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段祺瑞青年從軍之路:兩獲李鴻章賞識,赴德留學崇尚“鐵血首相”

段祺瑞(1865-1936年), 字芝泉, 安徽合肥人, 故又被人稱為“段合肥”。 袁世凱手下著名的北洋三傑之“北洋之虎”, 後期的皖系軍閥首領。

段祺瑞與同時代的那些著名的軍閥相比, 出身要光榮一些, 他是正宗的將門之後, 其祖父段佩乃是前清時的正二品總兵。 段佩早年被回省招募子弟兵的合肥籍李鴻章編入淮軍, 跟隨李鴻章四處征戰。

同治四年二月初九(1865年3月6日), 段祺瑞出生, 屬啟字輩, 名為啟瑞。 段祺瑞沒遺傳父親段從文的軟弱性格, 反而繼承了祖父的剛烈尚武基因, 自幼便嚮往戎馬報國的生涯。 七歲那年, 他便被祖父段佩接到蘇北宿遷營房, 並在附近讀私塾。 未來的結髮妻子吳氏, 也是那時祖父看好的, 是宿遷一位舉人的閨女。

可惜的是, 段祺瑞14歲那年, 已經是提督銜記名總兵的祖父猝然病故。 他只得中斷學業, 扶柩回籍。 回鄉後, 他把名字改成了“祺瑞”, 寓意吉祥罩運。

祖父去世後, 段祺瑞家道中落, 竟然連家鄉附近的私塾也讀不起了!於是, 斷了科考念想的段祺瑞在16歲那年, 懷揣一塊銀元, 步行兩千華里趕到山東威海, 投奔在那裡當管帶(營長)的族叔段從德, 當了一名“補營哨書”。 在古代傳統社會, 從軍是一個沒能踏上科考之路的將門之後的唯一選擇。

就在段祺瑞到山東威海當兵的第二年, 父親段從文千里迢迢去探營, 萬沒料到, 段從文探營後帶著兒子節省下來的銀兩返鄉途中, 就在離家只剩幾十裡的路程的時, 另外兩個同伴起了歹意, 將他害死, 把銀兩洗劫一空!

段祺瑞聞訊後痛不欲生, 向長官請假準備回鄉報案並處理後事, 卻沒被上司批准!他只好致函合肥知縣, 懇請緝凶正法。 其母范氏在兇犯落案被正法後不久, 便扔下十幾歲的女兒啟英和兩個不到十歲的兒子啟輔、啟勳憂悒而終, 在亡夫去世半年後相會於九泉之下。 這一次, 上司終於批准段祺瑞回籍發喪了。 假滿後, 17歲的段祺瑞返回威海營中。

1885年, 當李鴻章在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任上創辦了天津武備學堂(亦稱北洋武備學堂),

招收品學兼優的軍人入學, 這一舉改變了20歲的段祺瑞的人生軌跡:發憤圖強的他以第一名的超好成績考取了該學堂第一期預備生, 在步、騎、炮、工、輜五個專業中, 他選了最具技術含量與戰爭威力的炮科。

當時, 段祺瑞算是李鴻章的小老鄉, 而“段合肥”也很給“李合肥”爭氣。 在學校每屆的考試比賽中, 段祺瑞的成績總是最優。 在某一次, 李中堂檢閱學生們的軍事操練, 發現炮科成績最優秀的段祺瑞, 正是當年跟隨自己征戰的部將段佩的孫子後, 李大人頷首贊道:“可用之才!”

入校一年後, 21歲的段祺瑞到江蘇宿遷娶回了當年祖父為他訂好親的吳氏, 當時, 在校大學生是可以結婚的。

1887年, 22歲的段祺瑞以“最優等”的成績從武備學堂炮科畢業, 被派往旅順口督修炮臺。 僅一年, 機會再次光臨:李中堂欲派優秀青年軍官赴德國研修。 已經淡出李大人視線的段祺瑞, 再次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 於是, 李中堂大筆一揮, 段祺瑞和吳鼎元、商德全、孔慶塘、縢毓藻五位優秀考生跟隨督學蔭昌去德國留學去了。

在德國,段祺瑞有一年半的時間與四位同學在帝國柏林軍事學院攻讀現代軍事課程。學業結束後,段祺瑞又一人在克虜伯兵工廠實習了半年。

兩年的時間,段祺瑞讀懂了德意志帝國的歷史。該國是從鬆散的39個小國統一而成的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統一不是談來的,而是原先的普魯士王國一舉戰勝了強大的法蘭西帝國,德皇威廉一世的加冕儀式,竟然是在法國的凡爾賽宮裡舉行的!

