局有所改善後,為了維持軍工生產規模,機器設備的產量也有些提高。1942年,蘇聯大約保有60萬台金屬切割機床。1943年僅生產23300台,甚至低於1941年上半年的產量;但在1944年,就增產到34000台。多出1萬台以上。但和德國210萬台機床的規模相比,俄國人依然是望塵莫及。

資源有限,機器也有限,俄國人就只能以最徹底的方式加以“充分”利用了。按照蘇聯的估算,每1000台俄國機床生產的軍火要比德國多7—11倍。為了降低成本和工時,俄國人竭力簡化工藝,將軍工產品成本降低了500億盧布。其中,重型坦克成本降低2/3;中型坦克降低3/5。俄國人宣稱,靠兩年內降低成本省下來的資金,可以多造14000輛T34。航空工業這方面的“成就”更大,四年間“節約”了54億盧布,可以多生產42475架飛機。如果這些數字可靠的話,蘇聯戰時1/3左右的產量,都是“節約”出來的。對所謂節約的具體手段,無法一一說明,但無非是“偷工減料”之類的不二法門。這樣制.造出來的武器品質也可想而知。但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俄國武器性能大都劣於德國,而且戰損率很高,但基本都是“能用”的。隨著蘇軍技術兵員的經驗逐漸豐富,還被用得越來越好,實實在在地幹掉了大量“虎豹豺狼”、“梅塞施密特”和“福克沃爾夫”。這樣來看,俄國人也不是盲目地“偷工減料”,而是有所選擇和取捨,確保了最實用的那部分性能。

由於軍用品佔用了絕大多數資源,蘇聯民用工業就被壓縮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1942—1943年,市場上暢銷食品總額只有戰前的一半,而工業品竟跌到只有10%—15%。到1945年,商品流通量比1940年下降了2/3,與此同時,貨幣流通量卻上升了2.8倍,致使貨幣貶值,物價上漲。軍用品跌價,民用品漲價。因此產生的差額也被用到戰爭領域。戰時,蘇聯國家預算收入為11170億盧布,其中直接用於軍需的就有5820億盧布。

蘇聯居民不僅要面對高物價和消費物資的極端貧乏,還要承受翻倍增加的高額稅款。僅軍事稅一項就多達721億盧布;獨身者、無子戶和少子戶,因為不能為國家貢獻後備人力,也被課以重稅,總額達81億盧布。蘇聯政F還變著花樣另外開闢了多項財源,撈取了760億公債、178億國防基金,甚至還有近120億盧布的彩票。

俄國人負擔沉重,幹的活也多。戰時,工廠負責人有權要求工人每天義務加班1—3個小時,對不滿16歲的小孩略微“仁慈”一點,規定加班上限為2小時。不過參加這種名義上的“義務加班”,可以獲得一倍半的工資。可是職工的休假也幾乎被完全取消,只有肺結核患者和婦女例外。前者既不用加班也不用上夜班;婦女在懷孕和產後可以獲得一段休假時間。最初,為了彌補被剝奪的休假,還向工人發放一些補償費。到了1942年,不再發放這筆錢,而以所謂“特別存款”的形式加以凍結。

拿得少負擔重而且幹得多。要讓人民能夠熬下去,就必須保證大家至少能夠填飽肚子。由於局部饑荒在後方的蔓延,而西方供給的食品數量也有限,俄國人對農業狀況好轉的迫切需求,絲毫不亞於對工礦業。但農村既得不到拖拉機和燃料,勞動力又被拉去參軍,牲畜也被徵用,幾乎無法提高產量。好在1943年,曼施坦因元帥“慷慨”地奉還了烏克蘭糧倉,使俄國人的供應情況大大改善,主要農業品的產量大幅度上升。1944年,總播種面積達戰前的73%,農業產量達戰前的54%;而在1943年,播種面積只有63%,產量只有37%。

2.武器裝備

考慮到俄國在資源、產能、糧食供應等方面的種種困境,他們所維持的高額軍工產量,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甚至在很多領域取得了對德數量優勢。但這種優勢很大程度也是集中力量生產最重要武器的結果。

以裝甲車為例,德國在1943年生產的全部裝甲車也超過25000輛,但其中坦克自行火炮等主戰武器卻只有不到13000輛。相對來說,蘇聯生產了超過24000輛坦克自行火炮,數量超過德國近一倍。同期,俄國生產的其他裝甲車數量卻不是那麼多。

