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要過年了騙子也開忙活了,這兩種“保險”尤其要提醒爸媽要當心

現在偶爾接到幾個陌生電話, 不是推銷的就是詐騙的。 雖然很多騙術都被曝光了, 但曝光也無法阻擋騙子的腳步, 新型騙術不斷推陳出新, 就連保險都無法倖免。 很多騙子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保險監管機構進行詐騙、傳銷的案件最近也是層出不窮。

詐騙、傳銷, 防不勝防。 歲末年初, 和日常比起來, 也算是詐騙的高發期, 貓妹給大家總結一下高發的“保險詐騙”套路。 有些騙術還是專門針對老人的, 大家回老家過年時, 也別忘了跟老人們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這兩種“保險”提醒爸媽要當心

要說人到老年,

最怕的是兩點:一個是健康不再, 一個是老無所依。 除了保健品, 現在還有一種騙術也在悄然興起, 那就是“養老”。

隨著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國家開始想多種辦法解決國人“未富先老”的問題。 其中, 提出了一種“消費養老”的新模式。

所謂“消費養老”, 是指消費者通過日常消費, 將消費資本利潤轉化為養老金的新型養老保險機制。 即商家在銷售商品過程完成後, 按照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以獎勵積分的名義返還給消費者, 這部分資金將會自動劃撥到個人養老金專用帳戶上, 該帳號由保險公司提供增值和保值的服務。

據瞭解, “消費養老”保險模式目前已經在天津、山東、四川等多個省市展開探索和試點。

這本是一種既促進當期消費又能進行未來儲蓄的新辦法,

但卻曾被傳銷玩壞了。

現在隨著“消費養老”作為個人養老金制度方面的一種嘗試又被提起, 必然又會被騙子盯上, 他們或以養老保險返利為名行傳銷之實, 或以買養老保險的名義誘惑老人, 推行類似“三養合一”的消費養老模式。 大家一定要小心, 被騙子盯上了很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跟“消費養老”類似, 還有一個“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又叫“倒按揭”, 就是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 將房產抵押給金融保險機構, 然後按月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 保障生活的費用。 期間老人仍然可以居住在此, 對房屋仍然擁有佔有權、使用權、處置權等權利直至身故;在老人身故之後,

金融機構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 實現價值上的變現。

2014年保監會批准了“以房養老”, 目前市場上只有幸福人壽一家保險公司在幾個城市試點。 雖然保險公司的成交量並不多, 但“以房養老”的概念卻被騙子借去行騙了。 2017年就爆出北京數十位老人遭遇以房養老騙局, 老人們價值幾百萬的房子被行騙者騙走並低價賣出, 導致老人被趕出家門。

不管是“消費養老”還是“以房養老”, 本是保險公司探索出來解決我國養老難題的, 如今卻被不法分子盯住成為謀財之道, 大家千萬要小心。

電信詐騙:有嚇唬人也有利誘

電信詐騙成本低廉, 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段了。 而且不法分子也非常狡猾, 詐騙手法非常多樣化, 他們下手主要目標是子女長時間不在身邊的老年人群以及資訊相對閉塞人群。

騙局1: “喂, 我是中國保監會啊!”

突然接到來自“中國保監會”的電話, 換成是貓妹也是有點蒙的。 這可是副部級單位啊, 怎麼突然給我打電話。 而且還是特意告知“在某保險公司的保單逾期欠費”, 或“某年某月在某保險公司某營業機構辦理的保單質押貸款未按期償還”。

隨後“保監會工作人員”會聲稱“保監會要求清理業務, 匯總逾期繳費或還貸客戶清單”, 並恐嚇稱目前監管部門已介入, 如果不按期繳納保費或償還貸款, 將嚴重影響其權益。

即便你未在這家保險公司投保, 騙子也會堅稱有你的保單, 換個話術讓你查“假保單”;如果趕巧兒, 你恰好在這個保險公司買過保險,

那就更容易著道兒了。

為了配合騙術, 騙子還會往你手機上發短信或其他資訊。 一般這種騙術的最終目的是讓消費者按他的指引進行轉帳。

防騙

保監會除了處理信訪、投訴、舉報等涉及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事項外, 保險監管機構不會針對具體保險業務與保險消費者溝通, 更不會出現要求轉帳等涉及資金資產內容的行為。 一旦有自稱中國保監會或某保監局工作人員聯繫你要求轉帳, 騙子妥妥的。 如果還有擔心, 可以打保監會官方投訴熱線12378求證。