只有出現普魯士的俾斯麥那樣強硬的“鐵血首相”,才能統一國家;只有擁有克虜伯大炮這樣的最先進的兵器,才能打贏與奧地利和法蘭西的國家戰爭——這就是年輕的清朝軍官段祺瑞看到的德國復興的現實。這也為段祺瑞打下了日後所堅信的“武力統一”國家的思想基礎。

當學成歸來後段祺瑞回到天津,任北洋軍械局委員。把留學德國的段祺瑞安置在軍械局,顯然與李中堂當時大購德國軍火以備戰日本有關。

一年後,段祺瑞被派至山東威海武備學堂任炮兵教官,自此,開始了其長達16年的培育軍事人才的生涯。段祺瑞作為教官,贏得了清末民初大部分職業軍人的尊敬,包括蔣介石,在那個時代的高級軍官,多數都是段祺瑞的學生。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當戰火逼近威海,段教官看著李中堂經營多年的清國海軍在家門口被日本打的稀裡嘩啦,那一年,他正值而立之年,有心殺敵而無力報國的遺憾心情可想而知。

機會終於來臨到段祺瑞頭上,1895年,他與北洋武備學堂的優秀同學王士珍、馮國璋被蔭昌推薦給天津小站練兵的袁世凱,赫赫有名的“北洋三傑”由此誕生,他們成為新式陸軍的第一批中層骨幹,開始在袁世凱麾下北洋軍的舞臺上表演傳奇人生。

本文參考文獻:《文武北洋-梟雄篇》

段祺瑞和吳鼎元、商德全、孔慶塘、縢毓藻五位優秀考生跟隨督學蔭昌去德國留學去了。

在德國,段祺瑞有一年半的時間與四位同學在帝國柏林軍事學院攻讀現代軍事課程。學業結束後,段祺瑞又一人在克虜伯兵工廠實習了半年。

兩年的時間,段祺瑞讀懂了德意志帝國的歷史。該國是從鬆散的39個小國統一而成的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統一不是談來的,而是原先的普魯士王國一舉戰勝了強大的法蘭西帝國,德皇威廉一世的加冕儀式,竟然是在法國的凡爾賽宮裡舉行的!

只有出現普魯士的俾斯麥那樣強硬的“鐵血首相”,才能統一國家;只有擁有克虜伯大炮這樣的最先進的兵器,才能打贏與奧地利和法蘭西的國家戰爭——這就是年輕的清朝軍官段祺瑞看到的德國復興的現實。這也為段祺瑞打下了日後所堅信的“武力統一”國家的思想基礎。

當學成歸來後段祺瑞回到天津,任北洋軍械局委員。把留學德國的段祺瑞安置在軍械局,顯然與李中堂當時大購德國軍火以備戰日本有關。

一年後,段祺瑞被派至山東威海武備學堂任炮兵教官,自此,開始了其長達16年的培育軍事人才的生涯。段祺瑞作為教官,贏得了清末民初大部分職業軍人的尊敬,包括蔣介石,在那個時代的高級軍官,多數都是段祺瑞的學生。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當戰火逼近威海,段教官看著李中堂經營多年的清國海軍在家門口被日本打的稀裡嘩啦,那一年,他正值而立之年,有心殺敵而無力報國的遺憾心情可想而知。

機會終於來臨到段祺瑞頭上,1895年,他與北洋武備學堂的優秀同學王士珍、馮國璋被蔭昌推薦給天津小站練兵的袁世凱,赫赫有名的“北洋三傑”由此誕生,他們成為新式陸軍的第一批中層骨幹,開始在袁世凱麾下北洋軍的舞臺上表演傳奇人生。

本文參考文獻:《文武北洋-梟雄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