即使如此,也不能斷言說蘇聯在裝甲車生產上壓倒了德國。要知道,1943年德國沒有生產1輛輕型坦克,重型戰車卻超過2500輛。相比之下,蘇聯的產量裡卻有近3600輛輕型坦克和近2000輛輕型自行火炮,重型坦克卻只有723輛(另有大量重自行火炮)。更要命的是,紅軍的主力中型坦克T34/76,被證明既不是德國重型坦克的對手,也未必打得過四號坦克和三號強擊火炮。

1944年,蘇聯的產量上升到近29000輛;德國也相應上升到近19000輛,但卻依然處於數量劣勢,而且品質優勢也逐漸喪失。這一年,俄國人也停產了輕型坦克,開始大量生產新型的T34/85和“史達林”2型坦克。前者在正面對抗中依然不敵德國重型戰車,但至少可以從側面加以摧毀,甚至連德國人自豪的最新產品“虎王”也不例外(據說也是拜德國裝甲品質下降所賜);而“史達林”2型則在正面也可以較量一番。

紅軍的坦克戰力逐漸對德軍佔據上風。出人意料的是,炮兵火力方面卻出現了相反的趨勢。在1943年,德軍的中型和重型火炮產量已經超過了俄國;到1944年,德國重型火炮產量幾乎4倍于蘇聯!一般所謂“紅軍火炮數量多”的印象,不過是因為蘇聯擁有數量驚人的小口徑火炮(45—57毫米)和迫擊炮(包括大量大口徑迫擊炮)。而德國卻早早就大幅度削減了這類小炮的產量,甚至在1944年完全停產。加上德國還擁有數量龐大的炮彈,其炮兵火力並不像多數資料所渲染的那樣弱小。

但另一方面,處於進攻狀態的蘇軍損失的火炮也比較有限。舉例來說,1944年全年,紅軍一共只損失了1500門100毫米以上火炮。而德軍由於遭到了大規模圍殲,僅1944年7、8兩個月就損失了2886門。巨大的消耗讓德國人入不敷出,火力優勢自然也逐漸落入紅軍之手。同時,由於蘇聯缺少大口徑炮,小口徑炮和迫擊炮又多得過剩,就形成了一套追求火炮數量密度的火力準備戰術。

除了蘇聯本身的工業產品外,紅軍還從西方獲得了相當數量的武器和物資。1944年就輸入了5877架飛機,3223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122門火炮。總的來說,西方武器在紅軍裝備中的比重有限。而且以裝甲車來說,1943—1944年,紅軍的損失都要低於自身產量。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西方裝備,蘇聯坦克部隊的規模也不會縮小。而在獲得西方供應的情況下,史達林在1945年初擁有的坦克總數卻多達35000輛以上,大大超出這場戰爭的需要。

西方提供的裝甲車品質大多不如東線兩軍的主力裝備。值得一提的是,蘇聯在1944年獲得了一種非常優秀的美國坦克:M4A2(76炮型)。共有2095輛M4A2(76)被運往蘇聯。其中1944年1482輛;1945年613輛(有一部分是歐戰結束後提供的,用於對日作戰)。實際送到2073輛。除了1輛M26外,這是西方提供給蘇聯的最好坦克。但這種坦克直到1944年夏末才送到,大量參戰則要到1945年,主要配屬給幾個近衛機械化軍。也就是說,M4A2(76)和本書目前為止介紹的戰事之間,沒有什麼關係。

西方提供的飛機所占比重高於坦克,但由於運輸延誤和型號換代等因素,實際參戰的數量相對也比較有限。1943年,蘇聯空軍(不含海航等等)在戰鬥中損失了9543架飛機。其中包括665架西方飛機,占總數的7%;1944年戰鬥損失為7861架,包括648架西方飛機,占總數的8%。而蘇軍中西方飛機的同期擁有比率卻高達18%。可能有人會猜測說:這是否說明西方飛機比俄國貨優越?但仔細研究一下,卻發現並非如此。舉例說,美國一共向蘇聯提供了2097架P40系列飛機。這種飛機在1942年損失了111架;到了1943年,只損失96架;再到1944年,僅僅損失17架;1945年則乾脆1架都沒有。另一種“颶風”式戰鬥機,在1942年損失了290架,第二年就暴跌到49架;1944年只失去1架,然後也消失了。損失率的大幅度下降當然不是因為這些飛機自己“變強”了,而是由於性能落伍,被大量淘汰出了戰鬥一線。實際上,西方提供的飛機型號中,最受歡迎的P39系列和轟炸機,戰損率倒是一直很高。

