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上真實存在的四大名劍,其中一把很邪門,一把至今下落不明

劍是古代兵器之一, 屬於"短兵", 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劍開雙刃身直頭尖, 橫豎可傷人, 擊刺可透甲。 兇險異常, 生而為殺。 劍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 所以成為了歷史上無數習武愛武之人所追捧的對象。 不過究竟是誰發明了劍, 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四大名劍。

一、仁道之劍——湛盧劍

湛盧劍為春秋時期鑄造師歐冶子攜妻朱俊、女兒莫邪和同門師弟幹將奉越王允常於湛廬山所製造。 此劍所用神鐵和聖水歷時三年鑄造而成, 歐冶子將它獻給越王。 越王愛撫之下, 命名“湛盧”。 從此, 歐冶子就同他的湛盧劍一起名揚天下。 後來湛盧寶被吳王闔廬所得, 不久又流落到楚王手中。 此劍鋒利無比, 唐代詩人杜甫有“朝士兼戎服, 君王按湛盧”的詩句。 據說湛盧劍屢易其主後, 到晉代為名將周處所得, 後由其子孫轉贈給抗金英雄岳飛,

自嶽飛風波亭遇害後, 湛盧寶劍就失傳了。

二、越王勾踐劍

此劍是越王勾踐請鑄劍名師歐冶子所鑄造。 1965年12月,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 出土了600多件器物, 其中就有這柄銅劍。 在場考古工作者回憶, 一名開採隊員拿劍時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

血流不止。 有人再試其鋒芒, 稍一用力, 便將16層白紙劃破。 此劍寒氣逼人、鋒利無比, 歷經兩千四百餘年, 仍然紋飾清晰精美, 加之“物以人名”, 歷史文化價值很高, 所以此劍被當世之人譽為“天下第一劍”, 堪稱我國國寶。 此劍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三、秦王劍

秦王劍的發現, 在兵馬俑出土的青銅劍兩千年不折從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 長86釐米劍身上有8個棱面, 極為對稱均衡。 秦王劍的發現歷經兩千多年年, 從地下出土, 卻無蝕無鏽, 光潔如新。 用現代科學方法檢測分析, 這些青銅劍表面竟塗有一層厚約10微米的氧化膜, 其中含鉻2%。 秦王劍的發現立即震動了世界, 因為這種銘鹽氧化處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進工藝。 據說德國在1937年, 美國在1950年才先後發明並申請專利, 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較複雜的設備和工藝流程下才得以實現。 秦人的鑄造水準之高, 真是不可思議。

四、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是乾隆皇帝的陪葬寶劍, 九龍寶劍上雕9條金龍, 象徵“九九歸一”,劍鞘嵌滿寶石和金剛鑽,

寶劍鑄成之後, 以西域秘咒祈禱, 用四十九名窮凶極惡之徒的鮮血祭祀。 乾隆號稱“十全老人”, 死後葬禮也是極盡奢華, 按照他的遺訓, 他生前喜歡的寶貝, 都得跟他殉葬, 因此, 這把九龍寶劍就跟隨乾隆下葬。

1928年7月, 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 以演習為名包圍了河北省遵化縣的清東陵,一夜之間連掘慈禧和乾隆兩座陵墓,九龍寶劍才又重現於世,但是孫殿英為了擺脫盜墓的輿論壓力把此劍送給了國民黨戴笠,在1946年3月17日,戴笠帶著九龍劍飛往南京途中,飛機直接撞在了山上,戴笠機毀人亡,大火燒了幾個小時。軍統的人在飛機灰燼中找到九龍寶劍時,它的劍鞘和劍柄已被燒得一乾二淨,只剩下一塊殘鐵,因此,這把寶劍徹底失去了國寶意義,於是就在戴笠下葬的時候,這塊廢鐵也一同陪葬了。

這把劍從走出古墓後一共接觸了四個人:孫殿英——死於監獄之中;戴笠——飛機無故撞山墜毀;馬漢三——槍斃;川島芳子——判死刑。不得不承認,這真是把邪門的凶劍!

以演習為名包圍了河北省遵化縣的清東陵,一夜之間連掘慈禧和乾隆兩座陵墓,九龍寶劍才又重現於世,但是孫殿英為了擺脫盜墓的輿論壓力把此劍送給了國民黨戴笠,在1946年3月17日,戴笠帶著九龍劍飛往南京途中,飛機直接撞在了山上,戴笠機毀人亡,大火燒了幾個小時。軍統的人在飛機灰燼中找到九龍寶劍時,它的劍鞘和劍柄已被燒得一乾二淨,只剩下一塊殘鐵,因此,這把寶劍徹底失去了國寶意義,於是就在戴笠下葬的時候,這塊廢鐵也一同陪葬了。

這把劍從走出古墓後一共接觸了四個人:孫殿英——死於監獄之中;戴笠——飛機無故撞山墜毀;馬漢三——槍斃;川島芳子——判死刑。不得不承認,這真是把邪門的凶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