騙局2:“我給你送賠款來了”

貓妹的朋友最近接到一通“保險公司”打來的電話, 告訴她有一筆車險理賠款通過了, 但是需要她補充一些資料。 雖然最後證實是騙子, 但對方在電話裡準確地報出了車牌號、出險日期、出險地址和大概的定損價格,真是讓她驚出一身冷汗。

騙子會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以補充保險理賠資料為名,或以快捷支付保險理賠款為名,讓保險消費者信以為真,降低防範心理,從而聽取他們的指令。這類騙術一般以車險理賠居多。

其實,從這裡可以看出,保險只是騙子的行騙外衣,行騙本質是沒變的。最終他們會誘騙保險消費者按照短信或電話指引去銀行ATM機操作,轉走其帳戶資金;或者謊稱保險公司正與外資公司合作,需要在ATM機英文介面下進行操作,誘導保險消費者輸入發送的驗證碼(實為轉帳金額),轉走其帳戶資金。

防騙

保險公司正常理賠根本無須進行銀行ATM機操作!支付理賠款只需要銀行帳號(卡號)、戶名和開戶行等收款資訊。讓你去ATM進行操作的,管你要銀行帳戶密碼、信用卡有效期、信用卡背面的驗證碼以及微信、支付寶支付密碼等支付驗證資訊的,統統是騙子。

騙局3:“你犯法啦”

防騙

謊言雖然拙劣,但騙子仍在使用,其實是因為他們想通過拙劣的謊言快速篩選出特別好騙的人群,這樣騙起來容易得手。

騙局4:“我要給你寄點禮物呀”

不法分子冒充保險公司人員,謊稱保險公司正在舉辦客戶回饋活動,以給保險消費者郵寄禮品為名,誘騙其匯付一定金額的郵費。

防騙

正常情況下,保險公司舉辦客戶回饋活動不會要求客戶支付郵費,請及時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進行核實舉報。

另外,多說一句,還有很多保險公司會發酒會邀請、宴會邀請,其實這是保險公司的一種行銷手段,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懂的,等著你的會是什麼。

本文轉載自金融之家,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發佈方立場無關。發佈方不對其中包含或引用的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對於任何因直接或間接採用、轉載本資訊造成的損失,發佈方均不承擔責任。如本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與發佈方聯繫。

但對方在電話裡準確地報出了車牌號、出險日期、出險地址和大概的定損價格,真是讓她驚出一身冷汗。

騙子會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以補充保險理賠資料為名,或以快捷支付保險理賠款為名,讓保險消費者信以為真,降低防範心理,從而聽取他們的指令。這類騙術一般以車險理賠居多。

其實,從這裡可以看出,保險只是騙子的行騙外衣,行騙本質是沒變的。最終他們會誘騙保險消費者按照短信或電話指引去銀行ATM機操作,轉走其帳戶資金;或者謊稱保險公司正與外資公司合作,需要在ATM機英文介面下進行操作,誘導保險消費者輸入發送的驗證碼(實為轉帳金額),轉走其帳戶資金。

防騙

保險公司正常理賠根本無須進行銀行ATM機操作!支付理賠款只需要銀行帳號(卡號)、戶名和開戶行等收款資訊。讓你去ATM進行操作的,管你要銀行帳戶密碼、信用卡有效期、信用卡背面的驗證碼以及微信、支付寶支付密碼等支付驗證資訊的,統統是騙子。

騙局3:“你犯法啦”

防騙

謊言雖然拙劣,但騙子仍在使用,其實是因為他們想通過拙劣的謊言快速篩選出特別好騙的人群,這樣騙起來容易得手。

騙局4:“我要給你寄點禮物呀”

不法分子冒充保險公司人員,謊稱保險公司正在舉辦客戶回饋活動,以給保險消費者郵寄禮品為名,誘騙其匯付一定金額的郵費。

防騙

正常情況下,保險公司舉辦客戶回饋活動不會要求客戶支付郵費,請及時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進行核實舉報。

另外,多說一句,還有很多保險公司會發酒會邀請、宴會邀請,其實這是保險公司的一種行銷手段,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懂的,等著你的會是什麼。

本文轉載自金融之家,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發佈方立場無關。發佈方不對其中包含或引用的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對於任何因直接或間接採用、轉載本資訊造成的損失,發佈方均不承擔責任。如本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與發佈方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