1944年蘇聯空軍損失情況:

轟炸機:Pe2型518架;Tu2型44架;PS84/Li2型17架;DB3/II4型29架;A20型95架;B3型45架;B25型3架。轟炸機總計:751架;

強擊機:II2/II10型3347架;

戰鬥機:Yak1型575架;Yak3型60架;Yak7型245架;Yak9型990架;La5型825架;La7型36架;LaGG3型95架;P39型486架;“颶風”型1架;“小鷹”型15架;“戰斧”型2架;O52型1架。戰鬥機總計3331架;

其他飛機:R5/RZ/R10型9架;U2/Po2型413架;其他10架。總計432架;

全部總計:7861架

影響西方武器發揮作用的另一個因素,是運輸時間。1944年春季,盟國以準備“霸王”行動和白晝變長為由,停止向蘇聯北方港口派遣船隊。重開這條航線要到1944年8月。此時,紅軍已經在夏季攻勢中大獲全勝。而被列入1944年交付範圍的大量西方武器(包括前面提到的“謝爾曼”坦克),實際抵達卻是在秋季甚至秋季之後。再等到俄國人熟悉這些裝備並把它們交付部隊,這場戰爭也快臨近尾聲了。

從收復的國土,蘇聯所獲得的不僅僅是人力,還有大量資源和產能。德占時期,淪陷區的工業近乎癱瘓,德國人逃跑時又大肆破壞。但在俄國人回來以後,新JF區卻很快為蘇聯戰時經濟作出了貢獻。1944年,僅頓巴斯就為蘇聯工業提供了超過2100萬噸煤炭。當年,JF區生產出210萬噸生鐵;180萬噸鋼;540萬噸鐵礦石。水泥年產能力也達到100多萬噸。1943年,重新奪回的烏克蘭各州只能出產2810萬千瓦時電力,1944年就猛增到12.81億千瓦時,比去年翻了四十多倍。這些數字對蘇聯工業來說非同小可。以鋼鐵為例,1943—1944年的總產量不過只有850萬噸—1090萬噸,收復地區占總量的17%。而且稍加分析就會發現,如果沒有收復地區的產能,1943—1944年蘇聯就幾乎沒有增加多少鋼產量。

儘管獲得了JF區這一新“源泉”,但整體來看,除了石油等項外,俄國人擁有的主要工業資源還是遠遠不如德國。這就迫使他們把絕大多數資源用於直接生產武器和彈藥,而用於其他領域的則相當少。甚至機器的生產都被大大壓縮。但當戰局有所改善後,為了維持軍工生產規模,機器設備的產量也有些提高。1942年,蘇聯大約保有60萬台金屬切割機床。1943年僅生產23300台,甚至低於1941年上半年的產量;但在1944年,就增產到34000台。多出1萬台以上。但和德國210萬台機床的規模相比,俄國人依然是望塵莫及。

資源有限,機器也有限,俄國人就只能以最徹底的方式加以“充分”利用了。按照蘇聯的估算,每1000台俄國機床生產的軍火要比德國多7—11倍。為了降低成本和工時,俄國人竭力簡化工藝,將軍工產品成本降低了500億盧布。其中,重型坦克成本降低2/3;中型坦克降低3/5。俄國人宣稱,靠兩年內降低成本省下來的資金,可以多造14000輛T34。航空工業這方面的“成就”更大,四年間“節約”了54億盧布,可以多生產42475架飛機。如果這些數字可靠的話,蘇聯戰時1/3左右的產量,都是“節約”出來的。對所謂節約的具體手段,無法一一說明,但無非是“偷工減料”之類的不二法門。這樣制.造出來的武器品質也可想而知。但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俄國武器性能大都劣於德國,而且戰損率很高,但基本都是“能用”的。隨著蘇軍技術兵員的經驗逐漸豐富,還被用得越來越好,實實在在地幹掉了大量“虎豹豺狼”、“梅塞施密特”和“福克沃爾夫”。這樣來看,俄國人也不是盲目地“偷工減料”,而是有所選擇和取捨,確保了最實用的那部分性能。

