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千古獨一九世同堂家族,唐高宗問他治家之道,他的回答就一個字!

三世同堂, 在我們的傳統孝道文化中一直被推崇, 四世同堂就更難得了, 五世同堂幾乎世上少見, 可是在中國古代竟有一個九世同堂的家族, 被載入史冊, 自然也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九世同堂家族, 也是千古以來獨一份了。 這個九世同堂的家族, 說的就是張良26代孫張公藝家族。

既然是九世同堂, 其家族人口自然不少, 一共有九百多人, 吃飯時, 擊鼓為號, 全家人一起聚餐——那是多麼壯觀的場面。

有人肯定要問, 這麼一個大家庭, 肯定是矛盾重重, 每天你爭我吵不斷?非也, 在張公藝老爺子的治理下, 全家和睦,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妯娌和諧, 上下有序。 所以, 從北齊、隋朝、到唐太宗唐高宗, 都對張公藝家族以旌表, 張氏家族受到了從民間到皇家的尊敬。

據《舊唐書·張公藝》傳雲:“鄆州壽張人張公藝, 九代同居……麟德中, 高宗有事泰山, 路過鄆州, 親幸其宅, 問其義由。 其人請紙筆, 但書百餘‘忍’字。 高宗為之流涕, 賜以縑帛。 ”

西元665年10月, 唐高宗封禪泰山, 在返程途中, 經過濮陽壽張, 特地駕臨張宅, 向張公藝詢問治家之道, 何以能夠做到九世同堂而家庭和睦。 張公藝沒有回答, 只拿過紙筆, 寫了一百多個“忍”字, 上承高宗。

高宗看了, 大加讚賞, 親筆禦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 並賜以縑帛。 於是張公藝又有張百忍之稱號, 在西元676年去世, 整整100歲。

當時“草聖”張旭題詩曰:“張公書百忍, 唐朝著勳名。 天子躬親問, 旌表懸門庭。 洪都是故郡, 清河脈長存。 兒孫須當記, 族遠詩為憑。 ”爾後該族人便以“百忍”為族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