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8年各省環保都要怎麼搞?一文說明白!

近日, 各省地方兩會陸續閉幕。 作為十九大後的首次省級地方兩會, 也是首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的“洗禮”之後的第一次兩會, 各省市如何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 打響、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也是我們關心的問題。 本篇文章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各省市2018年環保攻堅戰中的主要動作。

東方園林作品:北京房山琉璃河濕地公園

1個精神

釘釘子精神

此次省級地方兩會, 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採用了“釘釘子”一詞來表達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 的確, 環境保護工作好比釘釘子, 一錘接一錘, 才能釘實釘牢;一顆再一顆, 才會大有成效。 無論是大氣污染治理還是黑臭水體治理, 都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需要沿著正確的目標久久為功、持之以恆。

2種制度

河長制

保護江河湖泊, 事關人民群眾福祉, 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 全面推行河長制戰役已經打響, 越來越多的河流有了健康守護責任人,

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 河暢、水清、岸綠的美好圖景正變為現實。

東方園林作品:雲南昆明蓮花池

2018年, 北京將深入實施河長制, 落實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第二個三年行動方案, 完成非建成區84條段黑臭水體治理任務。

安徽將在河長制的基礎上, 大力推進縣城、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治理。 寧夏將開展水環境治理三年行動和清河專項行動, 深化保護母親河、艾依河行動, 建成6條排水溝入黃截汙淨化人工濕地, 黃河和艾依河銀川段水質達到Ⅲ類。

在河長制的基礎上, 各省市還根據省份自然條件對河長制進行了延伸。 海南省將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灣長制, 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 四川將在沱江流域設立“斷面長”, 確保每一個斷面和每個小流域, 都有“斷面長”負責值守。

離任追責制

領導幹部離任不只要算“經濟賬”, 還要算一筆“生態賬”, 生態環境審計正倒逼黨員領導幹部成為當地生態保護的“守門員”。 河南、海南、重慶等地均將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實行終身追責, “加快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和良好社會風尚和長效機制, 少吃祖宗的老本, 不砸子孫的飯碗”。

1種經濟手段

環保稅

2018年1月1日, 環境保護稅正式開徵, 明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雜訊為應稅污染物。 此次省級兩會, 寧夏將據此嚴格執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 加快建設迴圈經濟示範城市, 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產業, 做優新型工業、生態旅遊, 發展生態迴圈農業, 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北京則將啟動水資源稅改革試點, 實施“兩田一園”農業高效節水方案, 對鄉鎮建立精細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3大關注熱點

PM2.5(細顆粒物)

京津冀及周邊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不得不提的一個詞就是——PM2.5。 2017年, 在大氣十條第一階段收官考核之年, 周邊省市的大氣污染防止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 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 河北年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39.8%。

東方園林作品:浙江海寧鵑湖濕地公園

2018年, 北京市將以細顆粒物來源解析為基礎, 通過高排放車治理、管控揚塵污染、推動平原地區“無煤化”、加強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引導綠色出行等措施防治大氣污染。河北省將抓緊編制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畫和冬季清潔取暖三年規劃,力求PM2.5平均濃度下降5%,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減排完成目標任務。河南省將堅持長短結合、鐵腕治汙,著力控制污染源頭,狠抓末端排放治理,突出重點區域、行業、環節、時段,強化“六控”措施落實,健全綠色環保調度和差別化管理制度,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穩步推進清潔取暖,努力讓人民享有更多藍天白雲。

國土綠化

綠化國土是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的根本,也是建設美麗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2018年,河北開展國土綠化三年行動,年內營造林917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0平方公里以上。上海將在重要生態節點空間啟動建設17條骨幹生態廊道,利用“五違四必”整治地塊建設生態林,新建林地7.5萬畝,新建綠地1200公頃、城市綠道200公里、立體綠化40萬平方米,完善已建郊野公園的服務管理。河南計畫營造林600萬畝,海南承諾今後5年生態環境指標為森林覆蓋率保持62.1%以上。

東方園林作品:湖北十堰中華水園

土壤污染防治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土壤污染直接關係百姓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扭轉土壤環境惡化形勢、切實改善土壤環境品質,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各地政府2018年高度重視並切實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

北京、寧夏將通過建設土壤環境監測網路等手段,完成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推進污染地塊風險防控與治理。通過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確保遭受重金屬、固體廢棄物、危險化學品等污染的土壤明顯得到好轉。加強農村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讓人民群眾“米袋子”“菜籃子”更安全。

除此之外,垃圾分類、海綿城市、礦山修復、動能轉換也紛紛寫入到多省政府工作報告中。

“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生態文明藍圖已然繪就,在藍圖的指引下,各省市的“路線圖”和“施工圖”日漸清晰,美麗中國,指日可待。

注:

文章資料均來自各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文章圖片均為東方園林專案圖片。

通過高排放車治理、管控揚塵污染、推動平原地區“無煤化”、加強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引導綠色出行等措施防治大氣污染。河北省將抓緊編制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畫和冬季清潔取暖三年規劃,力求PM2.5平均濃度下降5%,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減排完成目標任務。河南省將堅持長短結合、鐵腕治汙,著力控制污染源頭,狠抓末端排放治理,突出重點區域、行業、環節、時段,強化“六控”措施落實,健全綠色環保調度和差別化管理制度,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穩步推進清潔取暖,努力讓人民享有更多藍天白雲。

國土綠化

綠化國土是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的根本,也是建設美麗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2018年,河北開展國土綠化三年行動,年內營造林917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0平方公里以上。上海將在重要生態節點空間啟動建設17條骨幹生態廊道,利用“五違四必”整治地塊建設生態林,新建林地7.5萬畝,新建綠地1200公頃、城市綠道200公里、立體綠化40萬平方米,完善已建郊野公園的服務管理。河南計畫營造林600萬畝,海南承諾今後5年生態環境指標為森林覆蓋率保持62.1%以上。

東方園林作品:湖北十堰中華水園

土壤污染防治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土壤污染直接關係百姓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扭轉土壤環境惡化形勢、切實改善土壤環境品質,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各地政府2018年高度重視並切實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

北京、寧夏將通過建設土壤環境監測網路等手段,完成全市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推進污染地塊風險防控與治理。通過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確保遭受重金屬、固體廢棄物、危險化學品等污染的土壤明顯得到好轉。加強農村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讓人民群眾“米袋子”“菜籃子”更安全。

除此之外,垃圾分類、海綿城市、礦山修復、動能轉換也紛紛寫入到多省政府工作報告中。

“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生態文明藍圖已然繪就,在藍圖的指引下,各省市的“路線圖”和“施工圖”日漸清晰,美麗中國,指日可待。

注:

文章資料均來自各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文章圖片均為東方園林專案圖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