由於軍用品佔用了絕大多數資源,蘇聯民用工業就被壓縮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1942—1943年,市場上暢銷食品總額只有戰前的一半,而工業品竟跌到只有10%—15%。到1945年,商品流通量比1940年下降了2/3,與此同時,貨幣流通量卻上升了2.8倍,致使貨幣貶值,物價上漲。軍用品跌價,民用品漲價。因此產生的差額也被用到戰爭領域。戰時,蘇聯國家預算收入為11170億盧布,其中直接用於軍需的就有5820億盧布。

蘇聯居民不僅要面對高物價和消費物資的極端貧乏,還要承受翻倍增加的高額稅款。僅軍事稅一項就多達721億盧布;獨身者、無子戶和少子戶,因為不能為國家貢獻後備人力,也被課以重稅,總額達81億盧布。蘇聯政F還變著花樣另外開闢了多項財源,撈取了760億公債、178億國防基金,甚至還有近120億盧布的彩票。

俄國人負擔沉重,幹的活也多。戰時,工廠負責人有權要求工人每天義務加班1—3個小時,對不滿16歲的小孩略微“仁慈”一點,規定加班上限為2小時。不過參加這種名義上的“義務加班”,可以獲得一倍半的工資。可是職工的休假也幾乎被完全取消,只有肺結核患者和婦女例外。前者既不用加班也不用上夜班;婦女在懷孕和產後可以獲得一段休假時間。最初,為了彌補被剝奪的休假,還向工人發放一些補償費。到了1942年,不再發放這筆錢,而以所謂“特別存款”的形式加以凍結。

拿得少負擔重而且幹得多。要讓人民能夠熬下去,就必須保證大家至少能夠填飽肚子。由於局部饑荒在後方的蔓延,而西方供給的食品數量也有限,俄國人對農業狀況好轉的迫切需求,絲毫不亞於對工礦業。但農村既得不到拖拉機和燃料,勞動力又被拉去參軍,牲畜也被徵用,幾乎無法提高產量。好在1943年,曼施坦因元帥“慷慨”地奉還了烏克蘭糧倉,使俄國人的供應情況大大改善,主要農業品的產量大幅度上升。1944年,總播種面積達戰前的73%,農業產量達戰前的54%;而在1943年,播種面積只有63%,產量只有37%。

2.武器裝備

考慮到俄國在資源、產能、糧食供應等方面的種種困境,他們所維持的高額軍工產量,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甚至在很多領域取得了對德數量優勢。但這種優勢很大程度也是集中力量生產最重要武器的結果。

以裝甲車為例,德國在1943年生產的全部裝甲車也超過25000輛,但其中坦克自行火炮等主戰武器卻只有不到13000輛。相對來說,蘇聯生產了超過24000輛坦克自行火炮,數量超過德國近一倍。同期,俄國生產的其他裝甲車數量卻不是那麼多。

即使如此,也不能斷言說蘇聯在裝甲車生產上壓倒了德國。要知道,1943年德國沒有生產1輛輕型坦克,重型戰車卻超過2500輛。相比之下,蘇聯的產量裡卻有近3600輛輕型坦克和近2000輛輕型自行火炮,重型坦克卻只有723輛(另有大量重自行火炮)。更要命的是,紅軍的主力中型坦克T34/76,被證明既不是德國重型坦克的對手,也未必打得過四號坦克和三號強擊火炮。

1944年,蘇聯的產量上升到近29000輛;德國也相應上升到近19000輛,但卻依然處於數量劣勢,而且品質優勢也逐漸喪失。這一年,俄國人也停產了輕型坦克,開始大量生產新型的T34/85和“史達林”2型坦克。前者在正面對抗中依然不敵德國重型戰車,但至少可以從側面加以摧毀,甚至連德國人自豪的最新產品“虎王”也不例外(據說也是拜德國裝甲品質下降所賜);而“史達林”2型則在正面也可以較量一番。

紅軍的坦克戰力逐漸對德軍佔據上風。出人意料的是,炮兵火力方面卻出現了相反的趨勢。在1943年,德軍的中型和重型火炮產量已經超過了俄國;到1944年,德國重型火炮產量幾乎4倍于蘇聯!一般所謂“紅軍火炮數量多”的印象,不過是因為蘇聯擁有數量驚人的小口徑火炮(45—57毫米)和迫擊炮(包括大量大口徑迫擊炮)。而德國卻早早就大幅度削減了這類小炮的產量,甚至在1944年完全停產。加上德國還擁有數量龐大的炮彈,其炮兵火力並不像多數資料所渲染的那樣弱小。

