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寡姐同款電動摩托車即將上市,哈雷能重新變“酷”嗎?

文:劉莎

在《復仇者聯盟 2》中, 寡姐騎著一輛哈雷電動摩托車穿梭在首爾街頭的場面, 實在是令人血脈噴張。

不過別光想著“喝女神的洗澡水”,

如今寡姐的這台同款坐騎, 終於要在萬眾期待之中正式面世了。

(圖片來自:MCN)

這個消息是由哈雷·大衛森公司在本周的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公佈的。 CEO Matt Levatich 表示, 他們已經開啟了這項生產計畫, 將在未來的 18 個月內推出這款產品。

事實上, 在成為寡姐的坐騎之前,

哈雷公司早就推出過有關這台電動摩托車的概念性計畫——Project LiveWire。 當時, 他們在紐約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模型車展示會, 還邀請了部分使用者完成了一次跨越 30 個城市的試駕之旅。 據說, 這台電動摩托車可以在 4 秒內完成從零到 60 英里/小時(約合 96 公里/小時)的加速, 滿電里程大約為 50 英里(約合 80.5 公里)。

目前, 無論是名字還是配置, 有關這台電動摩托車的詳細資訊還沒有正式公佈。 可以預期的是, 它將會像電影中一樣炫酷。

而這台新車, 也將成為哈雷公司完成“自我救贖”的一線希望。

1 月 30 日, 哈雷·大衛森公司公佈了 2017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 在過去的一年中, 公司在全球的摩托車銷售額同比減少 6.7%, 美國地區的跌幅更加明顯, 達到了 8.5%。

不僅如此, 由於業績持續走低, 公司還公佈了一項裁員計畫, 要在美國地區砍掉大約 260 個職位;而他們位於堪薩斯市的工廠園區合同即將於今年 7 月 31 日到期, 目前也沒有繼續續約的意願。

在財報公佈後, 哈雷公司的股價下跌 9.9%, 創下了去年 7 月以來的最大跌幅記錄。 市場分析師 David Beckel 在給客戶的提示中寫道:

哈雷正在一個長期的衰退過程中苦苦掙扎, 這個故事發生在當下, 並且還將繼續下去。

的確, 那個在公路上轟鳴著疾馳而過, 曾經被一代人視為自由、激情和原始動力象徵的哈雷摩托車,

正伴隨著美國傳統製造業的衰退, 進入自己的英雄遲暮期。

(圖片來自:彭博社)

不只哈雷, 幾乎所有的傳統摩托車製造商都在經歷這種轉型期的陣痛。 在 2017 年第四季度, 美國摩托車市場的整體銷售額減少了差不多 6.5%。

也許對經歷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嬉皮士文化的“垮掉的一代”來說, 能夠擁有一輛體型巨大、聲音也巨大的哈雷摩托車,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對正在統治當下的千禧一代來說,哈雷可能已經是一件老古董了。

(電影《逍遙騎士》中的公路旅行曾經是很多人心中的夢,圖片來自:索尼影業)

騎摩托車早已經不再是年輕人們的出行首選。資料顯示, 在 2006 至 2010 年期間,在美國註冊的大型哈雷摩托車數量差不多減少了一半;而在 2017 年上半年,美國大型摩托車司機的註冊數量也同比下跌 7%。

不過與傳統摩托車銷量大減相對的是,更加環保、更具有科技范兒的電動摩托車,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新興市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TechNavio 發佈的一項報告,到 2020 年,電動摩托車市場將會迎來高達 45% 的增長。

(圖片來自:Green Car Report)

而這剛好也是哈雷寄予希望的一個新增長點。在最近的幾年中,哈雷公司一直在嘗試推出新產品來吸引新的消費群體。CFO John Olin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公司將會每年拿出約 2500 萬至 5000 萬美元來研發新的電動摩托車,他們的目標是,要成為電動摩托車市場的全球領導者。

(圖片來自:Daily Mirror)

“這種符合大眾審美的外觀設計將成為這款產品的驚豔之處”,CEO Matt Levatich 表示,“我們很有信心,電動摩托車將擁有更廣闊的市場。”

然而也有人質疑,對哈雷這個品牌來說,做電動車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消費者們對哈雷的印象仍停留在那種大型摩托車發動機所帶來的轟鳴作響之中,電動摩托車雖然也能讓你在加速中體驗“飛一般的感覺”,但那種刺激感可能要小很多。

(圖片來自:Ads of the world)

對一個品牌來說,轉型會吸引新客戶,但同時也有老客戶流失的風險,而你無法保證新客戶會比老客戶更多。

除此之外,哈雷要面對的,還有同行業的激烈市場競爭。同樣押寶於電動摩托車市場的 Zero 公司,已經推出了巡航範圍達到 223 英里(約合 359 公里)的 Zero S,它加速到 60 英里/小時的時間僅需 3.3 秒;而 Mission 公司的 Mission R,最高時速可達 150 英里(約合 241 公里)。

據悉,另一家摩托車巨頭雅馬哈,最近也在研發自己的電動摩托車。

哈雷摩托車到底能否成功“回春”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題圖來自:The Verge

能夠擁有一輛體型巨大、聲音也巨大的哈雷摩托車,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對正在統治當下的千禧一代來說,哈雷可能已經是一件老古董了。

(電影《逍遙騎士》中的公路旅行曾經是很多人心中的夢,圖片來自:索尼影業)

騎摩托車早已經不再是年輕人們的出行首選。資料顯示, 在 2006 至 2010 年期間,在美國註冊的大型哈雷摩托車數量差不多減少了一半;而在 2017 年上半年,美國大型摩托車司機的註冊數量也同比下跌 7%。

不過與傳統摩托車銷量大減相對的是,更加環保、更具有科技范兒的電動摩托車,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新興市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TechNavio 發佈的一項報告,到 2020 年,電動摩托車市場將會迎來高達 45% 的增長。

(圖片來自:Green Car Report)

而這剛好也是哈雷寄予希望的一個新增長點。在最近的幾年中,哈雷公司一直在嘗試推出新產品來吸引新的消費群體。CFO John Olin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公司將會每年拿出約 2500 萬至 5000 萬美元來研發新的電動摩托車,他們的目標是,要成為電動摩托車市場的全球領導者。

(圖片來自:Daily Mirror)

“這種符合大眾審美的外觀設計將成為這款產品的驚豔之處”,CEO Matt Levatich 表示,“我們很有信心,電動摩托車將擁有更廣闊的市場。”

然而也有人質疑,對哈雷這個品牌來說,做電動車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消費者們對哈雷的印象仍停留在那種大型摩托車發動機所帶來的轟鳴作響之中,電動摩托車雖然也能讓你在加速中體驗“飛一般的感覺”,但那種刺激感可能要小很多。

(圖片來自:Ads of the world)

對一個品牌來說,轉型會吸引新客戶,但同時也有老客戶流失的風險,而你無法保證新客戶會比老客戶更多。

除此之外,哈雷要面對的,還有同行業的激烈市場競爭。同樣押寶於電動摩托車市場的 Zero 公司,已經推出了巡航範圍達到 223 英里(約合 359 公里)的 Zero S,它加速到 60 英里/小時的時間僅需 3.3 秒;而 Mission 公司的 Mission R,最高時速可達 150 英里(約合 241 公里)。

據悉,另一家摩托車巨頭雅馬哈,最近也在研發自己的電動摩托車。

哈雷摩托車到底能否成功“回春”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題圖來自:The Verg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