但另一方面,處於進攻狀態的蘇軍損失的火炮也比較有限。舉例來說,1944年全年,紅軍一共只損失了1500門100毫米以上火炮。而德軍由於遭到了大規模圍殲,僅1944年7、8兩個月就損失了2886門。巨大的消耗讓德國人入不敷出,火力優勢自然也逐漸落入紅軍之手。同時,由於蘇聯缺少大口徑炮,小口徑炮和迫擊炮又多得過剩,就形成了一套追求火炮數量密度的火力準備戰術。

除了蘇聯本身的工業產品外,紅軍還從西方獲得了相當數量的武器和物資。1944年就輸入了5877架飛機,3223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122門火炮。總的來說,西方武器在紅軍裝備中的比重有限。而且以裝甲車來說,1943—1944年,紅軍的損失都要低於自身產量。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西方裝備,蘇聯坦克部隊的規模也不會縮小。而在獲得西方供應的情況下,史達林在1945年初擁有的坦克總數卻多達35000輛以上,大大超出這場戰爭的需要。

西方提供的裝甲車品質大多不如東線兩軍的主力裝備。值得一提的是,蘇聯在1944年獲得了一種非常優秀的美國坦克:M4A2(76炮型)。共有2095輛M4A2(76)被運往蘇聯。其中1944年1482輛;1945年613輛(有一部分是歐戰結束後提供的,用於對日作戰)。實際送到2073輛。除了1輛M26外,這是西方提供給蘇聯的最好坦克。但這種坦克直到1944年夏末才送到,大量參戰則要到1945年,主要配屬給幾個近衛機械化軍。也就是說,M4A2(76)和本書目前為止介紹的戰事之間,沒有什麼關係。

西方提供的飛機所占比重高於坦克,但由於運輸延誤和型號換代等因素,實際參戰的數量相對也比較有限。1943年,蘇聯空軍(不含海航等等)在戰鬥中損失了9543架飛機。其中包括665架西方飛機,占總數的7%;1944年戰鬥損失為7861架,包括648架西方飛機,占總數的8%。而蘇軍中西方飛機的同期擁有比率卻高達18%。可能有人會猜測說:這是否說明西方飛機比俄國貨優越?但仔細研究一下,卻發現並非如此。舉例說,美國一共向蘇聯提供了2097架P40系列飛機。這種飛機在1942年損失了111架;到了1943年,只損失96架;再到1944年,僅僅損失17架;1945年則乾脆1架都沒有。另一種“颶風”式戰鬥機,在1942年損失了290架,第二年就暴跌到49架;1944年只失去1架,然後也消失了。損失率的大幅度下降當然不是因為這些飛機自己“變強”了,而是由於性能落伍,被大量淘汰出了戰鬥一線。實際上,西方提供的飛機型號中,最受歡迎的P39系列和轟炸機,戰損率倒是一直很高。

1944年蘇聯空軍損失情況:

轟炸機:Pe2型518架;Tu2型44架;PS84/Li2型17架;DB3/II4型29架;A20型95架;B3型45架;B25型3架。轟炸機總計:751架;

強擊機:II2/II10型3347架;

戰鬥機:Yak1型575架;Yak3型60架;Yak7型245架;Yak9型990架;La5型825架;La7型36架;LaGG3型95架;P39型486架;“颶風”型1架;“小鷹”型15架;“戰斧”型2架;O52型1架。戰鬥機總計3331架;

其他飛機:R5/RZ/R10型9架;U2/Po2型413架;其他10架。總計432架;

全部總計:7861架

影響西方武器發揮作用的另一個因素,是運輸時間。1944年春季,盟國以準備“霸王”行動和白晝變長為由,停止向蘇聯北方港口派遣船隊。重開這條航線要到1944年8月。此時,紅軍已經在夏季攻勢中大獲全勝。而被列入1944年交付範圍的大量西方武器(包括前面提到的“謝爾曼”坦克),實際抵達卻是在秋季甚至秋季之後。再等到俄國人熟悉這些裝備並把它們交付部隊,這場戰爭也快臨近尾聲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